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写阿Q被洋先生的“哭丧棒”赶出后,接下去是这样两段话:他似乎从来没有经验过这样的无聊。他对于自己的盘辫子,仿佛也觉得无意味,要侮蔑;为报仇起见,很想立刻放下辫子来,但也没有竟放。他游到夜间,赊了两碗酒,喝下肚去,渐渐的高兴起来了,思想里才又出现白盔白甲的碎片。有一天,他照例混到夜深,待酒店要关门,才踱回土谷祠去。  相似文献   

2.
阿Q突然做了个梦:来了一阵白盔白甲的少年党,都拿着电脑电话线,走过土谷祠,叫道:“阿Q,同去同去!”阿Q便一同去建网站……于是阿Q便醒了,忽然有点烦躁,不知是否天气热了的缘故。听说王胡、小D都跟了假洋鬼子,开了个什么网站。假洋鬼子现在叫做CEO,连王胡、小D的名片上也都印着副总裁,最近见了自己头抬得高高的。吓,什么东西!可自己现在手机、商务通、mp3,一个都没有,头上几块癞疮疤近来倒是愈发的红亮了。阿Q近来用度窘,大约略略有些不平。这网络引诱了这么多野男人,一定不是什么好东西!那些人一提网络,好像见了吴妈的大腿,就算挨竹杠也…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阿Q正传》里有一段描述阿Q和小D的“龙虎斗”;阿Q与小D各自揪住对方的辫子,“四只手拔着两颗头,都弯了腰,在钱家粉墙上映出一个蓝色的虹形,至于半点钟之久了。‘好了,好了!’看的人们说,大约是解劝的,‘好,好!’看的人们说,不知道是解劝,是颂扬,还是煽动。”  相似文献   

4.
这些眼睛似乎连成一气, 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救命,……”然而阿Q没有说。他早就两眼发黑,耳朵里嗡的一声,觉得全身仿佛微尘似的迸散了。——这是阿Q生前的最后一个场面。汤作铭同志在解释“救命”之后的省略号时说:“这里的省略号代替了惊叹号,或包含着许多惊叹号,看去只写出一个“救命”,其实用省略号代替了多次的‘救命’,这里有着多次‘呼号’。……”(见《辽宁师院学报》本年第二  相似文献   

5.
鲁迅《阿Q正传》仅仅发表一个月以后,周作人就在1922午3月19日的《晨报》副刊上发表意见:“阿Q这人是中国的一切的谱——新名词称作‘传统’——的结晶……是一幅中国人品性的‘混合照像’。青年评论家茅盾也同意尚铖“阿Q是‘乏’的中国人的结晶”的看法, 应该说早期的评论者虽然还没有肘阿Q形象所包含的丰富性格特征、心理内涵做全面的挖掘,但都较敏锐地抓住了阿Q性格形象丰富性、综合性的特点。不管是“一切的谱”,“混合照像”,还是“‘乏’的中国人结晶”,都是对阿Q丰富性、综合性的揭示,均把阿Q当作中国人品性的“结晶”看待。这就给后来者系统地、多层次地研究阿Q性格指导了方向。本文意图从道教文化角度,谈谈阿Q身上的道教文化色彩。 鲁迅作为五四时期的思想家与他的前辈的重要区别,在于他始终坚定不移把“立人”作为一生的启蒙方向。在《阿Q正传》等小说发表前十余年,鲁迅就对“立人”——“国民性”问题进行了持久深入的思考,为了“刨祖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鲁迅对中国历史、文化、宗教都有涉及和研究。其中对道教思想的体认,则帮助他探索国民性格的底蕴并使之塑型。  相似文献   

