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课开始 ,教师出示小黑板上的“招领启事” :李杭同学在校园内拾到人民币a元 ,请失主到学校办公室认领……学生看过之后 ,不明白老师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数学课拿个“招领启事”来了?正当学生疑惑之时 ,教师问 :“大家知道李杭同学到底拾到了多少钱?猜猜看。”学生纷纷答道 :1元、5元、100元、0 5元、580元、……教师随之解释 :按大家的猜测 ,这里的a可以代表不同的数 ,它可以是0吗?学生可能会争论 ,有的说可以 ,有的说不可以。教师对此可作分析 ,指出如果a是0 ,那这个“招领启事”就是和大家开玩笑了 ,是骗人的 ,那要不…  相似文献   

2.
上课开始,教师用小黑板出示一则“失物招领启事”: 失物招领 李红同学在校园里拾到人民币a元,请失主前去办公室认领。  相似文献   

3.
教学片断 师:昨天张明光同学在校园里拾到一些钱,大家想一想.他怎么做了呢? 生:交给老师,或送还给丢失的同学。 师:对,为了尽快地找到失主,张明光写了一则失物招领,大家请看。(投影出示) 失物招领 张明光同学昨天在校园里拾到人民币若干元,希丢失的同学尽快到四(1)班教室认领。 四(l)中队 2月 20日 师:大家看一下,这则失物招领哪个地方比较特别?这“若干元”表示多少钱呢?大家猜猜看。(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生1:5元,表示拾到5元钱。(师默许,但不表态并板书具体数) 生2;也可以表示拾到0.5元。 生3:…  相似文献   

4.
一、创设情境,新授前揭题新授前揭题是指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结合教材的特点,或由旧知迁移,或在新旧知识连接点上制造矛盾,或采用故事、谜语、游戏、生活事例、动手操作等方式,创设合适情境,恰当设疑揭示课题。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教师首先出示这样一个“招领启事”:我们班的小A在B地拾到人民币X元,有丢失者请找谢老师领取“。启事”一出,学生有的面面相觑,有的窃窃私语,还有的情不自禁地摸摸自己的口袋,然后默默摇头。所有学生都疑惑地看着老师,不知老师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又期待着,好像在说“:老师,快告诉我们是谁丢了多少钱吧。…  相似文献   

5.
师:昨天张明光同学在校园里拾到一些钱,大家想一想,他会怎么做呢?   生1:交给老师或送还给丢钱的同学.   师:对,为了尽快地找到失主,张明光以四(1)中队的名义写了一则失物招领启事,大家请看.(投影出示)……  相似文献   

6.
教学实录一、情境一(引入)(投影出示少先队大队部的一则《失物招领》)师:老师在少先队队室的门口看到了这则启事。你们看了这则《失物招领》,有什么想法?生1:王小波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果我们拾到东西也要交给大队部,以便归还失主。生2:在校门口拾到的20元钱有可能是同学丢失  相似文献   

7.
我们时常会听到有的同学说:"我已经说过n次了."这个n有什么含义呢?相信大家都知道.那让我们来看看用字母代替数字都有哪些好处吧.1.用字母表示定律、公式用字母表示数,可以把一些定律、公式简明地表示出来.例如,"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其积不变"这条定律就可以用字母表示为  相似文献   

8.
方法一: 上课伊始,教师运用CAI课件演播××同学拾金不昧的情景,紧接着播出一则"失物招领启事":  相似文献   

9.
代数式漫谈     
新课标已把代数式内容安排在七年级到九年级,其间学生将接触到抽象的代数符号体系与代数方法.教师能不能结合数学发展史把代数式讲得生动活泼,对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观至关重要.为此,笔者与教师谈一谈代数式.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由有限个代数运算符号 、-、×、÷及乘方、开方将表示数的数码或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在代数式中普遍使用字母表示数.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呢?一方面,因为用字母表示数之后,可以简化语言.例如,把两数和的立方公式用自然语言表达,应该是:“两数和的立方等于第一个数的立方、第一个数的平方与第二个数的积…  相似文献   

10.
教学实录:一、引入(投影出示少先队大队部的一则“失物招领”)失摇物摇招摇领王小波同学于11月7日放学时在校门口拾到一张20元的人民币。请失主前来大队部朱老师处认领。大摇队摇部2004年11月8日师:看了这则“失物招领”,你有什么想法?生1:王小波是个拾金不昧的好少年!生2:如果  相似文献   

11.
用字母表示数,是列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的基础,用代数式表示各种数量关系则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前提。因此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是教学方程知识的“前期工程”,必须教得扎实,让学生把知识学懂学活。这就得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式和数量关系的知识,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由形象向抽象过渡,并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辩证思维。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开始时我板书:a、b、c、d、x、y,问:“老师写了些什么?”(英文字母)“这英文字母用来做什么的?”(拼英语的)我说字母的用途多着呢?随即出示小黑板,上面写着: (1)《阿Q正传》,《W的悲剧》,A姑娘的喜悦。“其中的字母表示什么?”学生一看就说:“表示人的名字。”  相似文献   

12.
某闹市区广告栏贴出一张“寻物启事”;“本人昨日下午不慎在401路公交车上遗失一张洗衣机提贷单,有拾到并归还者,本人愿付酬金200元,决不失言。”路边两青年看见后竟为其中的一个词争论不休。甲说:“‘启事’中‘失言’是‘食言’之误。”乙说:“不对,语言怎么能吃呢?显然用‘失言’是对的。”甲反驳道:“语言怎么能‘失掉’  相似文献   

