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求异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创作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一个广泛无比而又丰富多彩的心理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求异思维"是人类创造思维活动中的最高形态,因而最活跃、最生动、最奇特、也最富创造力.……  相似文献   

2.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在创造过程中的思维,通过创造性思维,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一、质疑问难学求异求异思维要求在解决问题时,独具卓识,有新的见解和新的发现。它往往体现在思维中的怀疑因子:对“司空见惯”的质疑,对“完美无缺”的质疑,对教材的质疑,对教师的质疑……质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敢于怀疑已成为定论的东西。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  相似文献   

3.
创造性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表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其核心。创造性教学原则 ,是创造性教学规律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 ,是指导创造性教学的基本准则。本文主要谈谈生物学创造教学中的求异求优原则及其实施。一、求异求优原则的涵义创造的本质是求新。“异”就是新的、不同的、特别的。“优”则是相比最佳的。因此 ,求异求优原则的涵义是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景 ,启发和培养学生多向思想的意识和习惯 ;要引导学生从尽可能多的不同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素质教育的突出特征之一是对创新性的强调”“具备良好创新思维的学生能够摆脱思维定式的束缚,独立思考,大胆创新创造”[1]。赵恒烈先生认为,“创造思维的实质是求异”“求异能力是创造能力的核心”[2]160。可见,“求异”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性、创造性和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那么,什么是“求异”,又如何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能力呢?“求异就是换一个角度、换一个层次、换一种观点、换一种方法去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2]160。  相似文献   

5.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最高形式,它最活跃,最生动,最富有生命力。 我在指导作文中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旨在着力于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内化作文能力,增强创造力。经过几年的探索,颇有成效。 一、指导积累,培育“创造因子”,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敏锐性。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作文教学在改革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创造学原理和“创造思考教学”理论,重视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一个时期以来,我们一味地强调求异思维的训练,似乎求异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全部。由于过分地强调了求异思维,学生无论遇到什么内容倾向的题目和材料,总要“反弹琵琶”,大唱反调,又形成了新的“思维定势”,由此而来的“负效应”决不可忽视。一、审题训练.强调反向、多向思维,但忽视了材料的主旨,影响和淡化了培养学生思维的方向性、深刻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家把人的思维分为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造性思维也就是求异思维。数学教学中表现为,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是满足于一般的结论,而是广泛、深刻地进行思维,提出新的假设、新的构思,从而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必须引导学生将思维由“求同”转化为“求异”。一、培养探索精神,打好转化基础要实现由“求同”转向“求异”的思维方式,首先必须使学生具有各种有利于转化的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的核心是探究心理,而“发现式”教学对培养探究心理则是行之有…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创造性思维包括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和直觉思维三部分,而创造思维一般是指思维的求异能力。正如著名的心理学家福尔特所说,“一般把创造能力看做是求异思维能力”。求同思维是把学生思考集中指向某一方面,惯用固有的思维定式,来匡正学生的思维轨迹。它能使已有的知识框  相似文献   

9.
培养创造力的中心环节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求异思维(或称发散思维、扩散思维)。因此,许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都注意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激发创造能力。但是,如果不考虑“求异”的目的、时机、路径、效果,一味求“异”,不但会浪费课堂教学的宝贵时间,达不到教学目的,还会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所以,在进行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时,应注意下面三点。其一,要“合理求异”。为了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有位教师在教《皮球浮上来了》一文时,提了这么一个问题:“要把皮球从树洞里取出来,除了用水灌这一方法外,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吗?”生抓耳挠腮,面呈难  相似文献   

10.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思维活动,是各种思维方法的综合运用,它具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认知结构和活跃的灵感.凡是创造思维丰富的人,必然是具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横向的综合能力、十足的自信心、勇于向传统挑战、很强的实践能力,充满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能不断取得新的创造成果的创造性人才.而教师更要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主要成份,是发展智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有的学生思维活跃而敏捷,头脑中不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有的学生思维迟钝而机械,遇到难题只知道按书本或老师讲的方法生搬硬套。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要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特别是要重视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在应用题教学中通常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注重创造性思维开发是体育教育创新的基础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创造过程中提出创新思想的思维活动形式,主要是指非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精髓。创造性思维具有独立性、想象性、灵感性、潜在性、敏锐性等诸多特点。其中,尤为显著的特点是表现在其思维过程的求异性、思维结果的新颖性和思维主体的主动性与进取性方面。1.思维过程的求异性求异性是指与别人看到同样的东西,却能想出不同的事情。创造性思维可以使人对同一个问题,形成尽可能多的、尽可能新的、尽可能独特的设想、方法、思路、解法和可能性。创造性思维的求异性,是通…  相似文献   

