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界》2014,(13):46-49
"微电影"既是一个热门的名词概念,也是一种热络的文化现象。微电影的出现,与数字媒介技术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数字时代"微生活"的生动写照与深刻折射。在数字技术语境中,微电影凭借自身独特的表达策略赢得了生存空间,成为信息时代情感与意义的全新载体。探寻微电影的发展之路,有必要将其置于数字时代的媒介语境之中,深入分析其话语方式、符号策略与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电视剧批评? 俄国诗人普希金曾说:"批评是科学.批评是揭示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和缺点的科学."众所周知,任何一个民族在任何一个时代拥有的任何一种文学艺术现象,总是伴随着人们对它的理性思考一起生存和发展的.这种理性思考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就是批评.批评表现这个民族在相应的时代对于人文精神和审美理想的追求.这种审美理想是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形象在人生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社会风尚、精神风貌、行为方式等等方面综合而成的品格和情趣,又是这种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形象的外化的、物化的生动而又鲜活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一"读图"现象观看电视、电影、网络视频和录像,欣赏各种图片和视觉表演等,已经成为当今绝大部分人的主要休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种阅读方式,因而有一个流行广泛而颇为形象的词:"读图时代"。百度百科对"读图时代"的解释是"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进入了这样一个时代:文  相似文献   

4.
时下流行的“DV热潮”使越来越多的人向往能够拥有一台DV摄像机 ,有人认为这样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自由地创作和表达 ,甚至有人将DV作为新电影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 ,“DV族”的异军突起似乎印证了这一判断。本文试图通过分析DV的兴起以及在社会中未来所扮演的角色来阐明DV只是影像自由表达的一种可能。它虽然是以艺术创作的姿态在社会中确立了它的影响 ,但它最主要的角色将是一支记录人们日常生活流程的“笔”。而对DV本身的认识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则引起了越来越多学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现实中一提起图书编辑,有的不知道"编辑"是干什么的,有的知道一些,但也很片面。包括业内人士在内,对编辑工作的认知还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有的出版单位的编辑,也没充分认识到编辑工作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往往满足于平平庸庸地完成日常工作了事,不少人甚至认为"编辑"仅仅是个简单改稿的"文字匠"等等。正是因为有上述诸多认识上的误区,所以对"编辑"这个职业要有新的认知,要强化对编辑的培育,  相似文献   

6.
探讨新闻与美学,新闻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回避不了的问题.本文拟就此发表一孔之见.审美关系广泛存在马克思有一个著名论断:“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人类社会,人为着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在不同的活动中,人与现实(社会和自然)结成不同的关系.其中最基本的是生产实践关系,在这之上产生出各种精神的关系,如理论关系,宗教关系,艺术关系,审美关系等等.所谓审美关系,指的是人对现实的审美认识与创造.一方面,人以情感观照的方式欣赏体验着现实美,另一方面,人又按照美的规律改造现实,创造生活,推动历史的前进.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告诉我们,劳动创造了世界,同时也创造了美,创造了人自身的审美能力.在劳动中,人把自己的热情、智慧、意志、理想等对象化到被改造了的自然之中,使得非人的自然发生了属人的变化,“人们在‘人化了的自然界’中看到了自己本质力量的实现,从而产生愉悦感,这时自然界就成了人的审美对象,它与人构成了审美关系”(周钧韫《美与生活》第29页).由于生产和分工的发展,这种审美关系逐渐从人对现实的其他关系中分离、独立出来,出现了集中反映人对  相似文献   

7.
设计不设计     
海军 《全国新书目》2010,(23):17-18
我想起著名的意大利设计师埃托·索特萨斯说过的一段话:"设计对我而言……是一种探讨生活的方式,它是一种探讨社会、政治、爱情、食物,甚至设计本身的一种方式。归根结底,它是一种象征生活完美的乌托邦方式。"  相似文献   

8.
全媒体时代真的来了传统媒体曾经拥有一个"美好时代",单一的传播渠道让它拥有了强大的魅力,随着传播技术的革命性进步,市场上的渠道资源以一种不可遏制的方式释放出来,各种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和信息接收工具层出不穷。网络、手机,甚至是博  相似文献   

9.
和美的本质一样,真、善、美也是美学研究中的一个中心问题。美学要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但是审美关系并不是人对现实的全部关系。人对现实的关系,除了审美关系之外,还有功利关系、伦理关系等等。这些关系虽然互有区别,但又互有联系。因此,只有把审美关系放在与功利、伦理关系的联系中去考察,而不是孤立地就美谈美,才可能对美有全面的认识,才能深刻地揭示美的本质。真、善、美是人类从自己的生存需求出发,对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的一种概括。真是认识价值,它与功利关系紧密相连;善是行为价值,它与伦理关系密不可分;美是艺术价值,它和审美关系形成对应。人类正是在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中全面地实现着自身的积极本质和表达自身的理想追求。然而,美学史告诉我们,历来的哲学家和美学家对于真、善、美的研究却是各有侧重,看法不  相似文献   

