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 为进一步规范我区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工作 ,我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 ,要求各地结合实际 ,认真开展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工作。  《意见》指出 ,校园网是指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基础设施 ,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是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的主要体现 ,同时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区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原则是 :依据需要 ,统筹规划 ,分步实施 ,成熟可靠。  《意见》要求 ,校园网络系统的设计应采用国际通行的TCP/IP协议。在进行网络设计时 ,对…  相似文献   

2.
一、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1以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和网络教育为主,培养中小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的能力,为建构终身教育体系打基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直接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目的是增强他们的信息意识,培养他们应用信息技术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在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基本技能时,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脑、动手,主动学习,以实践、应用为主,学会基本操作。据此,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必需组建学生机房,建构一个宽…  相似文献   

3.
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安全维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保障学生的安全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但随着近年来涉校、涉园的安全案件屡见报端,数量呈上升趋势,校园安全已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避免类似的案件再次发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校园安全防范中的应用,是提高校园安全水平的需要,同时也是强化校园安全的一次管理革命。  相似文献   

4.
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安全维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保障学生的安全是社会各界关痉的焦点。但随着近年来涉校、涉园的安全案件屡见报端,数量呈上升趋势,校园安全已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避免类似的案件再次发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校园安全防范中的应用,是提高校园安全水平的需要,同时也是强化校园安全的一次管理革命。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即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其正在影响着教育的各个领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革新,改变了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技术正在显示它的巨大生命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必将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真正地实现教育部提出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相关目标。1.现代教育技术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开展的作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  相似文献   

6.
为了积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我们按照“立足现实,统筹规划,超前配置、拓宽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快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7.
为了积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我们按照“立足现实,统筹规划,超前配置、拓宽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快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抓组织,加强领导为了加强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领导,临泽县教委成立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临泽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规划》,具体指导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各学 校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较好地保证了我县信息技术教育有计划、有步骤的发展。二、抓投入,加强设施建…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着诸如模糊认识、重视程度不够、硬件设施较差、师资力量薄弱、教材质量差和教学资源匮乏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取得更大发展,在未来教育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从问题本身出发,寻找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信息时代的一大特征就是各项服务的网络化、数字化,各大中小学在数字信息技术的有利支持下,初步开展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在信息网络等通讯设备的支持下.中小学校园内部实现了资源共享,学生和教师在数字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交流,种种迹象表明。数字化校园为校园建设带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提高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主要途径,对于提高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遇到的问题,提出以云计算为支撑技术、建设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的思路。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的基本架构及技术需求,通过在不同层面上与云计算技术的关联,提出云计算应用于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技术途径,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校园网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Internet技术等为基础建立起的计算机网络,一方面联结学校内部了了网和分散于校园各处的计算机,另一方面作为沟通校园内、外部网络的桥梁。校园网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办公、信息交流和通讯等提供综合的网络应用环境。所以,我们要重视校园网的建设,注意它在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邓轶 《现代教育技术》2009,19(Z1):142-144
阐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信息技术普及。在普及的过程中,根据各地区差异和普及情况不同而使两个阶段的普及侧重点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
从第一台计算机ENIAC的诞生,到今天仅半个多世纪,然而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已经深入了社会各个领域,由计算机、通信、控制技术结合起来的信息技术产业已经成为社会的第一产业。信息时代,使信息技术成为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技术之一,不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的工作和生活,所以,开展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与时俱进,势在必行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以计算机教育为主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的,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处理、创造、传递的理解和活用能力。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普及计算机文化,提高青少年素质。主要内容由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两大部分组成。由于目前学校在课程设置,时间安排上的不足,教材,大纲的无法定论,硬件设施的不完善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直接影响了老师的教学,限制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和发展。那么,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是缓解这些矛盾的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校园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小学校园网的规划设计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建设一个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网络PC、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已有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局域网、广域网相连,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环境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指硬环境, 即由设备系统构成的信息技术应用条件;二是指信息技术软环境,即由软件资源构成的信息技术应用条件以及信息技术实施氛围。在当今教育模式中,为了有效推动教育均衡化发展,我们应积极创设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环境,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教育者对教育的认识才能与城市教育者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才能真正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农  相似文献   

17.
积极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贯彻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基础教育司将在全国积极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改革服务,推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快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及目的。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这是对跨世纪时代特征的科学概括。…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信息技术教育 ?如果限定在学校教育中,信息技术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教育活动。在学校教育阶段,特别是中小学阶段如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以培养适应未来信息时代的社会成员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新课题。   1996年克林顿政府就提出了“总统教育技术计划”,计划要求在 2000年前信息高速公路要连到每一所中小学的每一间教室、每一个图书馆,每个学生都能使用计算机。在美国,要求大多数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会 Windows操作,学会简单的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编辑、排版等技术。小学二年级学生就可以把光盘中的文字、图形…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进程的迅速推进,以及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的不断涌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人们常称当今的时代为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特征是信息流通量大,波及面广,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与日俱增的信息,人类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学生在校的总学时已经决定了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学会学习,主要是指熟练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这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于素云 《江苏教育》2006,(2A):34-35
信息技术环境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指硬环境,即由设备系统构成的信息技术应用条件;二是指信息技术软环境。即由软件资源构成的信息技术应用条件以及信息技术实施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