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下面以氢氧化钠与盐酸为例,对中和反应的探究进行分析归纳.例1稀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小丽同学按下图进行实验,证明了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学化学教材中缺乏明确的浓度条件,对重铬酸钾不同浓度的酸性溶液与乙醇反应的实验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一般演示实验,可选取90%的硫酸和2%的重铬酸钾溶液,以体积比为1:1配比所得重铬酸钾酸性溶液,实验效果最为明显,更适合学生观察探究。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9年级上册,第2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中对实验室制取氧气引导学生进行了探究。现在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实验探究做如下说明。1分解速率探究教科书中对双氧水的分解做了如下两个实验。实验一:在试管中加入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实验二: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如图1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化学必修1中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虽然简单易操作,但是实验成功率很低,实验现象不明显。在其他文献的基础上,对实验条件及产物的检验进行了探究,同样实验装置下操作简单,现象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例1 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能否用碳酸钾溶液验证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实验药品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实验仪器试管、滴管、10mL 量筒等.设计方案并实验  相似文献   

6.
笔者所在学校在2009年创建了数字探究实验室,但一些教师在开始接触时不了解、不熟悉,往往未将其用于教学实践。为此,笔者借用不同方法对"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进行了比较,让大家熟悉数字化实验室及其基本仪器,以充分发挥数字探究实验系统的优越性,并希望在应用中有所创新,使数字探究实验室发挥其应有作用。一、用传统方法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1.实验原理有多种方法可以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相似文献   

7.
对文献中"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原理探究"实验装置改进的四个主要部分:滴加装置、反应装置、产物检验装置和定量分析装置进行梳理,发现单一的、缺乏整体思考的改进往往是有缺陷的.本实验再次进行改进,借鉴前人实验创新的优势部分,从整体出发作多元化思考,并添加一定的新元素,设计出更安全、更合理、更便捷的新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8.
马力  赵雯  吕春辉 《化学教学》2022,(2):71-73,77
借助氯离子数字化传感器,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中洗涤2~3次操作的实际效果进行实验探究,发现第一次洗涤并转移能够将绝大部分溶液残留转移,洗涤2次并转移则能够基本将溶液残留完全转移,定量且直观地验证了教材中"需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的实验要求,证据性强,易于学生理解.此外,通过对使用不同容积...  相似文献   

9.
对银氨溶液自身反应成镜做了探究,发现用浓度大于6%的硝酸银溶液和氨水,添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来配制银氨溶液,置于90~100℃水中水浴加热,能在较短时间内生成银镜.设计添加氢氧化钠的银氨溶液鉴别甲酸的实验,实验生成了银镜;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反应前后溶液中甲酸根离子浓度,浓度几乎不变,认为甲酸没有参与银镜反应.  相似文献   

10.
对模拟钢铁吸氧腐蚀实验时用铁氰化钾溶液检验铁电极处产生的Fe2+实验方案提出了质疑。采用类比猜想、实验探究、理论解释的方法,用铁粉、铁丝和铁钉分别进行实验以探究铁能否直接与铁氰化钾溶液发生反应。实验探究结果表明:铁氰化钾溶液能与铁直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生成的Fe2+再与铁氰化钾溶液反应产生蓝色物质。在此基础上提出铁电极处检验是否有Fe2+生成的正确实验方案以及通过实验探究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存在的不足,在总结文献资料相关方法的基础上,探究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最佳反应条件.使用自制的高活性木炭粉,以酒精灯为热源,在传统的固固加热装置中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比较实验,使操作简便,实验现象明显,成功率高,有良好的课堂演示效果.  相似文献   

12.
1问题的提出"苏教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必修)第32页上以FeCl_3溶液与KI溶液反应的实验来证明化学反应是有限度的,并说明许多反应是可逆反应。但是中学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普遍提出该实验现象不明显的问题,因此学生容易提出质疑,教师若不能有效地解答,将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产生不良影响。鉴于此,本人通过实验对此反应进行探究,找出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希望能为一线的中学化学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3.
从实验测定数据、理论分析对"银氨溶液显碱性"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并详细阐述了银氨溶液氧化乙醛的反应机理及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4.
探究实验1 不少资料认为,向铁盐(Fe3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镁片,反应完成后变为无色的MgCl2溶液.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要求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对化学学科来说,实验是学生进行探究的重要手段。一、拓宽实验,促使探究1.做好实验。新教科书中“活动与探究”有三十多个,如蜡烛及燃烧、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溶液酸碱性对头发的影响等都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观察思考,探索科学原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把“做实验”融入学习化学的全过程,在“做”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材,确定一些便于学生探究的问题,作为学生的探究课题。如:浓盐酸挥发性的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探究,空气中O2含量测定的实验探究,盐酸使紫…  相似文献   

16.
锌与氯化铁溶液的反应,不同文献中的结论不尽相同,为搞清楚该反应的实质,借助数字化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重新进行了实验探究.为确定反应过程生成沉淀的原因,对反应前后溶液的pH进行了测定.通过探究得出,该反应是分为两个阶段完成的,并从理论上对此反应机理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17.
探究金属活动性的题型有多种多样,既有给出实验方案,由现象得结论的,也有给出结论,考查方案设计的,还有联系生产生活的实例进行考查的.请看下列问题的探究.例1 2007年6月5日,在"南海一号"打捞出的文物中。"鎏金龙纹金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  相似文献   

18.
正二、化学家庭探究实验的基本模式探究实验本身就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探究实验的操作程序见图1.化学家庭探究实验中,在获得了实验探究结论后,应该创设学习平台对结论进行相应的拓展运用.因此,对实验探究模式做了一定的改进,化学家庭探究实验设计按照"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9.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化学教学中,对科学实验进行探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解树生 《化学教与学》2012,(5):93+97-93,97
文章通过教师在用学生提供的袋装奶做实验时,产生导电的尴尬现象,能及时分析情况,带领学生进一步探究,最终找到了原因,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借此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