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战后初期苏联对日政策问题,是重新构筑战后远东政治格局的重要事件之一。苏联要求扩大在占领和管理日本方面的作用,力阻美国在日本垄断地位的形成。随着苏美矛盾在冷战后的不断加剧,苏联抵制和最终拒绝在美国主导下的对日和约上鉴字,搞清楚这一问题,对于理解远东政治格局在冷战背景下的演变及冷战向全球化方向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全面抗战初期,基于维护其远东安全、避免东西两面被夹击的国家利益的需要,苏联在处理与中共的关系上,一方面从道义和舆论上大力支持中共,另一方面,却拒绝在军事物质上援助中共,而且,片面地要求中共“团结”、“服从”国民党,甚至要求中共在与国民党顽固派斗争中采取妥协退让的政策,以保持中国抗日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战后以来,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援助已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这一政策是在战目紧张的冷战形势下形成的。其实质是通过这种经济的手段拉拢发展中国家,引导其走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从而达到遏制共产主义影响扩大的目的。这一研究对于理解和分析为什么美国自冷战形势缓和后减少发展援助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外交政策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采取了积极的外交政策,在对外交涉过程中,反对日本干涉中国内政,坚持建立了独立和统一的民族国家,与西方列强谈判,初步废除了一些不平等条约,基本上收回了关税主权,对苏外交政策,受到了国家主权和意识行态两方面的影响,更显复杂。  相似文献   

5.
1945年,英国工党艾德礼政府采取了国有化和福利国家等重大决策,大力推行其“民主社会主义”改革。工党的经济和社会改革思想来源有两个方面:凯恩斯主义和英国社会主义。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在工党确立起在英国政治生活中地位的同时,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凯恩斯主义出现了。英国社会主义主张国有化和公平分配,而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和增加投资。一种是要求对资本主义进行改造的产物,一种是资本主义要求自我调整的产物,这两种理论惊人地相通。凯恩斯主义和英国社会主义的结合,便成为战后艾德礼政府内政改革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二战结束以来的国际局势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两大阵营的对峙和斗争阶段;两大阵营的分化瓦解、两极格局的解体阶段;多极化格局的逐渐形成、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阶段。随着国际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演变,中国的对外政策也不断得到调整和发展。回顾和总结二战结束以来国际局势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以及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发展过程及其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1939年3月以后,各种迹象表明德国法西斯的下一步侵略计划是先西击英法,后东攻苏联,因而,同苏联和解成为英法和德国竟相争取的目标。苏联领导人错估德国向英法开战将会旷日持久,所以,在唯一有可能制止战争的三国谈判中没有尽最大努力加以阻止,从而丧失了制止世界大战的最后机会,最终给国家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8.
战后初期 ,苏联对华外交特征主要是承认国民党政府的合法性 ,支持蒋介石统一中国 ;另一方面 ,在东北地区则又对国共双方采取矛盾的“等距离”政策。苏联实行这一对华外交方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受到当时中国国内复杂的形势 ,斯大林对中国国共双方斗争发展前途的错误估计 ,苏联战略重点选择的需要及斯大林对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的片面认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史上的空前浩劫,在30年代法西斯势力甚嚣尘上之时,欧洲几个有影响有实力的大国,本可以协调行动,加强联合,共同制止法西斯戕害人类的行为。然而,他们从各自的利益出发,都采取了以邻为壑祸水外引的绥靖策略,给法西斯以可乘之机。对于英法的绥靖政策我们了解较多,但苏联对法西斯德国的绥靖就介绍很少,其实苏联的行为一点不比英法逊色。  相似文献   

10.
从1939年9月至1941年6月,苏联向德国提供了大量工矿原料和战略物资,以换取德国武器、机械和工业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本国战略物资经过苏联流向德国,也为了减少苏联对德供应,美国政府加强了对苏联的经济管制,限制对苏联战略物资和重要工业技术的出口。然而,随着法国败降、德意日三国轴心成立、德国进攻苏联在即等一系列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主动开启了韦尔斯-乌曼斯基会谈,其对苏经济管制也开始放缓。但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又不肯彻底结束管制。这一时期跌宕起伏的美苏经贸关系正是欧亚局势演变下美苏政治关系的真实写照,它既反映了美苏两大国从对立走向同盟的必然趋势,也展现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过程中的阻力和困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的历史过程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从中苏关系视阈回顾建国前后经济思想的转变历程,探析苏联对中共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产生影响的原因,并对其进行评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绥靖政策的实质是纵容和姑息法西斯。苏联同英、法、美一样,都对纵容和鼓励法西斯侵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苏联也应包括在绥靖政策推行国之列。苏联绥靖政策包括对日绥靖政策和对德绥靖政策。对日绥靖开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顶峰是1941年《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结束于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对德绥靖开始于1939年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1940年苏联对德绥靖达到顶峰,在舆论上、行动上完全站在法西斯一边。但顶峰之时也是它该悄悄收场的时刻,苏德战争的爆发标志着苏联对德绥靖政策的破产。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50年代,中国海军装备基础薄弱,人才缺乏。为了能够建设一支新中国海军力量,在中苏友好背景下,中国陆续派遣海军学员赴苏留学。留苏海军学员在艰苦紧张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下,经过不断的努力,顺利完成学业。回国后,他们成为中国人民海军的中坚力量,并利用在苏联学到的先进海军技术和战略、战术,服务于中国海军建设,为人民海军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30、40年代,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苏联从民族利己主义出发,步英、法之后尘,推行了一条苏联型的绥靖政策。在列举大量史实的基础上,探析苏联型绥靖政策出台的背景、特征及其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5.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中苏关系短时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究其实,中苏两国在革命与战争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尤其是两国在如何发展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分道扬镳,是两国同盟关系迅速破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了赢得冷战的胜利,美国政界可谓绞尽脑汁,召集各色人才出谋划策,制定了系统、全面的对苏战略。苏联作为冷战的一方,为了应对美国的挑战,也制定了相应的战略计划,但是在冷战期间苏联的冷战战略始终是以军事对抗为中心,很多战略决策的出台往往缺乏精密的推敲,最高领导人依个人所好制定战略决策,政策缺乏连续性,导致针对性不强。苏联的最终解体与苏联在冷战期间的战略失误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1939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在凶险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与纳粹德国签订的。这次苏德谈判之所以取得突破,主要在于慕尼黑会议后欧洲政治局势演变中双方的战略考虑。这个条约暂时有利于苏联,但更有利德国,不利于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对世界和平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之称谓是苏联人自己最先提出来的,而后被中国新闻媒体和学术界广为引用.其实,这一称谓值得推敲它既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历史面貌,又不符合中国语言表达规范,因而是不科学、不准确的;但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下还可以偶尔使用.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后,中苏结成同盟关系。苏联出于其国内国际政治需要,对中国提供低息贷款、援建重点工程、开办合资公司及开展双边贸易等大规模的经济援助。这些经济援助客观上帮助中国逐步建立了民族工业体系,也加速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国工业布局也日趋合理。由于苏联的经济援助主要是出于政治因素考虑,两国政治关系出现裂痕势必影响经济关系,中苏同盟的基础实际上相当脆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