6.
作为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的标点符号,除了表示句子中间的停顿以及一定的语气外,还有助于文章的表情达意,鲁迅的《阿 Q 正传》当为一例.一、有助于刻画人物的形象1.有的标点符号有助于描写人物的神态。如《阿 Q 正传》中写到革命党进城后,阿 Q 也决定“投降”革命造反了。他拿块断砖敲开静修庵的门后.有这样一段对话:‘你又来什么事?’伊(指老尼姑——笔者)大吃一惊地说。‘革命了……你知道?’……阿 Q 说得很含糊。”阿 Q不像假洋鬼子和赵秀才知道砸龙牌、拿宣德炉,他到静修庵来革命,怎么革自己也弄不清楚,所以说得断断续续,含含糊糊.两处省略号便传神地表现了阿 Q 当时的神态。又如,阿 Q的“中兴”,引起了村人的惊异。堂倌、掌柜、酒客、路人都对他表现出一种疑而且敬的神态来。掌柜也与他攀谈“发财发财,  相似文献   

7.
鲁迅先生的两大经典叙事文本《祝福》和《阿Q正传》写的是旧中国“奴隶”的悲剧,分别叙述了劳动妇女祥林嫂和农民阿Q的悲剧命运,祥林嫂与阿Q性别不同,但身份和遭遇却极为相似,两个人同属于社会的最弱势群体,几乎面临着人生一切的不幸和痛苦。无姓的“玩偶”。姓氏是对一个人身份的确认,但我注意到小说里的祥林嫂与阿Q都似乎没有属于自己的确切的姓氏,祥林嫂“大家都叫她祥林嫂……大概也就姓卫”;而阿Q“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因为被赵太爷一个嘴巴给打掉了:“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在统治者眼里,奴隶是不配…  相似文献   

8.
阿Q“恋爱悲剧”之后,在未庄生计无着,不得已到城里混了一趟,谁知却顿时“阔”了起来,用时髦话说就是“中兴”了,于是得到了未庄人的新“敬畏”。通观未庄人对阿Q的敬畏,似乎只有两回。一回是阿Q自称姓赵,被赵太爷批了两个嘴巴之后;另一回就是阿Q“中兴”重返未庄之时。其实,未庄的人们似乎从未真正地“敬”过阿Q,赵府、钱府的人且不说,即使是王胡、小D之流,也敢于对他“大不敬”,甚而至于动手同他对打,让他碰几个响头,逼他承认是“儿子打老子”,或自轻自贱为“虫豸”。只是被赵太爷批了两个嘴巴,未庄人反倒对他有几分敬畏,原因自然不在…  相似文献   

9.
小D是“小同”而不是“小董”;阿Q是有辫子的中国人,小D是剪了辫子的中国人;小D长大以后就是另一个阿Q。阿Q在中国是不会死的。这样的命名,不仅显示了作者的匠心独运。而且加深了作品的悲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内在意韵看,《白鹿原》的框架结构由白鹿、白狼、鏊子三个意象构成。白鹿作为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诗意再现,凝结着其独特的精神品格。社会革命运动在白鹿原族人中化为“白狼喋血”的可怕传说,与当年阿Q脑海中“白盔白甲”的幻想形异而质同。而“鏊子”之喻,不仅揭示出革命的某些本质性的东西,同时更揭示出传统势力与革命相对立的更深层的“秘密”。从“白鹿”到“鏊子”,作品形象地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迂回曲折的悲剧性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1.
《阿Q正传》是以“宾”的循环出现来突出“主”的悲剧意义的,这种手法类似于新诗中的复唱艺术。 被示众砍头的阿Q“在无意中,却在路旁的人丛中发现了一个吴妈”,“阿Q在喝彩声中,轮转眼睛去看吴妈,似乎伊一向并没有看见他,却只是出神的看着兵们背上的洋炮”。这吴妈就是第四章《恋爱的悲剧》中的那个阿Q欲爱不成的女佣。在第四章,阿Q向吴妈求爱,闹了一场恋爱的悲剧。他的毡帽被地保索去,棉被赔了赵家的香烛钱,最严重的是损害了吴妈的声誉。阿Q的轻狂让她觉得无颜活在世上,倘若  相似文献   

12.
作为鲁迅笔下的一个成功典型,“阿Q”的言行举止颇受瞩目,名字也不例外。关于其“Q”的由来,一直众说纷纭。在当时就有人以为这篇文章是《晨报》主笔蒲伯英写来讽刺胡适的,因为《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开心话”栏目发表时作者署名为“巴人”,“巴”字难免让人联想到四川,而蒲伯英正好是四川人,且“胡适有一个笔名是‘QV’,称胡适为‘阿Q’,也是顺理成章的”。  相似文献   

