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定义分数的方法通常有四种:份数定义,即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商定义,即两个整数(除数不为0)的商;比定义,即整数a与b(b≠0)之比;公理化定义,即有序整数对(a,b),其中b≠0.[1]份数定义揭示了分数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过程,便于学生借助实际操作或头脑中的操作表象比较容易地进入分数世界,这可能是小学数学中普遍采用这一定义的原因.当然,这一定义也有局限性,如不能很好地解释教师经常讨论的0/5、5/1等是不是分数的问题.商定义实际上就是小学里讲的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有了这个定义,就可以解决非整数商的除法问题.不仅如此,由于除法对应于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这就为我们利用分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了方便之门,如分数、百分数应用问题,等等.当然,我们也看到,份数定义中其实也包含着除法,这就使在份数定义的基础上学习商定义成为可能.本课教学就基于这样的认知.比定义源于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即在保证每份所含数量相同的前提下,两个量之间是a份与b份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用除法来求得.这一概念的产生为研究两个同类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提供了方便,它的思想方法也成为研究两个不同类量之间比例关系的有力武器.为满足这一概念扩充的需要,比就被一般性地定义为两个数相除.  相似文献   

2.
<正>1.分数的定义不止于"份数意义",而是逐步拓展的。关于分数的定义一般有四种:份数定义——分数是把一个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之后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商定义——分数是两个整数相除(除数不为0)的商;比定义——分数是整数q与整数p(P≠0)之比;公理化定义——分数是有序的整数对(p,g),其中p≠0。分数的四种定义是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基础循序渐进逐步拓展的,所以需要我们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时段向他们介绍分数不同的定义。  相似文献   

3.
自本讲起,将向读者分三次介绍数的整除性理论的初步知识。一、约数和倍数定义1 对于整数a,b(b≠0),如果a除以b得到整数商,即a÷b=q或a=bq(q∈N_0),那么我们说a能被b整除,记作b/a。同时把a叫  相似文献   

4.
带余除法     
对于整数a、b(b≠0),存在唯一的一对整数q、r(0≤r≤|b|-1),使a=qb+r,其中,r称为a除以b所得的余数.  相似文献   

5.
数论部分1 整除1.定义对于整数a、b(b≠0),存在整数q,满足a=bq就叫做a能被b整除,记作b|a.其中a叫做b的倍数,b叫做a的约数(因数).若b≠±1,则b叫做a的真约数.若a不能被b整除,则记作ba.如果at|b,at 1b,t∈N,记作at‖b.2.关于整除的一些简单性质(1)b|0,±1|a,a|a(a≠0).(2)若b|a,  相似文献   

6.
分数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之一,难在分数的定义多,学生容易混淆。分数有哪些定义呢?一般地,有以下四种。定义1(分数定义):分数是一个单位平均分之后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定义2(商定义):分数是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定义3(比定义):分数是q与p之比;定义4(公理化定义):有序的整数对(p,q),其中p≠0。  相似文献   

7.
初中知识回顾 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定义 形如{a1x+b1>0,a2x+b2>0(a1≠0,a2≠0)的不等式称为——。  相似文献   

8.
分类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学习它是进一步学习数学所必需的.不仅现在要学,将来上高中,读大学还要学.下面结合实例谈谈分类思想的若干应用.例1解关于X的方程:分析方程中的二次项系数是ab,一次项系数是一(a2+b2),常数项是必.因为所给方程是二次方程还是一次方程取决于二次项系数ab是否为零,所以应从ab=0和ab≠0入手分类讨论.由ab=0又可分为几种情况讨论:(1)a、b中之一为零,即a=0,b≠0或a≠0,b=0;(2)a、b同时为零.由ab≠0必有a≠0且b≠0.解(i)当ah=0时,有下列几种情况:①。、b中之一为零,即a=0,b一0或a…  相似文献   

9.
《中学理科》2006,(7):20-22,46
1.定义:如果y=ax^2+bx+c(a、b、c是常数,a≠0),那么y叫做x的_____。而当b=c=0时,y=ax^2(a≠0)是最特殊的二次函数。  相似文献   

