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毋庸讳言,不断深化的经济变革和特定读者群的形成提升了经济新闻事件的受关注度,而党报经济新闻报道近些年来也发展颇快,诸如<人民日报>1996年关于股市的"12·16"社论及2003年9月29日发表的关于国企改革中的MBO(管理层持股)的文章都展示了党报报道的权威性,对政策决策及市场运行产生重大影响.但是,仔细考察党报经济新闻的传播效果,也不能不意识到党报经济新闻也仍有很多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正在成为如何进一步提高党报经济新闻竞争力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大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背景下,党报要发挥"主渠道"作用,切实做好经济报道,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在简要分析党报经济报道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提高党报经济报道竞争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面对日益变化的经济形势,各级党报对经济报道都作出了许多成功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产生了很多优秀作品.但总体来说,党报经济报道受计划经济观念束缚仍十分明显,面对丰富多彩的经济生活,报道内容仍显单一,表现手法仍很僵硬.解决经济报道不活、不深、不实用的问题,是党报增强权威性、公正性、服务性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报业经营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亦会退.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保增长"作为报业经营工作的首要任务,重在解决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推进报业转型升级奠定良好基础.而推进报业转型升级,是从源头上解决长远发展问题、促进报业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根本所在.要按照"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总体思路,既要着力当前,落实"治标"之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又要着眼长远,研究"治本"之策,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陆续召开,会议的基本主题是保增长。由于外部经济形势恶化,因而,保增长的立足点是扩大内需。但是,如何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6.
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省委、省政府及时提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工作部署,各级政府和企业纷纷以实际行动.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以转“危”为“机”,应对“寒冬”。河北日报作为地方党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组织了应对金融危机系列报道,并开设专栏。  相似文献   

7.
2009年,全球经济广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如何实现"保稳定,促增长"的目标,对于浙江省来说,是一场艰苦的"硬仗".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浙江省政府主动出击,制定出了一系列政策、对策,大力倡导经济转型升级,抵御企业面临的"寒冬".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媒体在这一时期内如何显示其责任担当,坚定企业积极应对的信心,更好地引导相关政策的落实.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深度解读党和政府决策部署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广东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年.广东电台的新闻版面延续了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总体编排格局:经济报道唱主角.于是,广东扩大内需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手段成为追踪报道的重点:启动"新十项工程",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社会投资;认真落实家电汽车下乡和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在全国率先试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书记省长亲自带队"北上西进",推广广货;编制实施12个重点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签订粤港共同合作框架协议;开拓海外新兴市场等等……在做好"保增长"经济报道的同时,也深刻领会到省委省政府在"调结构"方面的决策部署和主要领导相关言论背后的深意-"保增长"只是应急措施,"调结构"才是广东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所以对后者的报道也在新闻版面中占据了相当的篇幅.  相似文献   

9.
中宣部副部长李东生日前说:经济报道是特殊的生产力.在"扩内需、保增长"成为各级政府工作重中之重的当前形势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报道这个特殊生产力的作用,提升全民信心.成功应对金融危机,安全度过经济寒冬.成为新闻界共同面对的一个话题.笔者以为,记者应该加强"政治、业务、思想"等三个方面的素养,从而保证经济报道更好地为"扩内需,保增长"服务.  相似文献   

