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斯作为秦朝政变的核心人物, 他的思想与秦朝的命运息息相关。李斯的功利观源自于法家的人性理论, 而“帝王之术”是法家人性理论的具体体现, 通过研究“术治”理论及李斯坎坷的一生就会发现, 李斯的功利观与秦朝的短暂存在密切相关, 李斯为了得之不易的功名利禄而拥立胡亥继位, 使秦朝的暴政进一步恶化, 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2.
李斯是秦代的风云人物.在统一六国和创建秦朝的历史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他的荣辱进退与秦王朝盛衰兴亡有着紧密的联系。李斯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但最终又以悲惨的结局收场。该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李斯的悲剧人生.总结历史教训,并以此管见知识分子在政治舞台上的命运轨迹。  相似文献   

3.
论李斯     
李斯生于约公元前二八0年,死于公元前二0八年。关于他的出身,史无记载,其家世源流不传,这可能正是他出身低微的缘故,后来他自称“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当非贵族。但其年少时能为乡小吏,且能往兰陵“从荀卿学帝王之术”,以及临终前怀念起往昔“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的情景,说明李斯在入秦出仕前过的是小地主生活。  相似文献   

4.
李斯论     
李斯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家,是法家的杰出代表。他积极协助秦始皇制定并推行了一条坚持前进、反对倒退、坚持统一、反对分裂的正确路线,对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创建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历代反动派在恶毒攻击秦始皇的同时,都无一铡外地诽谤他的得力助手李斯。今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李斯的历史功绩,认真分析李斯执行法家路线的经验教训,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揭露林彪反党集团尊儒反法的罪恶目的,更好地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反复辟斗争。  相似文献   

5.
读李斯传 [唐] 曹邺一车致三毂,本图行地速。不知驾驭难,举足成颠覆。欺暗尚不然,欺明当自戮。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不见三尺坟,云阳草空绿。《李斯列传》比较详细地记叙了秦代政治家——李斯,战国末期入秦后,如何从一个吕不韦的舍人,逐渐晋升为秦国丞相的历史。其中既记载了他如何协助秦始皇迅速统一六国、焚书坑儒的史实,也记叙了秦始皇死后,他怎样追随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秦始皇的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以及他本人被赵高所杀未得善终的  相似文献   

6.
李斯是秦朝政治舞台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出人头地、建功立业和损人利已、不择手段构成了其思想性格的两个侧面,这是特定的社会背景和个人内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矛盾的思想性格,与秦二世的不和,以及儒法学说的冲突对他的影响,三种因素最终使得李斯走上了悲剧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李斯是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人,秦王朝著名的文学家。他曾“从荀卿学帝王之术”,为达“不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而西向说秦,作了吕不韦的舍人,成为秦的客卿。秦王十年“大索逐客”,李斯当然也在被逐之列。李斯早“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于是西向说秦,想主事秦国,建功立业,摆脱卑贱穷困之位。如被逐,他将何以建功?因此李斯是极不情愿被逐,乃上《谏逐客书》,希望秦王留客以达到留己的目的。秦王之所以看到此谏书后高兴地被说服,立即废除了逐客令,并恢复了李斯的官职,这要归功于李斯的这篇谏书写得好,该文迎合了秦王的心理(引号内引自《史记》)。 纵观这篇谏书,李斯论证秦王“逐客之非”的问题,论证的过程严密有序,从维护秦王朝利益来看,显示其远大的政治眼光。李斯为客卿,面对秦王的逐客之举这一大是大非问题,也是涉及到自己的何去何从问题,在谏书的开头就以政治家的眼光直截了当地指出了逐客是错误的举动,这可谓是观点鲜明,没有一点乞求秦王留客的媚态。  相似文献   

8.
荆轲炸秦网     
咸阳,秦王宫殿。秦王赢政在因特网上查找信息,右丞相李斯求见。赢政召李斯入见。李斯见了秦王弯腰一拜,高声祝贺赢政:“大王万岁,祝贺大王消灭了赵国。”赢政听后心里美滋滋的,却不露声色。他抬起手指着显示屏上的头条新闻“秦国百万雄师灭赵,王翦重兵布阵围燕”说:“李丞相,燕国献土的事怎么祥了?”  相似文献   

9.
古来学界多有以李斯为法家者。但考诸史实,不管是其学术源流,还是其政治表现,李斯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儒学色彩。见利忘义的性格特点,导致他在为政过程中犯下了种种错误。秦朝的残暴政策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不能从表面上据此而将李斯归人法家。  相似文献   

10.
战国末期,群雄并起,诸侯争霸。远在西方的秦国招贤纳士,一批有识之士纷纷登场亮相,李斯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辅佐秦王赢政,结束了分裂割据、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秦始皇显赫一世的历史功绩中,李斯功不可没。长期以来,人们对李斯的评价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1.
《史记》中塑造了许许多多令人过目不忘的人物,李斯就是其中的一位。《李斯列传》详细记录了他一生的波荡起伏,同样作者也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其中,加之高超的写作技巧,使得李斯这个人物在千百年后依然活跃在人们心中。  相似文献   