10.
刘文明 《大观周刊》2011,(22):276-276
梳篦,古代又称栉,是一种整理头发的梳理工具。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首服饰物。我国古代梳篦的发展有一条清晰的脉络,从新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梳篦虽然是一种平凡的创造。但它却以独特的方式记录了社会生活状态的变化,同时也记录了人们审美理念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认识人类物质文化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记者≠无冕之王。对新闻记者称为"无冕之王"始于十九世纪的英国。在笔者二十几年的记者生涯中,经常听到这种尊称。潜台词是:你们记者太牛了,写几个字就可以让一个人一夜成名、也可以让一件事发酵,引来关注等等。对"无冕之王"这一称谓的理解,某种程度上,是对记者这一职业的认知和定位。今天,在新媒体时代,重新解读"无冕之王",有助于公众认识和了解这一职业;有助于记者找到职业情怀和职业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服装作为不用时代文明的载体以及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在人类的文明是进程中呈现了很强的民族传承性。中国传统的审美思想中,儒家所倡导的“和”的审美理念占据了核心的地位,在中式服饰的特征上就呈现出讲究“情景合一”、“天人合一”的大一统风范,和谐、内敛、包容等审美情愫也不断地在中国古代的不用时期的服饰格律中加以表达。现代服饰设计需要民族文化的渗透与传承,这样才能展露出更富审美情节的民族华章。服饰审美正是源于社会的需求,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艺术化生活方式方面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追求。i  相似文献   

13.
新闻的审美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过去人们并未提出"新闻的审美传播",但在实事上,新闻传播的根本动力就是审美;而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今天,自觉认识和把握新闻传播与审美能量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这会涉及到:一、从审美高度认识新闻传播。新闻传播无疑是人类在精神层面把握物质世界和超越人自身的一种方式。作为人类精神与实践活动的一部分,人们自觉自由的新闻传播活动显然也要遵循"美的规律"。二、新闻的审美构成及其有效传播。这表现在:以审美的眼光发现和捕捉新闻素材;以尊重受众的审美诉求进行新闻采编;以"人是目的"的人文关切作为题材展开的阐释立场。三、思想的力量与审美的传播。新闻的"引起受众的心灵共鸣",新闻的"令人感动",会通过新闻作品所展现出的思想的力量来实现的,是某种能够打动人的思想在人的情感维度上的审美反应。四、审美关切是新闻传播的深层意识。这表现在:一方面,对新闻的接受者而言,是报道与当下人生的真诚亲近,是报道对受众的心灵呵护;另一方面,对新闻的传播者而言,对新闻的审美关切必须成为其自身的自觉追求。为此我们不能认为乃至期望新闻活动外在于审美化的日常生活。相反,我们更愿意看到,人们尤其是新闻业者对新闻传播拥有一种审美的自觉。  相似文献   

14.
正在这样一个消费时代,为了能够脱颖而出、吸引眼球,全世界的商家不断推陈出新,争创品牌。期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同时兼具精神和物质的属性,卖的是创意与独特的思维,为读者提供阅读满足度。因而,这一特殊的商品包含了期刊社所特有的价值评判标准、期刊的审美取向、理念与趣味,"出卖"的是先进的文化理念,美好和谐的生活方式,动人的精神世界,当然,其中包括了技巧  相似文献   

15.
一、新闻理念,亟待更新人的理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报人的新闻理念也同样应该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如今,人们对新闻有了全新的认识,各种富有特色的报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然而,相比较而言,地市党报,尤其是一此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党报,在这方面的步子迈得就小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如信息较为闭塞,一地一报缺乏竞争,发行依赖行政手段,缺乏紧迫感,等等。由此看来,转变地市报人的新闻理念,使之跟上时代要求已经刻不容缓。新闻应该有它自己的内涵,必须是新鲜的、人所未闻的,有可读性的。新闻是载体,宣传、引导是目的。宣传的手段很多,通过新闻这个载体进行宣传便是其中之一。新闻载体使宣  相似文献   

16.
郑晗玥 《大观周刊》2011,(33):100-101
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也是一个设计的时代。它的出现使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日新月异。不断地给现代设计注入强大的动力。特别是新观念,新思维、新思潮的涌现,推动着现代设计的蓬勃发展。现代室内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使人们有意识的对自己生活、生产活动的室内进行美化装饰,提高审美效果赋予室内环境的气氛。我们从现代室内设计的艺术发展中可以看到未来的整体趋势,这有利于我们不断地去革新,去创造,去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大数据正以势不可挡的趋势进入我们的生活,大数据已经从一个技术热词,俨然成为了一种思维模式,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而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媒体技术和环境的不断变革,新闻媒体也在发生着重大变革,作为新闻类型的重要组成——政务新闻,同样需要用大数据思维进行新闻表达的变革,以满足社会公众想立体、便捷、全方位了解观察社会的需求。本文从大数据时代的政务新闻特征入手,尝试分析大数据给新闻尤其是政务新闻带来的表达方式上的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园园 《大观周刊》2011,(35):145-145
中学语文教学内容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要素的美学系统。它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  相似文献   

19.
正一、新媒体时代与海洋时代的融合21世纪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不同行业的专家学者从各自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如知识经济时代、生物技术时代、海洋时代,等等。看来这是一个多维的时代,是时代与时代的"碰撞"。这种"碰撞"的结果就是各个不同时代特征的融合,也就是人们所说的,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它所依托的是新媒体这个不可或缺的载体。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新媒体传播媒介已经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我们已经进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立体化传播模式营造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融合能力令人震惊,融合了多种媒体形态  相似文献   

20.
胡磊  吴楣 《出版科学》2005,(2):48-50
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爆炸、消费多元化的时代,出版社越来越重视营销的作用.尽管出版社也在不断引进诸如"关系营销""事件营销""体验营销"等新的营销理念,却只能满足一时段或一方面的需要,无法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整合营销不仅仅是一种营销方式,更是一种指导出版社全面发展的系统思维方式,比起传统的营销方式,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概念和策略.它要求各种单一的营销途径为了共同的目标结合起来,和谐地运转,强调各部分协同运作以满足顾客的利益--要握起拳头,而不是张开十指出击.从而不仅能够在营销方面取得最大合力,还能促进出版社的品牌建设和持久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