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论文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纪之初,我国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积极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促进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深入发展。在这一新的形势下,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学司,决定于2003年举办第二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具体工作由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负责)。大会的主题是“学校体育改革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一、论文征集情况第二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于2002年4月发出征文通知,2003年4月15日至5月15日接受论文申报。由于4月20日以后北京等全国部分地区进入“非典”高发期,论文的报送工作受到了一…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五届第一次理事会议2004年12月7日在广东省肇庆市召开,有关领导和百余名理事参加了会议。会议首先由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宋尽贤做了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总结,他回顾了四年来的主要工作:一是创办了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四年间召开了两届。二  相似文献   

3.
信息台     
《中国学校体育》2002,(3):78-79
第二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将于明年召开 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决定于2003年10月在北京召开第二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大会的主题是:“学校体育改革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本届科学大会面向广大科研人员、教育、体育、卫生专业理论工作者,管理人员,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校医等征集论文。论文力求反映近年来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特别是体育课程标准内容的实证研究;体育教学与学习方式的变革研究;改善与提高学生体能的研究;体育教学评价标准与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了交流学校体育科研成果,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研究决定于 2001年 12月在北京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第一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科学大会的主题是“体育与健康”。科学大会由学校体育研究会具体承办。   本届科学大会的征文对象是: 面向广大科研人员,教育、体育、卫生专业理论工作者,学校体育管理人员,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校医等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者。   本届科学大会的征文范围是:   凡属学校体育 (含学校卫生和健康教育 )领域的科研论文,并…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记者从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了解到,经报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同意,第四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将于今年6月在西安举行,大会的主题是:“深化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本届大会的主办单位有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  相似文献   

6.
第2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凸显“学校体育改革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主题。大会参会人数多,尤其是中小学体育教师明显增多;会议内容丰富;入选论文主题突出鲜明,研究方法特征显著;论文作者从地区、部门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体育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7.
《体育学刊》2001,(1):128-128
为交流学校体育研究成果,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决定于2001年12月在清华大学召开第一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会议由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承办,大会的主题是“体育与健康”。大会现已在全国范围内征稿。凡属学校体育(含学校卫生和健康教育)领域的科研论,并未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报告过的均可报送。论应力求反映近几年来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新发展、新成果。在全面征集论的基础上,大会拟组织以下方面的专题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8.
本刊记者 《体育教学》2007,(4):I0007-I0007
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于2007年6月30日至7月1日在陕西师范大学胜利召开。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廖文科、体育处处长卢逊;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已经圆满结束。大会共收到论文1731篇,经评审选出优秀论文543篇。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位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及学校体育工作者出席了会议。报送论文数量之多,参与面之广,当属前所未有,表明我国学校体育科研有了长足的发展。 如同学校体育是我国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一样,学校体育科研在教育科研中也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其主要表现为参与研究的人数较少,力量较弱,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不高。“八五”期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为进一步深化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工作部于2005年11月22日在广州召开了年度工作会议。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理事长宋尽贤、副理事长兼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工作部主任耿培新出席了会议,并发表讲话。宋尽贤理事长在讲话中对工作部成立一年来的工作作了充分的肯定。他说,2004年12月在肇庆举办的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现场展示活动,2005年8月在郑州举办的全国第九届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10月在鞍山举办的全国“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  相似文献   

11.
《体育学刊》2002,9(4):47-47,54
各位理事、各有关单位 :经报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同意 ,决定于 2 0 0 3年召开第 2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大会的主题是 :“学校体育改革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现将大会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 主办单位 :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具体工作由学校体育研究会承担 )2 承办单位 :待定3 时间 :2 0 0 3年 10月4 地点 :北京5 征文对象 :本届科学大会面向广大科研人员 ,教育、体育、卫生专业理论工作者 ,管理人员 ,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校医等。6 征文范围 :凡属学…  相似文献   

12.
第一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论文综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第一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的论情况作了详尽的分析:报送的论在数量、范围、内容、理论水平有所提高,研究方法上都有所进步,体育教学改革、学校健康教育和卫生工作的研究得到重视,但在国际学校体育研究的交流、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学》2013,(12):76-76
2013年11月22日,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重庆市教委、西南大学承办的第七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在重庆西南大学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14.
第6界体育科学大会学校体育研究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第6界体育科学大会收录的211篇有关学校体育基础教育的论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研究的学段、地区、研究的性质、角度、方法等几方面对其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以揭示当前学校体育科研的现状及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2009,(9):6-6
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第十届全国中运会科报会暨第五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在长沙隆重召开,我谨代表中运会组委会对本届科报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与会的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长期工作在体育教学、科研第一线的广大体育教师、学校体育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  相似文献   

16.
冯霞 《体育学刊》2007,14(9):1-5
曲宗湖,1936年生,1956年毕业于中央体育学院(现北京体育大学),从事学校体育理论教学、科研和行政领导工作45年,曾任北京体育学院副院长、国家教委体卫艺司副司长、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指导小组组长、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和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等职。编著《体育理论》《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2000年中国学校体育和卫生发展战略目标及对策研究》《现代学校体育教学丛书》等学校体育研究著作,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担任14所高校兼职教授,现仍带领一批中青年学者从事“素质教育与农村学校体育”等学术研究。2007年6月3日下午,曲宗湖教授应邀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8月16日报道主题:提高学生体质、贯彻全面育人,学校体育与希望同行8月16日上午,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第五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在长沙市湖南师范大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学校体育科研现状的审度与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第3、4、5届体育科学大会入选的277篇学校体育论文的调查统计,论述我国学校体育科研工作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在2009年哈尔滨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体育科学大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席章新胜作了题为"体育与知识社会中的人才培养"的主题报告,对今后学校体育工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本刊现摘登主题报告的主要部分,作为卷首刊发,供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学习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本全面回顾1979—2009年中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经典之作一本集结中国学校体育卫生领域专家心血的精心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