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如何便捷地利用《辞源》与《辞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工具书《辞源》,《辞海》大家使用很广泛,如何在掌握这两部辞书的内容特点,解字释词的体例,检索途径规律的基础上,便捷地利用它,这是本文所探讨的。  相似文献   

2.
《辞海》、《辞源》(以下简称两辞书)是我国两部综合性大型工具书,是知识界、读书界视为杠鼎之作、举足轻重的辞书.自旧版《辞海》(1936年)、《辞源》(1915年)刊行以来,经过几次修订,到1979年正式出版,随后10年一版,进行修订.至今已有89版和99版两个新版本.作为百科综合性辞书,新版修订,应及时吸收各学科最新学术成果,特别是在学科领域已成共识的成果.然而,两辞书修订版“宫调“辞条释义与当前音乐界的认识有一定的差距,现提出拙见,请教大家.……  相似文献   

3.
施魏婷同学问:读了《自学的好帮手——工具书》后,知道了《辞源》和《辞海》两部百科性质的词典,对此我很感兴趣,很想更进一步的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您能给我介绍一下吗?《辞源》是我国第一部较大规模的语文辞书。1908年开始编纂,1915年以甲乙丙丁戊五种版式出版。1931年出版《辞源》续编,1939年出版辞源合订本。1949年出版《辞源》简编。1964年至1997年又陆续出版了《辞源》修订  相似文献   

4.
汉字的检索法有:部首检字法、笔数检字法、四角号码检字法、音序检字法等,这几种检字法都不便使用.常用的部首检字法,缺点很多.第一,没有统一的标准,不规范.以权威性的工具书《辞源》与《辞海》为例,两者部首的数目不同、同一个部首有的笔数不同、有的同一个字收归不同的部.如《辞源》共设242个部首,其中16个为《辞海》所没有;《辞海》共分282个部首,其中42个为《辞源》所没有.“阝”在《辞源》为三画;《辞海》为两画.“委”字《辞源》归入“女部”、《辞海》收入“禾”部,“思”字《辞源》归入“心”部,《辞海》收入“田”部.“章”字《辞源》归入“立”部,《辞海》收入“音”部.第二,部首繁多,很难记全.第三,有的字很难区分属于哪一部.由于这些缺点,部首检字法使用起来非常不便.  相似文献   

5.
运用"义域"理论,可以纠正《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等大中型权威工具书对《万历野获编》中许多词语的错误解释。释义时要非常注意准确地限定义位的义域,这是对高质量辞书的一个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从词典鼻祖《尔雅》(解释六艺语词的专著)汉初面世起,至今,中国词典工具书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知识门类的逐渐扩大,词典工具书对人类创造的精神文明财富,不断地归纳总结,许多不朽的辞书著作,应运而生。20世纪初叶,词典工具书的编写,更是有了突破性的发展。191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陆尔奎等主编的我国现代第一部大型百科词典《辞源》,1936年中华书局出版了舒新城等主编的兼有字典和百科性质的综合词书《辞海》,标志着我国辞书编写登上了新的台阶。解放后,辞书的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加,成为最有生机最为活跃的学术领域之一。在这个繁花似锦  相似文献   

7.
《辞海》是综合性的辞书,最初刊行于1936年。1979年修订出版的《辞海》共收单字14872个,选收词目91706条,包括成语、典故、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的名词术语等。释文主要是介绍的基本知识,以解决读者“质疑问难”的需要为主,兼顾各科学的固有体系。《辞源》是一部专收古代汉语语词及古代名物、典章制度等方面词目的语文工具书,编纂于1908年,1915年出书,它  相似文献   

8.
从“嗜”的适用对象,循着汉字的发展规律,根据前人的训诂资料,“嗜”的本义或犹值得探究。一我们是从两部素孚众望的辞书《辞源》、《辞海》获得启发的。它们给“嗜”的释义,单从1979年新版来看,《辞源》是:  相似文献   

9.
以《汉语大词典》与《辞源》、《辞海》等辞书作比较,全面论述了古人笔记中的语言资料对《汉语大词典》的义项设立、义项释义和例句收录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大型汉语辞书的编纂必须重视古人笔记  相似文献   

