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韦护》是丁玲于192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她首次将革命者形象纳入作品中,是丁玲从个人主义文学向革命文学开始转型的标志性作品。作品以五四运动前的社会为故事背景,以瞿秋白和王剑虹的爱情悲剧为原型,借作品中韦护与丽嘉爱情的不幸,来表现当时的社会中恋爱与革命、文学与政治之间是有着无法调和的矛盾的。在20年代"革命加恋爱"创作模式兴盛的时代背景下,《韦护》一直以来被赋予"革命加恋爱"模式小说的内涵,曾一度被定义为"革命加恋爱"小说模式中的不成功之作。然而,《韦护》这部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学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是一般"革命加恋爱"作品中所不具备的,不能够将其简单地纳入"革命加恋爱"范畴中。本文将从《韦护》的文学独特性入手,进一步阐释和解读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正在掀起一场新的军事革命热潮,军事革命成了国外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也引起我国军事学术界、科技界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中国军事科学》、《解放军报》"军事论坛"都曾进行了"迎接世界新军事革命挑战"的探讨,并提出要在新军事革命的背景下思考我军质量建设。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新军事革命形成的时机和发展、对军队建设的影响程度等也会有所不同,但一场新的全球军事革命已经来到。在这一背景下思考我军的质量建设,思考我军的军事工程教育,事关如何迎接新军事革命的挑战,在复杂的世界形势下立于不…  相似文献   

3.
江金波 《文教资料》2014,(23):23-24
德里克·威廉·房龙是上世纪美国重要作家之一,其代表作《美国往事》以丰富的人文底蕴、独具匠心的写史与文学创作相结合,完美呈现了美国的历史发展。本文主要从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思想和创作风格出发进行评论和赏析,以加深读者对美国这一国家历史和发展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自由土地制度”在美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涉及到两种不同土地处理思想的矛盾和斗争,即土地的处理究竟是以土地的开发为主,拟或以增加财政收入为主。在美国建国以后,自由土地问题折射出美国南部与北部、西部与东部各不同区域和政治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以1862年《宅地农场法》的通过为标志,美国的自由土地制度最终确立。自由土地制度对美国西部的开发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50、60年代"政治第一,文艺第二"的社会观、文艺观造成的政治话语/革命话语主导了一切,政治意识形态规范了文学秩序。"十七年"文学都打上了"红色"的烙痕,《青春之歌》的显文本也笼罩着这层革命红色光环。从文本当时的阅读实际效果来看,《青春之歌》真正打动一代青年读者的不是林道静成长中的革命故事,而是它的潜文本中所隐蔽的林道静与三个男人的爱情故事,这也正是《青春之歌》具有长久艺术生命力的内在奥秘。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流行的"红色经典"热潮也为我们重新解读《青春之歌》提供了有利的契机。抛开革命故事的外壳,本文试图从叙事学角度出发,来探究《青春之歌》的爱情模式。  相似文献   

6.
张品成的作品在儿童文学领域,取得了较大的影响,其有关红色革命方面的著作,深受读者的喜爱,被评为"红军哥哥"的称号。《王坪往事》是张品成的一部儿童红色文学著作,在文中,王坪红军医院生活的几个孩子是善良、淳朴的,让我们通过这几个孩子的生活,看到了战争中的纯朴风情。本文针对张品成《王坪往事》中的战争中的纯朴风情,以及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想用路内说过的一句话开篇,"最好的爱情,是有情有义,舍命陪君子,最后又能相忘于江湖。"《花街往事》中的爱情,不过如此;而《花街往事》,不过便是爱情,连带着那个时代的纷纷扰扰。有人曾说路内是写"青春"的高手,而"青春"最值得纪念的,或许就是孤独岁月里的爱情,以及夹杂其中的迷茫与苦涩。《花街往事》以顾家三人(顾大宏、顾小妍、顾小出)的人生轨迹为主线,以歪头顾小出为叙述视角,讲述了戴城蔷薇街上一群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管窥的方式,将新发掘的史料与已有相关研究资料结合起来,重新分析《大同日报》改组事件,对孙中山赴美革命宣传和美洲革命党报的发展演变历史,提供关键的“场景补充”和背景分析:在唐琼昌的主持下,《大同日报》一直是名副其实的“革命报”;1904年孙中山“改组”致公堂和《大同日报》,其重要背景是唐琼昌与保皇会的决裂;《大同日报》既是一份“革命报”,也是一份“华侨报”,其在地实践和社会影响受制于复杂的历史环境。新闻史在强调“美洲革命党报”历史影响的同时,也应关注近代旅美华侨的政治认同和抗争实践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一些学者认为《封神演义》宣传了儒家政治思想,典型说法是“以仁易暴,以有道伐无道”,而此论说得尚不到位。从《列国志传》中有几处“革命”的词眼和文本中大量引用孟子“革命”话语的内证入手,结合“革命”的概念考辨,既不脱离作者所处时代的思想背景,也不与现代语境中的“革命”涵义相冲突,论证作品蕴含和宣扬了儒家革命思想。  相似文献   

