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资料:2003年2月13日到2月28日,齐鲁晚报陆续推出了《民工进城实录》、《民工招聘会播报》、《民工专场招聘会反思》三组关注民工的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特别是2月24日、25日,与济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的山东省首次“民工招聘会”,更是招来一片叫好声。招聘会上共有省内100多家企业前来招聘,提供岗位7000多个,吸引了1万多名进城民工参加,两天内近5000名民工找到了“饭碗”。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等20多家媒体予以突出报道。其中,除齐鲁晚报之外,人民日报华东版、大众日报、农村大众、生活日报等媒体都在头版头条做了突出处理。一家媒体策划的活动,众多同行媒体自发“追捧”,这在多少有点“同行相轻”的新闻圈里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2.
系列报道“十六大代表杨凌娜手记”,是十六大期间《宁波日报》除了发好新华社的来稿之外,推出的一组自己策划、采写的报道,引起了读者广泛的关注。读者每天都在报纸上找这组报道看,在杨凌娜所在的海曙区,《宁波日报》一时“洛阳纸贵”。这组报道后来被评为2002年度浙江省好新闻  相似文献   

3.
《在湖打工苗家少女突发脑膜炎》系列报道是2006年初《湖州日报》推出的一组专题报道,从苗家少女刘泉大年初二突发疾病,亲人写信向报社救援,到她恢复健康出院的一个多月中,记者全程追踪报道,共刊发报道7篇,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在湖打工的贵州民工  相似文献   

4.
2003年12月我采写的一组系列报道《讨薪记》获得了2003年度人民日报精品奖。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在“值班手记”中称赞这组稿件“抓住了群众最关心的问题,问题开掘得深,为批评报道提供了一个范例。”这组报道所以能引起较好的反响,我认为:一,与找准了“结合点”有关,即找准了社会焦点,找准了政策依据,找准了典型事件。二,较好地把握了批评艺术。找准“结合点”才能开掘得深这些年,每到年底,有关民工讨薪问题,就成为社会的焦点。据全国总工会提供的资料,截至2003年10月底,全国进城务工的民工被拖欠的工资在1000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中建筑施工…  相似文献   

5.
关注、关注、再关注,采访、采访、再采访,修改、修改、再修改。2003年1月2日,《莫让民工流汗又流泪》终于见报了。这篇稿子在河南省引起了很大震动,有关部门看到人民日报刊登的这篇报道后,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排查摸底,承诺切实解决民工欠薪问题。报道完成后,我们掩报深思:一篇报道、尤其是“战斗性”很强的报道的成功,决不是偶然的。以《莫让民工流汗又流泪》为例,首先,这篇稿件是人民日报记者部选题、总编室策划后,由河南记者站采写完成,是三方互动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其次,记者站明确报道思路,  相似文献   

6.
吴朝晖 《中国广播》2012,(10):19-2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的大型系列报道《中国湿地报告》,是今年中国各媒体报道的一大亮点,这组报道体现了媒体责任与专业主义、动态性现场与行进式调查、多点报道与全媒体呈现的完美结合,探讨这组报道的关键构成因素,对做好大型报道的策划组织、创新大型报道的思维和形式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30集系列报道《改革大潮看神州》从9月10日起在中央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播出,到10月10日播完。这是中央台领导及编委会继《边城行》之后,1992年组织采写的又一个大型系列报道。象这样大规模,密集式地在《新闻报摘》中宣传30个省、市、自治区的改革开放,在中央台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听众来信认为,这组报道“有鲜明的舆论导向”,“有新意、有深度、有声势”,“非常适时、振奋人心”、“是献给十四大的一份厚礼”。组织这个系列报道是台领导依据1992年  相似文献   

8.
新华社1月6日播发的《一场没有必要的争论》,是一篇关于政府部门如何转换职能的较有说服力的报道。这篇稿子围绕大连市政府在模拟“三资”企业管理时出现的经营者应该拿多少工资所引发的争论,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政府在转换职能中存在的深  相似文献   