10.
形如a+bi(a,b∈R,i是虚数单位,i^2=-1)的数叫做复数.复数z=a+bi{实数(b=0)虚数(b≠0)(当a=0,b≠0时为纯虚数),也即把实数扩充到了复数范围.对于复数,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当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一个根是1时,根据方程根的定义得a+b+c=0,反之,如果a+b+c=0,一元二次方程abx^2+bx+c=0(a≠0)的根又分别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  相似文献   

12.
在各类各级的小学数学竞赛中,经常会见到有关整除和同余的试题。下面介绍讨论这方面的有关知识及应用。 一、基础知识的分类 1.整除和不能整除 在整数范围内,除法算式可以分成整除和不能整除两大类。 整数a除以整数b(b≠0),如果存在整数q,能使a=bq,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b能整除a,记作b│a。例如3│24。 显然,对于0和1有b│0,1│a。 如果不存在这样的整数q,就说a不能被b整除,记作ba。例如:325。325可以写成25÷3=8……1,或者25=3×8+1。 一般地,整数a除以整数b(b≠0),商是q,余数是r,都有关系式:a=bq+r(0≤r相似文献   

13.
一、带余数的除法的概念与性质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c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时,我们称a能被b整除。而更多的情况是整数a不能被整数b整除,如9÷4=2……1,像这样被除数除以除数出现了余数的除法称为带余数的除法。整除问题和带余数的除法,可以用下面的形式统一表示:一般地,如果a、b是整数,且b≠0,那么,一定有另外两个整数q和r,0≤r相似文献   

14.
整除和除尽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微信网友)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且没有余数,就说a能被b整除。数a除以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或有限小数,且没有余数,就说a能被b除尽。由上可知:1.整除和除尽都是在研究除法时出现的概念,且除得的结果都没有余数。  相似文献   

15.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R,a≠0)的根的判别式△=b2-4ac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应用它解决某些问题,可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作用.本文举例说明根的判别式在解题方面的应用.一、求值例1求使一切实数x.(1983年苏州市中学生数学竞赛题)解若a=0,则xl=-1;若a≠0,得x的二次方程∵X为实数,∴必有△≥0.即整理,得要使A为整数,必须a为整数,由②知,a=1,2,3.把a的这些值分别代入①求得x的实数二、解方程(组)例2试确定下列方程组的所有实数解(第2届美国数学奥林匹克试题)由④、⑤,知x、y是方程的两个实根,则即…  相似文献   

16.
知识梳理 1.复习有理数的概念,要注意这样三点:(1)整数(正整数、零、负整数)、分数统称为有理数;(2)有理数均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p/q(p、q是互质的q整数,且q≠0)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对数换底公式:logbN=logaN/logab(a,b〉0,a,b≠1,N〉0)是新课标必修(1)的重要,是对数运算的重要依据之一,应用十分广泛.利用换底公式统一对数的底数(即"化异为同"),是解决有关对数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灵活运用换底公式及其变形,不仅能迅速找到解题的切入点,而且还能优化解题过程,提高解题速度.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来说,当有一个根是“1”时,根据方程根的定义得a+b+c=0;反之,如果a+b+c=0时,方程的根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两个一元二次方程有公共根问题,是近年来中考和数学竞赛的热门题.这类题的解法灵活、技巧性强.本文归纳出几种解法,供参考.一、利用方程报的定义列方程组求周例1b为何值时,方程X2-bx-2=0和X2-2X-b(b-1)=0有相同的整数根?并求出公共报.(1992年四川数赛题)解用设相同的整数根为a,则(1)-(2)可得:(2-b)(a-b-1)=0.当b—2时,两方程相同,解方程知无整数根.当bedZ时,a—1+b,把。一1+b代人()得:(IWb)’-b(1+b)-2—0.解得b一1,此时a—1+b一2·.”.b为1时,两方程有相同整数根为2.二、求…  相似文献   

20.
“倍数”与“倍”是陌个不同的概念,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加以区别。一、九年义务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第49页《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中》明确指出: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能整除a)。如果数a能被数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