13.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新时期教学理念的精髓,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研究,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在此,结合苏教版四年级英语“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情景,谈一些粗浅认识.情景一:师:学了两年的英语了,你对字母有什么认识呢?生1:字母可以拼写单词.生2:它可以用于一些标记.师:这个说法新鲜,你能说得再具体些吗?生2:比如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JSTV、CCTV……生3:老师我也有同感,如在肯德基的招牌上的KFC,停车场的P……师:看来这些同学很爱动脑筋、也非常注意观察,大家要多像他们学习哦!生活可以找到字母的身影,在数学学习中你见过字母吗?  相似文献   

14.
我教《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有一个学生对“他刚一张嘴,肉就掉下来了”一句中“他”的用法提出异议,他说:“乌鸦是鸟,应该用‘它’,为什么这里用单人‘他’?”我听后高兴地说:“是啊,为什么这里用‘他’呢?谁能回答?”于是,有好几个同学举起了手,有的说:“这里是把乌鸦当作人来写,所以用‘他’.”有的说:“因为书  相似文献   

15.
案例一、教师出题学生做学生任意报一个两位数,由教师组成“数字列车”。学生:(1)28,教师:28→16(2)15,15→5(3)87,87→56师:请仔细观察,第一节“数字车厢”和第二节“数字车厢”,这里有一个秘密,哪位同学能发现这个秘密?同桌可以交流一下。(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很快都举起了手。)生:我发现前一节“数字车厢”中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就是后一节“车厢”中的数:2×8=16,1×5=5,8×7=56。师:你们同意吗?同学们真聪明!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开火车”的游戏好吗?要求:开数字列车,老师说前一节“车厢”,学生马上说出后一节“车厢…  相似文献   

16.
同学们都知道有这么一首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这支歌这样唱,永远也唱不完,要想收尾怎么办?我们今天一句歌词就能将它唱完了,是什么呢?就是“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在这里,我们用到了一个字母n,n表示什么呢?n表示青蛙的数目。即这里用字母表示了数,而用n表示数后,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简明了,这就是我们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目的之一。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第三章就是专门讲“用字母表示数”,通过学习这一章内容,大家就会知道用字母表示数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它能够把数量和数量关系简…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的老师往往只给学生强调“-”号的两种作用:一是作为运算符号,表示“减法运算”,如5-2=3;二是作为用数字表示的实数的性质符号,表示“负”,如-3。以致许多学生错误地理解“-a”前面的“-”号的意义,误认这里的“-”号也是性质符号。其实“-”号还有第三种作用,它表示“将后面字母所表示的数转变为和它自身相反的数,”例如-a是a的相反数。字母a可以表示任何一个实数,当a  相似文献   

18.
正这是笔者亲身经历的几个案例。案例一:曹同学是个小女生,刚进班的时候并没有引起我特别的注意。有一次讲"用字母代表数",说到用字母n表示3个连续的整数的方法,有同学说:3个连续整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中间的数用n表示,那么前面的一个数表示为(n-1),我随手在黑板上依次写下了n-1,n,请曹同学回答后面一个数,结果她站起来想了半天说:"n后面是o!"引得全班哄堂大笑。我也给她的答案搞懵了,怎么会是字母o呢?这时有同学大声说:"老  相似文献   

19.
初一学生在学习字母表示数时,常常出现 a 表示正数,—a 表示负数的错误。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思维定势引起的负迁移所致。那么,什么是思维定势呢?思维定势就是学生习惯于按照某一固定的思路去分析解决问题。所谓负迁移就是这固定的思路对学习新知识起了干扰作用。学生在小学学习字母表示数时,字母表示的是正数和零,这种思维定势对字母 a 表示有理数时,也可以表示负数起了干扰作用;学了有理数,判断有理数正负只要看它前面的正负号就可以了,这种思路对字母表示数不能只由它前面的正负号来判断正负起了干扰作用。对这种负迁移如何克服呢?下面谈谈几点做法。一、让学生真正理解“a 表示任意有理数”。学生对 a 表示负有理数接受起来困难,教学中应在这一点上下功夫。抽象的问题要具体化。教师先举一些 a 表示  相似文献   

20.
一、一堂数学课在一堂数学课上,教师问学生:“什么样的x能使不等式 2+5x>17成立?”等了一会又说:“谁知道的举手。”很多学生举了手。教师问一个没有举手的同学:“王健,你知道吗?”王健站起来答道:“不知道。”教师:“x=1行不行?”王健:“不行,2+5×1=7,不大于17。”教师:“x=2行不行?”王健:“也不行。”教师:“x=3行不行?”王健:“还不行。2+5×3=17,还不是大于17。”教师:“那么怎样的x才行呢?”王健:“只要比3大一些的数就行了。”教师:“怎样表示出来呢?”王健:“写成x>3。”教师:“对了。你能从2+5x>17推出x>3来吗?”王健想了一会说:“不知道。”教师:“把这里的大于号改成等号,就得到一个方程,2+5x=17。什么样的x能使这个方程成立呢?”王健想了一会说:“x=3”。教师:“你是怎样从2+5x=17推出x=3来的?”王健:“解方程呀!”教师:“怎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