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仲丽丽 《广西教育》2012,(25):77-77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内驱力,有了兴趣才能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把学生从“苦学”数学的海洋中带人“乐学”数学的伊甸园。  相似文献   

2.
隋红军 《小学语文》2013,(1):109-110
一、关于教学设计的思考 《不留余地的狼》这篇课文是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板块“不同的思考”中的第二篇课文。课文由一个小故事和由此而引发的各界人士的思考两部分组成:一至五自然段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叙述了一只“不留余地”的狼追捕羊、  相似文献   

3.
教学情景:我的一堂数学课,教学《圆的周长》。  相似文献   

4.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形式,已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是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培训,前提是教学视频学习,关键环节是建立平台。本文基于"翻转课堂"的定义,根据教学实践,具体阐述了"翻转课堂"在中职语文教学应用中带给老师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补课的本义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牺牲师生的休息时间,由授课教师无偿把耽误的课业内容补上。正常的补课,作为一种完善教学环节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应该是得到社会充分肯定和鼓励的。但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考竞争、就业压力的加剧,先是少数教师暗地收费补课提高收入,  相似文献   

6.
孟淑玲 《宁夏教育》2012,(7):135-135
前不久,我在班队活动课上对学生进行勤俭致富方面的教育,有一个学生与我“唱反调”。他说:“摸彩中奖也是正常而合法的致富门道,而且政府也提倡。”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学生也随声附和起来,有的说:“福利彩票、体育彩票……都是政府发行的。”有的说:“互联网、电视上、报纸上常常有某某中头等奖,得奖金数百万元甚至千万元的报道。”有的说:“老师,致富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学生会“唱反调”了!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教育界掀起了“轻负高效、优化作业设计”的教改浪潮。很多老师纷纷响应,成为了一个个勇敢的弄潮儿。他们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了如何精心设计作业,如何创新作业形式上,却把一项最基本最现成的作业——课堂作业本给忽略了。细看《课堂作业本》,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本融字词句篇为一炉,形式丰富多样的练习本。里面涉及的内容五花八门,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既要立足于课堂,又要面向生活,切实改进课堂教学。为此,我们要敢于打破课时、教材的束缚,把学习的触角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把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机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9.
丁文博 《辅导员》2010,(24):I0010-I0010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相似文献   

10.
王余红 《中小学电教》2011,(10):132-132
曾听过一位语文老师上《爱莲说》,一走进多媒体教室,古典音乐入耳.屏幕上“莲叶接天荷花映日”,不觉已心驰神往,身临其境了。这位语文老师的课堂设计大致如下:由画面导人课文一听配乐朗读录音一屏幕上显示预习题(学生上黑板完成)一学生讨论句子翻译一教师归纳,屏幕显示具体翻译一屏幕显示课堂练习一评议练习。  相似文献   

11.
突出概率统计应用价值,强化概率统计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概率统计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身体是"在场"的。但是,受身心二元论的影响,在现代教育的实践场域中身心背离,扬心抑身。为了实现现代教育中的"反身"到"正身"的转向,现代教育应该立足后现代身体理论,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关注身体,让现代教育回归身体,恢复人类教育原有的鲜活的生命特质。  相似文献   

13.
华罗庚先生倡导学习应是“由薄到厚再到薄”的过程,他指出:“咀嚼、消化、理解、融会贯通了,就会‘由厚到薄’”,那么在数学复习中如何落实这一要求呢?众所周知,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掌握数学就意味着掌握解题,所以笔者认为:在夯实双基之上,深入、全面地探索问题的奇思妙解,就能活跃学生的认知系统、思维策略和创新意识,就能使知识纵横交错、  相似文献   

14.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语文教学的改革在教育界如火如茶地进行着,小学作文教学的改革也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但作文教学之路并不平坦,许多语文教师也感到作文教学如一团乱麻,理也理不清。  相似文献   

15.
语文知识一般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体、文学等知识。语文课程要不要进行语文知识教学?鲁迅先生在《人生识字胡涂始》一文中指出,读书“只要你死读,自己去记住,分析,比较去。弄得好,是终于能够有些懂,并且竞也可以写出几句来的,然而到底弄不通的也多得很……从周朝人的文章,一直读到明朝人的文章,非常驳杂,脑子给古今各种马队践踏了一通之后,弄得乱七八糟,但蹄迹当然是有些存留的,这就是所谓‘有所得’。这一种‘有所得’当然不会清清楚楚,大概是似懂非懂的居多,所以自以为通文了,其实却没有通,自以为识字了,其实也没有识。  相似文献   

16.
17.
《说"木叶"》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我们学过许多篇诗歌,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所以本篇文章对古代诗歌语言的无限的表现力进行了精辟的透视,不但使我们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文学鉴赏力,还能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从中吸取宝贵的艺术营养,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18.
本届的601班是我工作以来担任班主任的第三个班级,在与前任的班主任交接时,她“直奔主题”,长篇赘论地向我介绍了班级里的一个捣蛋鬼——大宝,罗列了他在班里的种种劣迹。听唇的心情真是十五个水桶——七上八下,想着好差的运气,又一次碰上对手了。心情复杂地来到班级,想第一时间见识一下他的庐山真面目:“那位同学是大宝?”话音刚落,全班同学齐刷刷地把手指指向坐在教室最角落的一个男生。长得不错嘛——浓眉大眼、国字方脸,  相似文献   

19.
“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认识比例之前新增的内容。从这一单元来看.比例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图形的放大或缩小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图形的放大或缩小,一方面能为学生直观地理解比例的意义提供支持,有利于学生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数学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巧妙地"无为"隐退,才能获得学生的"有为"展示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把准学生学习的起点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我们一起看看一位老师教学"认识钟面"的两次教学活动。【第一次教学活动】师:现在你们可以随便玩自己带来的钟表,你能发现里面有哪些数学知识吗?然后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你的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