13.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有创见的思维。其特点为思维过程的主动性、求异性、发散性和独创性。在创造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有创造型的教师,下面就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创造教育的问题上谈几点看法:1.选择“决策”及策略,运用最佳方式创造教育的最佳程序决策...  相似文献   

14.
教学中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创造思维是求异思维与辐合思维、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等多种思维的综合。对小学生来说,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在学习活动中,他们在教师启动发的基础上,经过独立思考,产生新的理解和认识;发现不同于教材、不同于教师的解题方法;运用“已知”解决实际问题时具有新颖性、独特性表现。当然这种表现是不成熟的、不系统的、隐隐约约的,教师要善于抓住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积极引导,这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有极大的好处。在自然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5.
叶勤 《文教资料》2005,(17):5-6
一、创新和创新教育创新是在前人或他人已经发现或发明的成果的基础上,能够作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或者能够对人类已有的成果作出创造性的运用。创造能力的主要外部表现是“流畅”、“变通”、“独特”,是借助“顿悟”、“灵感”实现的:创新能力的思维主要依靠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不严格遵循逻辑思维规则。对于学生而言,创新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创造能力?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创造能力,简言之,就是一种在人的心理活动的最高水平上实现的综合能力。这里包含两个要点:其一,创造能力的本质是一种思维能力,它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其“合理内核”和主要特征。其二,创造性思维又并非一种单一的思维形式,它是多种思维形式协调活动的结果。这多种思维形式中,最主要的是两种思维形式;一种是求异思维(又称  相似文献   

17.
万军红 《成才之路》2010,(15):I0009-I0009
一、创造性思维的内涵 创造性思维是人在创造过程中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方式。这里的关键是“新的前所未有的”,这是创造性思维与记忆性思维的本质区别。记忆性思维是信息输入大脑的记忆。储存包括以后的显现,在记忆性思维的整个过程中,没有新的思维成果出现,而创造思维是会出现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创造性人人都有”就是指创造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每一种新思想的提出都意味着对过去旧思想的扬弃,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教育就是对传统教育的扬弃。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部分老师对自身的教学设计动辄冠以“创新教育”之名,缺乏应有的扬弃精神,导致了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出现一些不良倾向。学生创新性学习,离不开创造性思维这一动力因素的养成。所谓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以求异思维为核心,聚合思维为支持性因素,求异思维与聚合思维有机结合的思维方式。求异思维可以为解决问题提供许多方案和设想,但这些方案和设想不会都是最有价值、最正确的,因而要通过比较、评价来有所取舍、选择。取舍…  相似文献   

19.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从某些事实中进一步找出新关系、寻求新答案的思维方式,它具有想像力丰富、洞察力敏锐、灵感活跃及求异性和潜在性的特点。创造性思维是未来开创性、创新性人才最主要的思维品质。前苏联著名数学家B·A·奥加涅相说“数学思维和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凡是具有较强创造思维能力的人,不但能适应各种岗位工作的需要,而且会不断创新,工作会更出色。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放在首位,精心设计数学…  相似文献   

20.
所谓求异思维指的是一种逆向性的创造思维,其特征是用不同于常规的角度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客观事物而得出全新形式的思维成果。求异思维的内涵具有广博的开拓创新性和迁延性,运用求异思维教学能够克服教学模式的凝固化和一统化弊病,冲破陈旧的思维模式,把思维从狭窄、封闭、陈旧相因的体系中解放出来,在一个新的领域中进行思维的创造性、开拓性的辐射与复合。为了更好地剖析历史教学的求异思维,必须明确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一、正确处理好教学过程中双边逆向性创造思维的辩证关系教学一致性原则是师范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小学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