10.
张黎一贯地走主旋律套路,从《走向共和》到《中国往事》都拍得很细腻认真,称得上是中国电视剧里少有的经典之作。这部《人间正道是沧桑》与张黎以往的风格有点不一样。故事以两个大家族在革命岁月里的是非纠葛而展开,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政治运动对文艺思潮的产生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产物,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思想和文化上的支撑。《讲话》发表前抗日根据地文艺与革命存在着极为明显的疏离现象。《讲话》剖析了民族危亡背景下文艺与革命应如何相处的问题。《讲话》发表后抗日根据地文艺的发展有了统一的遵循,根据地文艺与革命的关系呈现新面貌。  相似文献   

12.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革命,而在此之前发生的新文化运动就是这次政治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1915年9月《新青年》的创刊就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当代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被誉为是"垮掉的一代"的宣言书和《圣经》,它是美国文学中诠释西行主题的经典之作。小说以主人公萨尔对东部厌倦———对西部的幻想———西部梦想的幻灭为线索,体现了"垮掉的一代"时代背景下所贯穿于作品当中的西部情结的主题。这一主题的凸显过程也暗含了美国文学中对东部和中西部所持的对立的传统看法,即东部是欧洲堕落的化身,而中西部是原始道德的发源地,这种西部情结背后深藏的是"垮掉的一代"对现实的不满、对社会的抗议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华裔美国文学新秀林景南出道不久,却已成为迄今为止唯一获得过3次亚裔美国文学奖的作家。自2002年以来,他已有5部小说问世,包括以1976年纽约唐人街为背景的侦探小说三部曲,其主人公是华裔美国文学中罕见的华人警察。本文以三部曲的前两部《突击搜捕》(2007)和《蛇不会跑》(2010)为例,借用文化地理学的相关概念,探讨华人警察罗伯特眼中的"地方"纽约唐人街的"文化区"形象。在林景南笔下,1976年的纽约唐人街是种族主义影响下的"种族孤岛",阶级主义阴影中华人移民的天堂与地狱,以及党派间政治斗争的无硝烟战场。  相似文献   

15.
故事以旧时代的美国为背景,当时火车仍是新鲜事物,贯穿全美的铁轨正在大力修建,贪婪与腐朽也大肆横行。约翰·雷德(艾米·汉莫饰)原本是德州骑警,在追捕一伙不法之徒时却险些送命。在印第安人Tonto(约翰尼·德普饰)的照顾下约翰逐渐康复,并听从了Tonto让他"假死"的建议,从此戴上面具、骑着白马和Tonto一起驰骋在美国西部的旷野之上,为正义而战……这就是《独行侠》的故事。该故事最早  相似文献   

16.
明末清初时期,众多注家纷纷对杜甫诗歌进行笺注、校释,钱谦益所撰《钱注杜诗》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阐释成果,突出贡献是开创了"诗史互证"的阐释方法。钱氏的阐释方法表现为,借助历史材料发明诗人心曲、以考证史事为侧重、以抉隐发藏为旨归,在阐释杜诗时往往将古典与今情相通、借李唐往事暗指明代政治、委婉抒写明末政治及己身所处的艰难环境,具有较鲜明的个人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7.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有《怀沙》全文,后世学者也多以此为依据,认为《怀沙》实为屈原的绝命辞,由此提高了《怀沙》在《九章》中的地位。汉代快速转变的大一统政治结构同以司马迁为代表的汉代文人尚未调整过来的心态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冲突,在此背景下,《怀沙》所表现出来的"仗节死义"便成为汉代文人在面对"屈原困境"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张闻天在《旅途》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东方完美男子的形象,甚至被美国女子追捧成为"白马王子"。本文就是以张闻天早期长篇小说《旅途》为基础,分析小说主人公王钧凯"白马王子"形象体现出的作者反封建的思想,并以此来阐述张闻天走向革命"旅途"的社会原因和爱情动力。  相似文献   

19.
徐步军  颜明 《文教资料》2007,(34):114-116
以林道静和白灵为解析对象,从革命伦理和民间伦理两个角度来分析《青春之歌》、《白鹿原》的爱情书写,既突出革命时代政治对爱情的决定性作用,又展现二人的"伦理焦虑"。通过分析文本对消解"伦理焦虑"所采用的不同手段,来找寻作品的时代色彩和作家的思想投影。  相似文献   

20.
谢尔盖·多纳托维奇·多甫拉托夫的中篇小说《手艺活》是一部基于作者生平经历而创作的伪纪实主义作品。小说中设置了两个平行并置的时空,即以列宁格勒为中心的"苏联时空"和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时空",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苏联和美国两种不同的政治意识形态背景下的城市生活图景。苏联时空是多甫拉托夫对"自由在何处"的追问,而美国时空则是对追问的回答,作家通过"问—答"对话模式的构建来表现人在两个不同的时空下对自由不断求索的生命体验,揭示自由的本质和人之忧郁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