12.
学过历史的同志,对李斯的名字是不陌生的,他一生中许多活动都与秦王朝的兴建和衰亡有密切关系。历代秦史的研究者们对该历史人物褒贬不一,评价各异,尤以对他在秦统一前后政治上、文化上的所作所为,誉毁悬殊,争议颇大。本文试在前人论著的基础上,简要地谈谈李斯其人在秦统一前后的历史作用。李斯(前281——前208年)字通古,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南)人,出生于“闾巷布衣”之家,年轻时做过管理文书的“郡小吏”,因不满自己“卑贱穷困”的社会地位,弃职“从荀卿学帝王之术”。他虽然在学术上对荀卿有所继承,“然旨趣与苟卿大异”,在思想体系上不尽相同。当时,七国争霸,战争不断。在七雄中,魏、韩、燕、齐、赵等诸侯国相继衰落。楚国虽大,也  相似文献   

13.
论李斯之过     
司马迁作《李斯传》,以“竟并天下”,“竟亡天下”为前后关锁,认为李斯于秦之功过正好两相抵销。但是,考清史实,李斯之过量罪不可恕,而把案亡天下的责任全部倭之于李斯,又欠公允。历史是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既不能以一人兴邦,亦不能以一人亡国。  相似文献   

14.
关于李斯     
初中历史课本的好处是简约 ,遗憾则是简单 ,对人物或事件的认识不够全面。譬如李斯 ,我久来觉得他真是了不起 ,你看他 ,帮着秦始皇统一六国 ,明法度 ,定律令 ,同文书 ,设郡县 ,且还是秦时惟一的大书法家。我对他的佩服不在秦始皇之下。秦始皇以野蛮的武功发家 ,而李斯以才名留世。但后来 ,特别是在读了《史记·李斯列传》之后 ,就觉得有些人的美名往往是占了第一印象的便宜。且说李斯。他首先是个识时务的俊杰 ,在所谓的战国七雄里面看好秦国。事实证明 ,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其次 ,也是最根本的 ,他一辈子的理想不过是由“厕中鼠”变成“仓中…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研究利玛窦传记《大西利西泰子传》及其作者张维枢,探讨了下列四个问题:通过张维枢《大西利西泰子传》与艾儒略《大西西泰利先生行迹》的比较,分析张维枢撰写此传的动机及完成的时间;张维枢生平考述,主要介绍了任职经过与政绩,他在晚明政坛上的影响;张维枢与天主教传教士、教徒的交游,主要介绍了他交游的来华天主教传教士和中国天主教教徒;张维枢著述情况简介,包括他的文集与零星撰述以及他编辑、刊刻的文献等。  相似文献   

16.
荀子是《春秋穀梁传》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荀子学习和教授《春秋左氏传》当在与赵孝成王议兵于赵之前。荀子一生思想的发展是有脉络可循的,他早年学习儒家的传统思想,偏重于古代礼乐制度;中年居于稷下学宫开始创立新说,主张法后王;晚年见秦政之暴,弟子李斯相秦,荀子为之不食,荀子思想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荀子一生思想发展变化的脉络及其学习和教授《春秋》三传的先后顺序有利于认识《春秋》三传思想的差异。荀卿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因家于兰陵,在“亲亲上恩”的文化大环境之下传授《春秋穀梁传》,使《春秋穀梁传》“亲亲上恩”的文化因素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7.
李斯是辅佐始皇一统中国并留下了一整套制度的一代名臣,然而他的人生也遇到过重大挫折,差一点被秦始皇驱逐出境,前途尽毁。危难关头,李斯用一篇旷古烁今的《谏逐客书》,拯救了自己,同时化解了秦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危机。本文尝试引入交际语境的概念,并结合《李斯列传》,从言说者、言说背景、言说对象、言说目的等角度对《谏逐客书》中的言说策略做一番全新的梳理剖析。  相似文献   

18.
加倍的努力     
著名的演说家李斯·布朗曾经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他的一个做销售的朋友遇到了财政危机,销售额锐减。李斯问他:你现在每天打多少个电话?  相似文献   

19.
论李斯的政治思想及实践对秦帝国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斯是推动秦帝国建立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政治思想对秦国的建立、巩固、发展乃至灭亡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其政治思想与政治实践,有助于我们理解秦国实现历史性转变的客观原因和具体过程,有利于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正确评价李斯。  相似文献   

20.
秦始皇横扫宇内,一统天下之后,对北方的匈奴一直不敢掉以轻心,经多方征求意见,最后委派将军蒙恬前往北方边境负责修筑长城,数月之后由于对工程质量不放心,又派丞相李斯前往检查工作。李斯接到命令后不敢怠慢,连夜兼程赶往长城建筑工地。到了工地,李斯大吃一惊。原来工地上没有他想象的繁忙景象,只有几个骨瘦如柴的民工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几段用废砖垒成的城墙在北风的摧残下也是摇摇欲坠。“你们干了这么久,就是建的这种豆腐渣工程吗?”怒火中烧的李斯对着那些民工就是一顿严厉的训斥。半晌,才有一个民工有气无力地说:“大人,不是我们不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