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虚假的信息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谣言止于真相,当真相披露出来之后,谣言便会不攻自破,这需要作为权威信息来源的政府部门、公共机构和媒体要能在尽快的时间内披露事实真相。同时谣言还止于“智者”,作为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我们要做到在谣言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仅要不造谣,更要不信谣、不传谣。最后,谣言止于监督,要给予网络以适当的监督,使网络成为文明、理性、健康、自由的意见表达平台。  相似文献   

2.
教育文摘     
让青少年远离网络谣言据新华社北京3月30日报道,近日,一些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上无端编造、恶意传播所谓"军车进京、北京出事"等谣言,造成恶劣社会影响。青少年是网络的常客,好奇心强,辨别力弱,极容易被网络谣言所欺骗,甚至会做出不利于自己、不利于社会的事,社会有责任让青少年"远离"网络谣言。"谣言止于智者"。要教育和帮助青少年成为"智者"。特别是不仅要对其进行防谣言教育,更要进行反谣言教育。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突发事件在网络中的传播愈益呈现出突发性、紧迫性、高度破坏性、高度不确定性等特点。突发事件发生后,民众的信息需求大,传统的控制方式已经不可行。曾经谣言止于智者,现在谣言止于公开。掩盖或者禁言只能使谣言流传更广,甚至影响政府的形象。笔者试图通过对政务微博应对网络舆情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寻求科学有效的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4.
谣言危害巨大,传播网络化使之无时无处不在,防治谣言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谣言止于智者",防治谣言的根本途径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公众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5.
<正>世上本没有末日,传谣的人多了,也便成了末日。——题记在这个喧嚣纷乱的尘世中,在这个争名夺利的名利场上,我们常常因无知而被谣言的乌云蒙蔽了双眼。谣言止于智者。我们要提高辨别意识,善于开动脑筋,坚决对谣言说"不"。我们要有一双明辨真伪的眼,不信谣言。古有"三人成虎"的故事,今有谣言、代购和鸡汤的"微信三宝"。由此可见,谣言从未远离我们的生活,它是真相面前的轻纱,永远迷惑着我们的双眼。世界  相似文献   

6.
周建林 《高中生》2014,(2):42-43
Leading: 生活常常就像打一场扑克牌,你不能控制你的手气,但你能选择怎样出牌。不经思考就做出一些事情很容易伤害他人,尤其是散布谣言,以讹传讹,将覆水难收,但是谣言止于智者。  相似文献   

7.
网络谣言是通过网络传递的未经证实的信息。造谣者制造谣言后放置在网络上开始传播。经由网络接收信息后,谣言易感者易被感染,变为感染者并开始自发传递网络谣言。笔者认为感染者传递网络谣言的动机有以下几个方面:因追求安全需要而发送谣言;因满足社交动机而发送谣言;因满足好奇心而发送谣言;因宣泄的动机而发送谣言。应对网络谣言应该考虑网络谣言传播者个体的动机因素,满足个体需要,减少网络谣言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正漠视规则,何以成方圆前人有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漠视规则为前提的胜利,也只是一场侥幸,注定难逃失败的牢笼。双方选手互相抱住,转身换位着似懂得变通,实则为漠视规则。想我泱泱中华,若无规则,肆意作为,又怎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梦想?谣言止呆于智者,其实不然。谣言止于规则,方为真理。看如今,网络反腐大热,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大着实可喜,但若"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人物的频频出现却是一种  相似文献   