10.
《辞源》与《辞海》是语文学习者常用的两部工具书,但由于一些读者对二者的功能、性质、特点等不甚了解,有时难免选用不当,无法准确解决问题,鉴于此,本文将从如下几方面对二者作一些比较,或许对读者的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陈石林 《现代语文》2006,(12):102-103
针对目前社会中语言文字辞书意见不一、使用混乱的实际,湖南省的高考语文决策者们于2006年"画地为牢":"今年命题使用的工具书为:《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和《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相似文献   

12.
工具书就是搜集材料,按照特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以供读者解难释疑时查考的一种图书.它是人们学习、工作、科研人员查阅资料进行科研和撰写论文必不可少的工具.工具书数量宏富,种类繁多.本文仅就读书治学经常接触到的社会科学方面的特别是中文工具书,按其功用特点分八类来谈.一、字典、词典.字典是解释字的形、音、义及其用法的工具书,词典是解释词语的概念,意义及用法的工具书.字典和词典是人们看书学习,阅读古籍,研究语言文字学等不可缺少的工具.人们喻之为识字的“不语先生”,学习的“良师益友”,读书的“案头顾问”,治学的“得力助手”.常用的字典有《新华字典》、《同音字典》,词典有《现代汉语词典》、《四角号码新词典》、《新华词典》.查检普通综合性词汇的词典有《辞源》、《辞海》等.与《辞海》性质相近的还有两部规模更为宏大的综合性辞书,一部是《汉语大字典》、另一部是《汉语大词典》.解决古代汉语字、词上的问题除利用一些综合性的字典、  相似文献   

13.
陈石林 《湖南教育》2006,(12):33-34
针对目前社会上语言文字的辞书意见不一、使用相当混乱的实际,湖南省高考语文的决策者们,2006年“画地为牢”:“今年命题使用的工具书为:《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和《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相似文献   

14.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四部辞典在解释“青”字时存在一些不足,如释义含糊、书证晚出、义项缺漏等,本文提出一管之见,以供这些辞书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高中《语》第一册有专章论及掌握和使用工具书。《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辞海》《辞源》等,都是适合中学生使用的工具书。其中《现代汉语词典》比《新华字典》收的词条多,而且对每一词条的读音、意义和用法都作了解释;它又比《辞海》《辞源》规模小得多,用起来方便,最为适用。笔以为,中学生宜通读《现代汉语词典》。  相似文献   

16.
《汉语大词典》和《辞源》(修订本)是国内最有影响的两部大型辞书,也可以说是中国当代语文辞书的两个高峰.《辞源》早出,以收古汉语词为主,《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汉大》)晚出,以“古今兼收,源流并重”为编纂方针,是吕叔湘先生所说的古往今来的“档案库”.两部辞书收录的词语,《辞源》为10万条,《汉大》为37万条,煌煌巨著,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这两部辞书都存在一些微疵,我们就以这两部辞书中收释的近代汉语词语为例,谈谈它们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四部辞典在解释“青”字时存在一些不足,如释义含糊、书证晚出、义项缺漏等,本文提出一管之见,以供这些辞书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辞海》(1979年版)作为我国大型的百科全书式的综合性辞书,是一部广为使用颇具权威的工具书,虽其条目的撰写者大都为名人大家且其科学性已为读者所接受,但“不足或错误之处仍属难免”(《辞海》前言),并缘其权威性,而使其他书籍不加进一步考证而沿用其中的疏漏悖谬,以致以讹传讹。本文仅就《辞海》中有关国际共运的几处错误加以勘正,以供其修订时参考,并为沿袭《辞海》中谬瑕之说的其他教材、专著和工具书  相似文献   

19.
继笔者《(晋书)所见辞书未收词语考释》及《(晋书)所见辞书未收词语续释》(两篇共释词55个)之后,再选择25个词语进行考释。同样,这些词语既未被《辞海》《辞源》(修订本)、《汉语大词典》等普通大、中型语文辞书收录,也不见于刘乃和主编《晋书辞典》的词目或义项。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育学体系特点之蠡测张正君语文教育学是教育学分支学科里边的“新生儿”。无论是《辞海》、《辞源》,还是《中国教育百科全书》等工具书,都找不到它的名字。1987年7月,朱绍禹先生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育学》被称为建国以来第一部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