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肖家芸,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特级教师,国家级首期培训中学骨干教师,全国重点课题语文“活动式教学”实验主持人。曾两次获全国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发表文章200余篇,出版教学光盘10盒,助学用书8本,应邀赴香港及内地18个省市自治区讲学或做课。  相似文献   

2.
原本在20014年lO月金山会议上就约好采访陈钟操先生的,竟因为各种各样的忙碌,而一拖再拖,拖至20014年岁尾。我们见面是在上海师大旁边的“上海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的一个茶座里。大厅里的人南来北往川流不息,在一个角落里,我们相对比较安静。我们各要了一杯龙井,慢慢地喝着,慢慢地聊着,关于中学生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怎样读经典的问题,就这样徐徐而谈开。陈先生真是一个睿智的“老顽童”,谈笑风生,  相似文献   

3.
陈钟樑: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从事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四十余年?惫淌Α⒔?研员、校长、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现为上海市教委名师工程导师、华东师范大学讲课教授、“空中英才”远程教育首席教师、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香港国际交流中心研究员。  相似文献   

4.
读过鲁迅先生的那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之后,我一直对旧中国那种“长者本位”的观念深恶痛绝。在这种观念之下,“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而我更对那些“觉醒”的父亲敬佩不己,他们“解放了自己的孩子”,从而使他们能更合理地做人,有这样的父亲的孩子是幸运的。然而,今天有许多老师还存有过去的那种老思想,学生来到学校,我就是你的“长辈”,我说的话,你必须服从,绝对不能不听,就这样,自觉不自觉地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据媒体报道,去年,一名中学生课间时用粉笔在黑板…  相似文献   

5.
6.
读过鲁迅先生的那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之后,我一直对旧中国那种“长者本位”的观念深恶痛绝。在这种观念之下,“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而我更对那些“觉醒”的父亲敬佩不己,他们“解放了自己的孩子”,从而使他们能更合理地做人,有这样的父亲的孩子是幸运的。  相似文献   

7.
不当圣人,教和学两方面都会从道德的压抑中解脱出来,从而集中精力于文化的传与承。不用为人师表了,那就可以真正的虚怀若谷了。  相似文献   

8.
9.
孔庆东 《教师》2012,(8):1-1
我正式当老师的时间不太长。当过3年中学老师,4年大学老师。此外各种临时老师当了无数。如果说老师就是教给别人知识的人的话,那我从3岁到现在,可以说没有一天不是在“诲人不倦”中度过的。我当老师的秘诀用一句话就可概括,叫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好为人师”,两个基本点是“不求为人师表”和“人人是我师”。  相似文献   

10.
在电脑上一打出这个题目,就觉得自己道貌岸然,面目可憎。夫人从我身后经过,瞟了一眼,阴阳怪气地说:“哎哟,真伟大。这回天下当老师的可有了光辉榜样了。”一侧身,又俯在儿子的耳边说:“你爸又要祸害人了,快吃盖中盖去。”我听了虽然气愤,但又实在不能发作,因为这个题目的确让人觉得三张纸画个鼻子———脸太大了。我的老祖宗被尊为“至圣先师”,也不曾写过这种吹牛文字。鲁迅先生够伟大的,也只写了一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若不是编辑小弟弟小妹妹催逼得紧,我是打死也不敢摸这根高压线的。不过转念又想,这东西其实天天有人在写,那些“模…  相似文献   

11.
赵翼如新近出版的《有一种毒药叫“成功”》,从“母亲”的角度,以入微的体察和入骨的笔力书写了现实中那些司空见惯于普泛、悄然发生于日常的情事,让我们读出一种亘古未有变化的麻木,一种通常被安之若素的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2.
鲁迅 《中学教育》2008,(4):61-64
我作这一篇文的本意,其实是想研究怎样改革家庭;又因为中国亲权重,父权更重,所以尤想对于从来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父子问题,发表一点意见。总而言之:只是革命要革到老子身上罢了。但何以大模大样,用了这九个字的题目呢?这有两个理由:  相似文献   

