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美日关系组成了中、美、日间不均衡的三角关系。日美之间是同盟关系,而中日两国关系自建交以来就一直是起起伏伏,时好时坏,日本是中美两国交往中都可以借助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台湾问题是中日关系中的核心问题。日本在不同的时期采取了不同的对台政策,始终没有放弃插手我国台湾事务的企图。去年年底,日本同意李登辉访问日本,对中日关系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再次凸现两国关系中台湾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是中日关系既重要又敏感的一年。在近一个时期,中日之间各种矛盾不断凸显,严重地影响了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有鉴于此,国内外有远见的专家学者提出将中日关系纳入整个东亚的视野,在区域合作中看待中日两国关系。2005年9月23-2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办,中日战略研究促进会和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协办,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了“东亚合作论坛2005:中日关系与东亚未来”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次讨论会邀请了国内数十位日本问题及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来…  相似文献   

4.
【背景材料】2006年10月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胡锦涛回顾了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积极评价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发展取得的成果,同时指出,进入新世纪,就在中日关系向新的深度和广度迈进的时候,由于日本个别领导人坚持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使中日关系面临困难局面;安倍先生就任首相后,中日双方就克服影响两国关系的政治障碍和促进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健康发展达成一致,为中日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温家宝在会见安倍晋三首相时说,最近双方就克服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政治障碍达成共识,开启了改善两国关系的希望之窗。  相似文献   

5.
中日两国交往的历史悠久.终明一朝,倭寇一直是令明朝统治者头痛的问题,同北方蒙古侵扰一起,形成了“北虏南倭”的外患局面.明朝中后期,政府进行过几次大规模的抗倭斗争.早在建国之初,朱元璋就已经开始注意到倭寇问题,为此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倭患,洪武一朝,围绕倭患问题,中日关系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时至今日,中日两国关系也是双方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关系对整个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日本对历史认识的歪曲以及狭隘的民族心理活动,造成了中日民众错误知觉的产生,从而使中日关系陷入困境。日本决策者如不能改变其现有的历史观并对其侵略事实进行反省,全面认识历史与现实,中日两国关系就不会进入理性、成熟、稳定与和谐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渠长根 《红领巾》2005,(4):34-37
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应该是多方面、多领域的,清理日本侵华思想是其中极其重要的领域,是一个深层次的方面.日本侵华思想导致了残暴的日本侵华战争,并把1945年之前的中日两国关系写实为日本的侵略和中国的反侵略,而且日本侵华思想也并未随着日本的战败投降而销声匿迹.相反,直到战后,它还潜在地影响着中日关系,使现当代中日关系的发展呈现出异常的态势.清理清除潜伏暗藏的日本侵华思想不仅是中国人民纪念抗战胜利的重要内容,更是健康发展中日关系的基础性工作,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8.
一、大学生日本观现状分析日本首相小泉上任以来,他的一系列强硬做法激化了方方面面的矛盾,使中日关系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的迹象。小泉的右翼政府下台后,安倍首相对中日关系作出了积极回应,两国关系有所缓和。一直以来,大学生群体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他们对待日本的政治观甚  相似文献   

