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陈靖姑是民间神、女神、妇幼保护神、生命之神。陈靖姑文化发扬了道教文化积极进取、生机勃发的一面;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创作对陈靖姑文化的形成起着推波助澜作用;民俗信仰使陈靖姑文化成为普遍的文化现象。在闽地,出现陈靖姑与妈祖这两个保护神、女神,实属一大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2.
陈靖姑做为小说人物,在《闽都别记》中以三教合一、福建本土化、多功能、实用性女神为外化形象,在她由人而神的一生中,突显了儒家以求“善”为价值判断的内孕精神。这是下层民众俗文化意识的折射,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历史文化,福建地域面貌和民间信仰心态,同时也体现了明代以来神魔小说对陈靖姑形象塑造的文体意识。  相似文献   

3.
畲族民间信仰中,女神信仰占有重要地位。畲族女性始祖三公主、浙南地插花娘等,是畲族族内女神;陈靖姑、马仙和汤夫人等,是畲汉共同信仰的女神;太姥娘娘则是有待重新认识的畲族女性始祖,其文化意义或许可与三公主比肩。对畲族女神信仰作一系统的梳理和探讨,将有利于畲族文化艺术的纵深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口头传统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口头文类的传承过程中,主要依赖于口语以及人际间的口传心授、记忆力和即时情境等因素,因而口头传统的传承具有惯常性与创造性的特点。源自福建、广泛传播于东南地区的女神陈靖姑,在口头传统的传承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版本的传说故事。通过对陈靖姑传说故事的不同版本比较,可揭示口头传统的传承及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福建民间"女神信仰"热现象,以妈祖、陈靖姑为例,进行思考分析;基于对福建民间女神信仰概况的介绍及其本质、原因的分析,以及在经济、政治、精神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探究福建民间女神信仰问题的当代意义与新时期积极引导民众正确处理女神信仰问题的路径建设。  相似文献   

6.
观音和妈祖是渔民中影响最大、信仰最众的神灵菩萨,是海上的保护神、灾难的救星.并随着后世影响,逐渐升格为尽善尽美、神威广大、具有无上神格和无限凝聚力的两位万能女神.观音在许多方面都与天后圣母相对应,民众无论贫富贵贱,都对此二神顶礼膜拜,恭敬有加.  相似文献   

7.
李贺诗《李凭箜篌引》中繁密的神灵意象来源于道教神仙谱系或神仙故事,诗中表现出的音乐效果与道教音乐理想契合,在审美追求上该诗又与道教学的审美情趣具有一致性,因而整首诗的意象或意象群为道教化所牵系,形成了以神仙世界为图景、以道教音乐理想为内核、以道教学情趣为总特征的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闻一多与道教化有何关系?此前似无人论及,但这毕竟是不刊之实。应当说,闻一多与道教化有着宽泛而深刻的联系。要而言之,这种联系,在性质上,既有吸取的同一性,也有批判的相异性;在范围上,则反映于他的学创作、学术研究、思想性格等诸多方面。而且,随着他思想的发展,其联系也在不断演变,呈现出隐显不定、分合难测的复杂态势。理清这一线索,对于我们深入了解闻一多其人其,了解那一代知识分子,乃至了解中国的“国民性”,无不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几个化学名词的由来广西南宁民族师范学校(530023)李翔峰一.氨在古埃及,有一位“阿曼”神(amen);或叫“阿摩”神(Amun);他是上尼罗河畔的城市底比斯的保护神,对于古埃及人来说,他是一位重要的神,公元前332年前后亚历山大大帝征服近东和中东...  相似文献   