13.
近日在网上寻找备课资料,无意中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没有出版社的刻意宣传,更没有媒体的炒作,作者也不是央视《百家讲坛》精心打造的‘学术明星’,这本普通的高校教材一问世,迅即成了畅销书,在出版后的数月里始终位居学术类图书销售排行榜的前列。这其中的奥秘何在?一般来说,一部畅销书,既要‘好看’——写法吸引人,也要让人感到‘值得看’,即有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阿Q籍贯“未庄”解马进德在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关于阿Q的籍贯,小说中写了这样一段话:“……但可惜这姓是不甚可靠的.因此籍贯也就有些决不定。他虽然多住未庄,然而也常常宿在别处.不能说是未庄人,即使说是‘未庄人也’也仍然有乖史法的。”这段似乎含糊、模...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选入了著名作家、学者聂绀弩的杂文《我若为王》,其中有这样两段文字:甲:“我将听不见人们的真正的声音,所能听见的都是低微的,柔婉的,畏葸和娇痴的,唱小旦的声音:‘万岁,万岁!万万岁!’”(第5段)乙:“我若为王,将终于不能为王,却也真的为古今中外最大的王了。‘万岁,万岁,万万岁!’我将和全世界的真的人们一同三呼。”(第8段,即末段)这两段文字中两处相似的“三呼”“万岁”,却采用了不同的标点。由于对此的理解不同,引起了一些有心的师生的讨论。导致理解不同的关…  相似文献   

16.
有位家长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儿子上五年级以后,似乎长大了许多。但有时孩子问我诸如‘什么叫傍大款呀’、‘为什么人要贪污受贿呢’、‘什么是三陪呀’等问题,我真觉得不知怎么回答才好。”这位家长说出了许多家长心中的  相似文献   

17.
《阿 Q 正传》的人物描写十分精彩,就是标点符号的运作,也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起着重要作用。试看阿 Q 在高喊“造反了!造反了”之后和赵太爷等人的一段对话。赵府上的两位男人和两个真本家,也正站在大门口论革命。阿 Q 没有见,昂了头直喝过去。“得得,……”  相似文献   

18.
鲁迅在《阿Q正传》和《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都用了“咸与维新”这个短语,二文的注释中都说是辛亥革命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向反动势力妥协,地主官僚乘此投机“革命”的现象,含义似乎完全相同。但仔细研究,这两处所用的“咸与维新”,矛头所指并不一样,用意很有些差别。  相似文献   

19.
文化意识落后于生活实践是一种常态。改革开放.国门打开.一句话就解决问题,实践探索也很容易展开,“摸着石头过河”.做错了可以重来。但是要打开心胸.克服封建性意识形成的封闭心理.那就不是朝夕之间的事。因为它是在闭关锁国的历史中形成的社会文化心理。阿Q精神胜利法的一个重要基点。就是思维的封例性。鲁迅先生这样描写阿Q:“他又很鄙薄城里的人.譬如用三尺长三寸宽的木板做成的凳子.未庄叫‘长凳’.他也叫‘长凳’。城里人却叫‘条凳’.他想:这是错的,可笑!葱煎大头鱼,未庄加上半寸长的葱叶.城里却加上切细的葱丝。他想这也是错的,可笑!”这是排斥异端.不能宽容他物的典型描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阿Q正传》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人物语言尤为突出。鲁迅先生在“革命”和“不准革命”两章中,对赵太爷与阿Q和阿Q与假洋鬼子的两段对话描写,算得上是传神之笔,真值得一读。下面是“革命”一章中赵太爷同阿Q的一段对话: 赵府上的两位男人和两个真本家,也正站在大门口论革命,阿Q没有见,昂了头直唱过去。“得得,……”“老Q”,赵太爷怯怯的迎着低声的叫。“锵锵,”阿Q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