13.
董旭花 《山东教育》2005,(36):42-44
用这样一个题目,总觉得有些忐忑,怕有抄袭之嫌.1919年10月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杂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针对当时封建亲权、父权重的现象,呼吁觉醒了的人.各自解放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埋的做人”。  相似文献   

14.
80年前,鲁迅先生做过一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雄文,对旧礼教的绝对父权进行了无情的鞭挞,文中“若是老子的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的妙语,至今读来仍让人拍案叫绝。然而,斗转星移,时代变换。先生也许想不到,80年后的今天,“怎样做儿子”又会成为问题,并有讨论的必要了。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已有些时日了。近年来,我不断听到父母状告子女不尽赡养义务的新闻。好像是“多子多福”变成了“三个和尚没水吃”。那些有子无着、风烛残年的老人大多不止一个儿子或女儿,而这些子女拒不赡养的理由大抵不外这几条:或曰父母偏心,  相似文献   

15.
鲁迅 《高中生》2011,(4):25
自然界的安排,虽不免也有缺点,但结合长幼的方法,却并无错误。它并不用"恩",却给予生物以一种天性,我们称之为"爱"。动物界中除了生子数目太多——爱不周到的如鱼类之外,总是挚爱它的幼子,不但绝无利益心情,甚或至于牺牲了自己,让它的将来的生命,去上那发展的长途。  相似文献   

16.
倪文锦先生是中国大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的第一个博士生导师,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的成员之一,平时工作很忙。早就跟他约定的采访,因为忙,而屡屡改期,尽管这期间我和他因为工作的关系常常见面。拖至2005年国庆节前,他说,实在不好意思,估计要腾出整块的时问接受你的采访,看来不很现实,那么,我们就在衡山路上的“唐韵茶坊”里,随便聊一聊吧,总算是“聊”胜于无嘛!于是在这个地方,有关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一些问题,轻松地“聊”开了。  相似文献   

17.
倪文锦,1948年9月生,上海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著有《语文考试论》,主编《语文教育展望》《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研究》等。兼任教育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上海市考试院语文学科组成员。  相似文献   

18.
中考不再选教材上的文章了 (现代文 ) ,一直被认为是教学重点的语法早已不是中考内容 ,教材充其量只是例子 ,教材建设也变得多元化 ,以前为应试练就的十八般武艺已经没有用武之地 ,于是许多语文教师惊叹 :“这语文没法教了 !”是啊 ,我们早该重新审视语文教学了。今后怎样教语文 ?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大问题 ,而不是一篇文章就能说清楚的 ,在这里 ,我只想根据自己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经历 ,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教语文要建立大语文观语文教科书只是语文教学资源中重要的一小部分 ,遗憾的是我们许多语文教师把它当成了教学资源的全部。…  相似文献   

19.
正作文教学应当有大的突破,即:突破常用文体的模式、突破成篇作文的格局、突破读写分离的现状。作文不是靠老师改出来的,而是学生在实践中悟出来的,是学生自己写好的。作文水平应在习得中获得提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通过每日写作900秒培养学生对写作的热爱。学生如果在作文中模仿一些作家的写法,教师应该鼓励,因为模仿是创新的开始;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千万不要将之当成闲谈笑话,而应正面引导。  相似文献   

20.
2000年翩翩降临。报载:上海市教育系统今年将推出一系列改革发展措施,其中包括今年要开展“我们今天怎样做老师”的讨论。我觉得这讨论很好,很必要。人们预测:下世纪最热门职业中,教师依然入列。这是因为教育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巨大。有些资料足以说明这一点:日本教育普及,其科学家的比例在世界名列前茅,千人中有七人。前苏联解体前,学龄儿童入学率几乎是百分之百,每千人中科研人员近七人,当时苏联的科技成就人所皆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