10.
2009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广西以非常办法、非常措施、非常力度、非常政策,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机关报,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关于经济的方针、政策,宣传好自治区党委政府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策略、措施,为广西迎难而上保增长打造强势舆论,是<广西日报>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11.
相比国家、省级党报,地市级党报的报道范围多受地域限制,稿件题材常现同质化,报道手法公式化、套路化,有损权威性的树立;相比地方都市报,地市级党报内容单调、"文山会海"云集,过于严肃呆板的面孔使党报与普通群众渐行渐远。要想让地市级党报重新"活"起来、拥有更多读者的关注,就必须深入基层"找源头"、"抓活鱼",创新报道手段,保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中西部的一些地市党报而言,报社传统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地方财政补贴,而财政补贴是及其有限的,报纸发行和广告经营就成了党报经营的重点。但由于众所周知的主、客方面的原因,党报绝大多数要依赖于公费订阅,发行量的增长空间非常有限。加上近些年来,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经济的跳跃式发展,全国大市场风生水起,有的依靠产业集群,把市场办得红红火火.2003年全国报刊治理整顿,200多家县市报被取消刊号而停办,38家保留下来的报纸开始由"党报"向"党报和市场报"转型.他们中有的开始把触角伸向有产业集群的大市场,创办了全国大市场类周刊.  相似文献   

14.
王璎 《新闻界》2006,(2):135-135
近年来,随着都市报和晚报的迅猛发展,报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作为实力相对弱小的民族地区党报,发行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伴随经济全球化、资本多元化、传媒集团化、信息网络化、受众趣味多元化,作为当前最基层的市州党报发展空间越来越狭窄,经济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党报所受影响和冲击尤甚。那么。分布在民族地区、规模相对较小、实力相对较弱的地方党报,如何保持并增长发行量呢?  相似文献   

15.
党报办报总要求是“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而新时期党的工作重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就是说,党报的一切工作要围绕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个中心和大局展开。经济报道,正是党报服务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和落脚点。地市党报处在各级党报最基层的位置,处在党报与基层结合的关节点上,因此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16.
党报经济专刊是新闻版的延伸,是党报的重要组成部份.如何把经济专刊办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已成为从事经济专刊工作的采编人员最为关心的问题. 党报经济专刊要落实"三贴近"原则,就必须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抓住群众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党报在广告市场竞争中越来越边缘化.但是,党报的权威性、公信力及其高端、主流媒体的地位是任何市场类媒体无法替代的.党报如何变政治优势为市场优势,变品牌优势为经济优势?找准定位,加强广告策划,充分开发党报广告资源,不失为地市党报突破经营瓶颈的一个有益尝试.菏泽日报的广告经营近年来连续增长,其主要做法就是找准定位,不断推出各种活动和项目策划,拓宽党报广告的经营空间.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宏观经济决策者始终面临着两大基本问题:一是保增长,即保证经济维持在较高的增长水平;二是促改革,即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根本上看,两个问题具有一致性,前者关注经济发展的当前速度,而后者关注经济发展的长远动力,只有解决根本的动力问题,经济发展才能可持续。然而,在某些时期,决策者可能为了达到当前保增长的目的而放缓甚至停滞改革的进程,于是就出现了"保增长"优先还是"促改革"优先的争论。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每次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都能带来一段时间经济的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三个快速增长期:一是1983-1988年,GDP年均增长率为11.9%,随着价格自由化的深入而出现;二是1992-1996年,GDP年均增长率为12.4%,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而启动;三是2003-2007年,GDP年均增长率为11.7%,与国有企业攻坚战的完成密切相关,同时积极  相似文献   

19.
"稳物价、调结构、保增长",我认为前提是"稳物价"。只有物价稳定了,才有长期的经济正常发展,才有社会的和谐。政策的中心应该是"调结构",不解决这个问题,GDP增长率再高也没用。至于"保增长",我认为不如改为"保就业"有些运动员为了出成绩而服用兴奋剂类的药物。短期的确出了成绩拿了金牌,但其副作用是最终的身体受损,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这种短视行为在经济领域更是常见,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各国都会用短期内能刺激GDP而长期会引起不良影响的政策。当经济遇到较为严重的问题,达不到预期的GDP时,政府往往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走向规范和成熟,以金融市场为依托的"虚拟经济"话语权越来越强,财经新闻的分量也随之逐渐凸显.但"强产经、弱财经"的报道格局,几乎是党报经济新闻报道的一个通病.党报财经报道捍卫主流影响力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