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基础教育强调的是大众教育,其宗旨是为每个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进入21世纪后,美国制定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提出了高质量教师的标准和对高质量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美国的举措对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美国基础教育强调的是大众教育,其宗旨是为每个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进入21世纪后,美国制定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提出了“高质量教师”的标准和对“高质量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美国的举措对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华家教》杂志上,曾刊载过《美国孩子为什么胆大》的文章。文章说,美国家庭重视教育孩子认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并培养孩子在各种环境中保护自己的能力,使孩子心理上没有什么恐惧感,因而其行为表现为勇敢无畏。并列举了几个美国家庭的实例。  相似文献   

4.
高子阳 《江苏教育》2000,(12):30-31
读了《江苏教育》2000年第6期朱玲老师的章,笔认为,我们不仅可以借鉴朱老师中所述的内容,更重要的我们还要思考美国的孩子为什么喜欢写作?他们是怎样认识作、写作的?从高刚的《从孩子的作看美国的小学教育》及其子高翼的章,从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等章、书籍中可以看出美国98%的孩子喜欢写作,但是,  相似文献   

5.
薄弱学校改造一直是美国关注的议题之一。总结美国按照2002年《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开展薄弱学校改造的实效,明确自《2009美国复苏法》实施以来薄弱学校改造过程中出现的争议,并展望奥巴马政府修订经《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重修之后的《初等与中等教育法》中有关薄弱学校改造条款的动向,可以跟踪和了解美国十年来在薄弱学校改造方面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进步,父母陪伴孩子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本文以手机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为出发点,结合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标准》的通知,介绍了一套由美国科学家、教育家共同编撰的《科学启蒙》,这套丛书是根据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要求编写的美国小学科学主流教材。希望在父母陪伴下,每个孩子能通过阅读《科学启蒙》而找到快乐的自己,进而成为小小科学迷。  相似文献   

7.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未来?任何人都对此充满憧憬。为了孩子的未来,我们的教育该怎么做?虎年岁末,美国《华尔街日报》以《为何中国母亲更胜一筹》为题,刊登了美籍华人教授蔡美儿的作品《虎妈战歌》,高调赞誉被称为虎妈的中国母亲严苛的育子之道,中国妈妈战胜美国妈妈的说法一时喧哗。虎妈的教育方法轰动了美国教育界,并引起美国关于中美教  相似文献   

8.
新闻月评     
美国孩子也不轻松 2014年2月13日《今日早报》讯许多人认为美国孩子的生活是轻松愉快的。但美国心理学会11日公布的一项全国性调查发现,美国孩子普遍感到压力大,学年期间感到的压力甚至超过成年人。  相似文献   

9.
郭玉红 《辅导员》2014,(2):52-52
记得有媒体报道:中国四年级的孩子到美国后,美国的教师经过对孩子的测试后对家长说:您的孩子数学成绩已经达到了六年级的水平,所以就不用学习数学了。结果就让孩子变着花样玩,而且经常去图书馆学习查询资料。后来布置的作业题目竟然是《中国的文化历史》、《二战中淮应该承担责任》、《对于二战之我的看法》等。  相似文献   

10.
三年前,《汇报》曾刊登《儿子的研究报告》一,使人备受启发。作是留美人员,写孩子到美国小学读书写作的事。孩子在国内已读到四年级。转到美国小学后,老师要求作的第一篇章《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大的题目,家长担心孩子写不出来。可是孩子自己很努力,借参考书,网上查资料、选材、组织,最后居然在电脑上打印出二十多页的一本小册子。  相似文献   

11.
黄全愈,旅美教育学专家,1988年赴美留学,现在迈阿密大学任教。他长期致力于中美教育和文化交流,所著的中美教育比较系列《素质教育在美国》、《玩的教育在美国》、《"高考"在美国》、《家庭教育在美国》、《生存教育在美国》、《素质教育在家庭》等图书,在中国教育界不断引起强烈反响。其新作《培养智慧的孩子——天赋教育在美国》对新时代的家长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旨在到2014年前,确保所有美国儿童具有相应的阅读和数学水平的《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No Child Left Behind,NCLB)自2002年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面临着许多挑战。独立的非营利机构,美国教育政策研究中心(The Center on Educarion Policy,CEP),根据几年的跟踪调查,对《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做了一个综合的回顾和阶段性总结,认为《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对美国教育的影响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10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近来读《哪国孩子最好教》一文,南非教师尼尔以一道智力测验题戏说,中国孩子最好教,而美国孩子最不好教,原因是美国的学生总提出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让尼尔无从回答。  相似文献   

14.
正记得有媒体报道:中国四年级的孩子到美国后,美国的教师经过对孩子的测试后对家长说:您的孩子数学成绩已经达到了六年级的水平,所以就不用学习数学了。结果就让孩子变着花样玩,而且经常去图书馆学习查询资料。后来布置的作业题目竟然是《中国的文化历史》、《二战中淮应该承担责任》、《对于二战之我的看法》等。这个报道令  相似文献   

15.
<正>一、美国中小学数字校园进展情况美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96年,美国出台了《让美国的孩子为21世纪做好准备:面向科技素养的挑战》,主要关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2000年出台《电子学习:在所有孩子的指尖上构建世界课堂》,主要关注信息技术设备在教学和学习中的利用;2005年出台了《迈向美国教育的黄金时代:因特网、法律和当代学生变革展望》,主要侧重于推进信息技术应用的措施。2006年底,美国一个主要关注教育  相似文献   

16.
宕子 《教育》2010,(1):5-5
《教育》2009年8月上旬刊的“海外”栏目,介绍了美国现任国务卿希拉里曾经写过的一本书,名为《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kid》(《给孩子一把铁锹》)——培养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的努力,其实她说的是,培养一个孩子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一 缘起 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缩写为“PDS”)概念缘起于1983年美国一份名为《国家处在危机中(A Nation at Risk)》的报告书。报告书指出许多美国的学校无法教育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孩子,源于高等教育机构对师资与教育行政人员的培育出现了问题。  相似文献   

18.
唐红 《江苏教育》2011,(9):60-61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未来?任何人都对此充满憧憬。为了孩子的未来,我们的教育该怎么做? 虎年岁末,美国《华尔街日报》以《为何中国母亲更胜一筹》为题,刊登了美籍华人教授蔡美儿的作品《虎妈战歌》,高调赞誉被称为“虎妈”的中国母亲严苛的育子之道,“中国妈妈战胜美国妈妈”的说法一时喧哗。  相似文献   

19.
从1983年《国家处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发布开始,美国拉开了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序幕,20余年间,美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政策和实践不断推陈出新:从《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美国竞争力计划》;从加强核心课程教学、推行绩效评价体制,到开展择校运动、促进特许学校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据美国《今日美国》2012年2月10日报道,美国10个州获取了学校改革不受《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束缚的绿灯通行证。另外,至少有超过28个州将于本月底前申请类似的批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