9.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谣言无孔而不入。网络谣言犹如网络社会上的毒瘤,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危害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针对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频发的现状,在分析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定义及传播特征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大学生传播网络谣言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规避大学生网络谣言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正Leading:生活常常就像打一场扑克牌,你不能控制你的手气,但你能选择怎样出牌。不经思考就做出一些事情很容易伤害他人,尤其是散布谣言,以讹传讹,将覆水难收,但是谣言止于智者。Life is often like a game of cards—you can’t help the hand you’re dealt,but you can help the way you play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网络谣言肆虐,不仅是因为个人或集团恶意制造谣言,还因意见领袖、公众、媒体的参与和传播.本文从参与传播网络谣言的主体入手,包括造谣者、传谣者、辟谣者,通过分析其传播网络谣言中的行为和原因,提出应对网络谣言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12.
网络谣言已成为我国政府治理和法制建设的重要课题。治理谣言的前提是准确把握网络谣言的特性,一方面必须明确网络谣言作为一种谣言的类的规定性,另一方面需要厘清其在网络时代的变异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继往开来,采取科学的应对策略,提高网络谣言治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网络谣言作为谣言的一种,其内涵与特点与谣言基本保持一致,只不过,网络谣言的发布和传播都是在网路中进行的。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网络谣言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它的产生与传播有其伦理根源。遏制网络谣言的传播,不仅要从法律角度出发,更需要从伦理角度探讨和研究,制定相关的伦理对策,才能从根源上遏制网络谣言的传播,净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4.
基于高校学生网络接触率高、使用时间长、辨别信息真假的能力和意识较弱的特点,他们已经成为网络谣言传播的重要载体,而网络谣言在高校学生中的肆意蔓延,又极易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从而对高校的管理工作与名誉均会产生负面影响。应用SIS模型对高校应对学生扩散网络谣言的策略进行分析,得出谣言扩散者i(t)的数量与初始时刻谣言扩散者i0的数量、谣言扩散率λ正相关,与谣言停止率μ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网络谣言通过网络得到广泛的传播,给国家、社会和当事者个人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它的产生与传播有着一定的社会原因和技术条件.我们只有细致地研究网络谣言产生的社会原因与技术条件,认清网络谣言对社会产生的危害,才能找到治理网络谣言的有效措施和途径,从根本上消除网络谣言存在的土壤,使网络发挥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网络谣言的治理需要我们多维思考。本文结合近年来的几起典型网络谣言事件,分析了当前网络谣言呈现出的新特点。同时,以宪法相关规定为基础,提出谣言传播不属于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网络谣言不仅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良影响,也给政府公共治理带来了极大挑战,影响社会稳定。应当通过建立完善的网络谣言扩散预警机制、加强政府舆情监测和疏导、及时有效地公开发布政府信息等方式切实解决这一社会毒瘤。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31):155-156
信息爆炸时代,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不断完善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人们在接受正面资讯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许多负面的网络传播,网络谣言便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项。网络谣言小到损害受害人的名誉、大到影响社会稳定。再具体到大学校园而言,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关键时期,网络谣言的泛滥会引致大学生的伦理道德迷茫、冲击大学生的行为甚至引发大学生的群体性事件。因此,探究网络谣言的特点及成因、了解网络谣言对大学生的影响程度、构建规避网络谣言的有效机制,对于促进社会舆论的健康运行和校园环境的和谐安宁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近几年的一些热点网络事件,帮助学生认清网络谣言的危害,进而认识到编造、散布网络谣言所要承担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及刑事责任,最后教育学生自觉抵制网络谣言,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相似文献   

19.
网络谣言的背后往往是网络推手的大肆炒作。网络推手以制造、传播谣言的方式来影响群体的舆论和行为,进而获取商业利益。网络推手对社会的"谣动"不仅伤害了网民情感,更扰乱了网络秩序。从传播学视角分析网络推手制造谣言的要素、手法,透析网络推手的趋利本质。同时,对如何防治网络推手的恶意炒作,消解网络谣言,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前,网络谣言已成为社会公害,它不仅干扰了正常的网络传播,而且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给我国政治、经济生活造成了极坏影响和损失。依法严肃整治和打击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行为,已势在必行。本文揭示了网络谣言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分析了我国在网络谣言监管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了应对网络谣言传播的具体措施,旨在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共同抵制网络谣言,使我国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