9.
孙晴  张戈 《留学生》2013,(10):51-54
民间交往在当前中日关系中的定位及作用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海权时代海洋争端的加剧,中日关系中的问题又有所增加,用一句外交界的老话形容就是,“中日关系是我国对外双边关系当中最为扭曲、复杂、难解的特殊的关系”。中日之间的问题一旦产生,就很难简单地化解掉,基本上是在堆砌和累加上不断地加重两国关系的这种包袱。中日之间,一个是历史认识问题,一个是海洋争端问题,这是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问题。两者交替发酵就使两国关系起伏动荡,同时发酵就会造成中日关系,尤其是政府关系的严重倒退。当然也带来民间交往停滞,民意下滑,甚至对立、敌视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大平正芳一生关注中国问题,长期致力于发展中日友好关系。从60年代到70年代,他为打破中日关系僵局,改善对华关系,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竭尽心力。担任日本首相之后,又为两国关系的未来和开拓中日友好关系的新时代而继续努力。大平正芳是站在世界和平、人类进步的立场上,从中日两国的长远利益出发来对待中日关系的。所以,他能正确评价两国关系,反思历史,洞察未来,把握时代潮流,使中日关系稳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战后60多年中日关系走过了不寻常的道路,特别是近年来中日关系出现困难和曲折,引起了人们对两国关系的关注和忧虑,中日两国学者也加强了对当代中日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日有幸读了史桂芳教授的《战后中日关系》(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年6月版)一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也是中日关系近年来经过较大曲折后两国关系逐渐回暖的时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5月初应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的邀请对日本进行了堪称“暖春之旅”的正式国事访问,对两国关系继续朝好的方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3.
在中日关系中,教科书问题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影响着两国关系的进退。日本政界、财界及学界保守势力一直试图通过修改进步的历史教科书或批准反动的教科书,来试图掩盖对外侵略的历史。这遭到了战争受害国中的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的强烈抗议,也引起了中日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日本是当今世界的经济大国,与中国近邻。中日两国同为亚洲大国,中日关系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日关系影响着亚洲的稳定,甚至是世界的和平。古代日本长期以中国为师,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强大起来,屡次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今天,日本右翼势力不仅不思悔改,而且竭力掩盖侵略的罪行,美化侵略战争,给两国关系蒙上了阴影。只有正确处理中日关系才能切实维护两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身份认同与文化想象——民族文学的民族性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特色是一个民族的文学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学的标志。民族特色,也就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民族性的形成与获得是一个建构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身份认同、文化想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建构民族文学的民族性,就是要求作家在文学中表达民族的生活,关注民族个体生命的存在状态与现实处境,从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民族精神与文化品格,揭示民族命运。  相似文献   

16.
“民族性”一直是音乐界所讨论的话题,我们不难发现,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各个时期的音乐创作都渗透着民族性在其中。19世纪民族乐派中的作曲家们虽然也受西方浪漫主义音乐创作的影响,但他们更重视有本民族特色的音乐,是植根于本民族的民族性。当然,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作曲家的作品中我们也能够找到民族特征的痕迹,但这种民族特征是不能与19世纪民族乐派作曲家们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民族意识、反映出来的民族性相抗衡的。  相似文献   

17.
话语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的发展进程表明,只要双方能够妥善地处理好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就得以巩固,两国关系就会发展,中日友好事业就会全面地向前推进。——国务委员唐家璇近日会见日本外相町村信孝时说道  相似文献   

18.
西江文化属八桂文化的嫡传支系,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代表.追溯其辉煌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趋势,不难发现西江文化在桂东南民族社会变迁中起着重要精神凝聚作用.因此,坚持民族性与开放性的西江文化是桂东南民族社会变迁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日关系在2004年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日方先是推诿搁置制造不少麻烦的参拜靖国神社问题,随后又声称要停止对华经援,近来更是在中国统一问题上大作文章,相继让李登辉和达赖赴日活动。两国关系的基础是相互真诚,日方的所作所为,无疑危及到了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历史和现实的纠葛使现在的中日关系风雨飘摇。中日双方虽然在一些国际场合一致声明要建立健康良好的双边关系,但是,现实中日本近来的一些所作所为只能用“缺乏诚信”来解释。有人形容中日关系目前处于“政冷经热”的状态,在两国经贸发展势头良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政治…  相似文献   

20.
中日关系是东亚乃至全球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双方关系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地区、世界的稳定与否。中日之间既有历史问题、安全困境、领土、资源开发等不利因素,也有对和平的发展环境、相互经济依存度、共同安全利益等共同点。鉴于中日关系的复杂性,双方应该探讨在开放的区域主义中来推动中日两国关系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