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进一步推进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中,人们往往对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解和操作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偏差,但集中反映了一个非常重要而实际普遍存在的问题,即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而学生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我们即使有再好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很难改变目前教师和学生负担过重而教学质量不高的现状。因此,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今天,增强教学有效性的意识,注重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对于每一位教师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本文分别从目标整合的策略、用教材教的策略、情境教学的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建设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体验已是我们熟知的基本理念。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只是把体验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或手段,而没能对教学做全面的反思和改进。这种状况与教师对体验本身缺少清晰、透彻的认识有关。因此,了解体验的基本特征,并据此整体思考教学问题,有助于教师全面改善教学工作。这对于教学改革的深化、新课程的有效推进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听力是学习英语必须要加强的一项重要技能,新课程标准对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课程要求和学生听力较差这一现状,英语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英语听力教学改革和模式的创新,以有效改变这一状况。结合教学实践,针对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听力教学的实施策略。在进行听力教学时,教师应重视语音教学、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合理分层次等提升学生的听力技能。  相似文献   

4.
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的要求。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教学事业必须对学生的发展和成才负责,必须矢志不渝地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教师的理念更新,更需要教师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教育教学创新。所以,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搞好新课程教学改革,必须把新课程教学理念和所教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把新课程和学科特点相结合,让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具体课程中生根发芽。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施和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才能够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已使原有的教学模式有所改观,然而目前针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更多地放在了挖掘学生自身潜力、运用科学教学手段等从"怎样教"的角度去思考的研究范畴,却忽略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并相应地研究出有效的解决策略,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是对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学的一种反思,能够帮助教师把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传统教育中的"严"与新教育理念中的"放"统一于"有效"这一最终目的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应用价值和应用策略。教、学、评三者之间存在相互关系,而核心素养是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的理论基础。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有助于促进教学效果、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以及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对此,教师需要采用设计符合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实践、多样化评价方式和方法、及时反馈和监控等策略,来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这有利于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实施和学生的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7.
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上)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且还需要提供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案。笔者认为,其中一种方案就是如何使得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否则,我们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即将到来之际,讨论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就显…  相似文献   

8.
有效教学课堂是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需要,更是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的新理念之一,而有效课堂的本质就是"少教多学",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在探讨有效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把"教师的少教,学生的多学"作为基本的纲领。基于此,文章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出发,并以此为基础,根据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的创新方向,提出了几点有效教学的可行性策略,以供相关教学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新的课程理念能否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而支持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是新课程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的集中体现。教师有效的教育教学行为,可以具体为有效教学策略的掌握和应用,这一策略可以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使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而学生却不能得到有效发展。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今天,增强教学有效性的意识,注重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对于每一位教师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结合相关文献研究,针对课堂提问有效性,梳理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针对教师的"教",提出有建设性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1.
韩俊贤 《快乐阅读》2011,(11):16-17
目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苦,而且学生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如何使政治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讨论新  相似文献   

12.
如何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初中思品课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新课程与有效教学成为我们思品课教师的重要课题。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预期的、应有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形势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也迎来了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笔者在充分学习借鉴其他教师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教学改革的突破点放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上面,以此为切入点,有效激发了语文教学活力。  相似文献   

14.
在我省深入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有效教学,既能保证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又能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让学生乐学会学,教师能教善教,实现师生共同发展,探讨高三物理课堂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5.
康云柏 《考试周刊》2011,(88):186-186
目前的中小学教学中存在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苦,而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因此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或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讨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相似文献   

16.
推进职高新课程改革是职高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每一位教师都要把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作为自己教育教学的一种挑战和机遇。勇敢迎接挑战是优秀职高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呢?教师必须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上下工夫。让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这就要求把教育教学的重点从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形成这样的转变是职高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新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下,我们应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让教学的重点由"教"向"学"转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一、教学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标准决定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成为探索数学王国的带路人,与学生一起为解决某些问题而思考、  相似文献   

18.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初中思品课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新课程与有效教学成为我们思品课教师的重要课题。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预期的、应有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过去一些传统的教学观念也将随之而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洗耳恭听;教师问,学生答.课堂气氛十分沉闷,教师越教越吃力,学生越学越没劲.而今天的教学改革,"参与式教学"全面铺开,将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其目的是为了更富有实效地开展教学,而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决不仅仅局限在对教材的适当改变,需要有更高、更宽的眼界和统领把握学生、教材、以及其他学科内容的整体的课程意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耍学习新课程的理念,更要实践新课程的理念,只有在实践中较好的落实了新课程理念,才能算是真正理解。“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叶圣陶),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实现教学内容、学生生活以及学生发展之间的有效联系,需要教师创造性的劳动。最近通过听课发现,某些教师在如何处理教材这一问题上尚须一场艰苦的“蜕变”,才有可能达到新课程设计者的期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