10.
江西于都县盘古信仰中盘古山、盘古祠、女娲庙等文化遗迹一应俱全,构成完整的盘古信仰体系。盘古帝庙最初功能为始祖神盘古信仰,后来融入作为地方保护神的文官武将、土地神、药王神等神像,并日益融入客家民俗生活,体现客家人的多神信仰内涵,构成客家人多元一体的信仰特色与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1.
冯振 《华章》2011,(22)
不同于其它宗教,日本神道教中的最高神一天照大神是位温柔包容、性格柔弱的女神.关于天照大神的性格特征,本文从历史、人类精神学和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天照大神的女性特征在这几个角度中有不同的来源,而且它们之间还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这种联系也体现了整个日本民族的精神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希腊神话中神的形象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与希腊神话传说在神的形象的塑造上存在许多异同之处。为民除害的英雄是他们共同歌颂的对象;希腊神在外形上是“神人合一”的,男神的地位高不可攀;而中国神则更多的是“神兽合一”的.女神往往占据着主导地位。这里从东西方神话传说人手,着重对中国与希腊神话中神的形象的塑造作一简单的比较.以期对人类神话传说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问题作更深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固原地处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交汇之地,为道教在固原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崆峒山早期道教是固原道教文化生成的源头;朝那湫,是固原秦汉时期道教文化发展的渊薮;考古发掘再现了南北朝时期的固原道教文化的状况;元代固原道教在兴盛的同时融进了神秘色彩;明代道教文化是固原历史上宗教最为兴盛的时期;清代后期,由于战乱和地震等自然灾害,道教文化建筑遭到了很大破坏。但民间仍很活跃;民国初期,固原道教文化保持了清代以来的状态;1920年海原大地震,给固原的道教文化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相似文献   

14.
过伟先生从民间采集了大量活的材料 ,搜集了一千多位女神 ,写出《中国女神》 ,这是中国第一部神论巨著。五十六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崇拜和神文化 ,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文化历史 ;《中国女神》成功之处是最真实地描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15.
学语言是化信息的载体,是化的表现形式;化是学语言的内核,它制约着学语言的表现形式。学语言虽然是一种具体的化信息,其本身也是一种化现象,是化的一部分,但它却能反映出纷繁复杂的化现象。种种化现象都可以通过学语言表现出来。本试图从学语言与化的关系的角度加以论述,阐明学语言是受到各个层面化的制约与影响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明迅速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严重的失调和对立的状态。而生态危机说到底是“明危机”和“化危机”。因而,摆正化、加强当今世界的化对话变得日益重要,而“化对话的关键,在于宗教对话”。植根于中华明沃土的道家和作为西方传统化核心的基督教是东西方化对话的着眼点之一,尽管两有不同的化哲学传统,但都关注神、人和自然,都具有一种朴素的生态整体意识。鉴于此,本拟对道教和基督教的自然观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张扬两教中蕴含的复杂而丰富生态思想,求同存异,促进中西宗教彼此之间的了解,以此构建新型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方志材料,叙述了福建临水女神崇拜的形成,试从历史角度探讨临水女神的历史真貌,提出:临水夫人崇拜是闽中造神运动的产物和巫道文化的“嫁接”,并分析了女神崇拜与福建地理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陈靖姑信仰是两岸文化交流的重点。在古田临水宫祖庙举办的陈靖姑文化节上的祭祀大典中,通过各种仪式的展演,唤起并激发了人们"两岸同源、根脉相连"的集体记忆,增强了两岸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要发挥古田陈靖姑文化节祭祀大典在强化两岸文化认同中的作用还应注意:祭祀大典应官方与民间相结合;合理选择象征符号来阐释仪式的展演;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两岸祭祀文化互相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刘大櫆古文理论的诗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大櫆以“神”论,反映了古理论的诗论化;刘大櫆从“音节字句”求“神气”的学方法,与严羽、谢榛等人的学诗方法一致;刘大针对古提出的审美标准很多是从诗论范畴中借鉴的。  相似文献   

20.
两晋之际,葛洪成功地进行了道教儒学化改革,这次改革有多重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本从发生的角度说其改革反反映的思想化演进规律作一探讨,指出,思想化观念的生成和发展必须与国家意识形态相统一,在方法论上应破立结合,以立为主,必须适应社会的现实需要,必须把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并能经受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