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棵大树高5厘米""小明的身高130米""一根火柴长5米"……每每看到这样的作业,不禁让我们又好笑又好气,但同时也让我们不由得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产生思考: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来避免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设计并实践了"认识厘米"这一课。  相似文献   

2.
一棵大树高5厘米小明的身高130米一根火柴长5米……每每看到这样的作业,不禁让我们又好笑又好气,但同时也让我们不由得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产生思考: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来避免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设计并实践了认识厘米这一课.  相似文献   

3.
在观摩《月光曲》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两个教学片段给我许多的启迪。感触颇多。  相似文献   

4.
教师可以采取观察、操作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获得对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直观感性认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然后再引导学生运用厘米的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的测量、估算等操作,逐步深化学生对"厘米"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片段(一)阅读教学《愚公移山》整个教学过程:疏通文意——开展辩论——剧本表演。本课教学在进行第一个环节的基础上,主要进行第二个环节。师:我们已经疏通了文意,了解了文章大概讲了什么故事,那么对文中愚公与智叟两个人物形象的特点以及二者的愚智之分,该如何评论呢?请就"愚公愚,智叟智"和"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展开辩论,畅谈自己的看法。正方,"愚公愚,智叟智";反方,"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开始!  相似文献   

6.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是九年义务教材小学数学第三册第9-10页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猜想、探究等活动,学会看米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了解厘米的实际长度,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探索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建立l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开放学生学习的空间、内容和方式,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实施初中生物片段教学要做到"五个要":一要厘清什么是片段教学,二要把握"四讲四不讲"原则,展示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三要优化教学环节,彰显教师素养;四要体现课堂特色;五要发挥教师特长。  相似文献   

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教学活动不是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对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的作用就是促进学生新旧知识产生联系,与生活经验产生交互作用,从而达到知识的自我建构。”传统的数学课堂里,学生更多地被沉重的师道尊严束缚着,成为可怜的“倾听者”。以下两个教学片段,令我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9.
所谓实境型片段教学,是指教师在真正的课堂中面对着学生进行的局部教学活动。尽管它反映了常态课堂教学的一个断面,但由于受到片段教学特定的主题、背景、目标、时空等因素的影响,它与常态课堂教学又有所区别。组织实施实境型片断教学要注意一些什么呢?下面笔者结合"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片段教学实践,将它与常态课堂教学加以对比,或许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0.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之中,在学科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如何组织教学活动.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计算知识,形成计算技能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姚恒章 《江西教育》2006,(11):37-37
解析文本,让语言与精神比翼齐飞 “扎扎实文”的语文教学呼唤以文本为基准.以开拙内涵为效用的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式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13.
片段教学已成为教学教研、评估教师素质、展示教师教学才华和招聘新教师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设计和演绎两个方面,对片段教学的特点、目标确定、内容设计等方面做了探索,旨在通过对小学综合实践片段教学的研究促进综合实践常态化教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教学片段师你们认识分数吗?能列举一个常用的分数吗?生举例1/2、2/3、5/10…师这些分数是什么意思呢?你能结合分苹果来说一说这些分数所表示的意思吗?生1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1份就是1/2.生2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表示其中的2份就是2/3.生3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10份,表示其中的5份就是5/10.师你们能说一说2/3各部分的名称吗?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等比数列定义的习题课中曾与学生共同评析过一道例题(见例题回放),在处理此题时,坚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有力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自我感觉教学过程比较完美,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6.
17.
最近.笔者有幸参加了在徐州举行的“全国小学数学名师观摩课”,收获颇丰。其中,浙江省杭州市著名小学特级教师朱乐平老师执教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异常精彩,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大师的风范。特别是他所创设的教学情境,犹如一场春雨,浸润着大家的心灵,悄无声息地引领学生经历一次又一次别开生面的思维之旅,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清楚地告诉我们,教学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参与和参与多少。教师利用现有的教材作示范,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积极地参与老师的教学,其收获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在这里,关键的问题是,教师采取什么手段使得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哪些设计,才会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  相似文献   

19.
背景介绍 1.《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十五课。“只有认真仔细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点”。本文采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把这一道理渗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到菜园里去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它一连去了三次,观察得一次比一次认真仔细,终于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点:冬瓜大,茄子小;冬瓜是绿的,茄子是紫的;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多有趣呀!只要仔细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20.
让估测教学不再“空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育洪 《江苏教育》2007,(20):32-33
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一项新的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生活实践中,估测是一项十分有用的实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