9.
范娟华 《新闻爱好者》2011,(12):127-127
2010年8月24日至9月9日,河南日报《焦点网谈》版连续推出了《“面”对河南》、《“面”向全国》、《“面”对挑战》、《“面”临机遇》大型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好评和强烈反响。随后制作的《“面”对河南》大型网络专题,还荣获2010年度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这组报道是怎样产生的?  相似文献   

10.
看客 《青年记者》2003,(2):29-29
近日,媒体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关注让人欣慰,可喜的是,这种关注不再只是一两家市场化媒体的作为,而是由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领衔各媒体配合的一场大合唱,这一主题的报道持续时间长,报道力度大,社会反响好,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节目就连续一周多持续报道这一社会问题,多侧面多角度地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让人听了过瘾解气。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文汇报、东方卫视联合推出聚焦“黄金水道”大型纪行系列报道.搞得有声有色,规模大、气势足,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力和深远的影响力,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和称赞。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12月21日致函上海市委宣传部。高度评价文汇报和东方卫视共同推出的《聚焦黄金水道大型系列纪行报道》,认为这组报道策划立意高远。气势宏大,报道精彩,  相似文献   

12.
张弘 《新闻三昧》2007,(10):16-18
2006年工人日报社经济部推出的《2006:九省市农民工求职地图》系列报道获得了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系列报道三等奖,应该说,这是经济部全体同仁和九地记者共同努力的结果。这组系列报道之所以能获奖,主要是它把关注农民工求职的报道和为农民工服务有效地结合起来了,成功  相似文献   

13.
自今年7月21日推出"群众的事无小事"系列报道后的一个半月里,《湖州日报》共刊发消息、评论、通讯等稿件30余篇。报道在当地和省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当地干部群众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新华社和《浙江日报》、《人民日报·华东新闻》、《文汇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和省内外媒体先后作了报道。回顾这组报道的组织策划过程,我们觉得,贴近实际瞄准针对性,贴近生活找准切入口,贴近群众抓准结合点,是我们组织这次报道的最大收获,真切体会到坚持"三贴近"是提高新闻报道质量的根本途径。以"三贴近"要求组织策划报道  相似文献   

14.
今年3月27日至4月6日,我台推出了《外向开拓话苏州》一组由7篇报道、6篇评论组合而成的系列报道。接着,4月9日至11日,台领导又调整播出时间,专门开辟《改革开放在江苏》特别节目,再次推出这组系列报道。在短短半个月内,用这样大的篇幅,集中报道一个重大典型,这在我台广播史上尚属少见。许多听众来函来电赞扬这  相似文献   

15.
2010年8月24日至9月9日,河南日报《焦点网谈》版连续推出了《"面"对河南》、《"面"向全国》、《"面"对挑战》、《"面"临机遇》大型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好评和强烈反响。随后制作的《"面"对河南》大型网络专题,还荣获2010年度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这组报道是怎样产生的?当时为什么要策划这样的选题呢?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0月18日至20日.湖北日报一板推出“武汉南部新经济带描画”系列报道。与传统系列报道不同的是,这组报道不是长篇大论。而是短小精悍.3篇合计2100字,仅相当于某些长篇系列报道中的一篇,甚至比一篇更短。报道甫一见报,即赢得各方面的普遍关注。人们认为:“这是一组开眼界的报道。”“好看好读,我们面前是一幅幅画面。”“原来系列报道可以这样写。”  相似文献   

17.
今年3月28日至4月13日。新快报推出了《麦当劳肯德基用工调查》系列报道。整组报道持续半个月,引起了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以及美国CNN、华尔街日报在内的国内、国际知名媒体的高度关注.它们纷纷追踪报道了“麦当劳肯德基薪金门”事件。  相似文献   

18.
2006年6月14日至8月14日,《中国青年报》推出了一组独家高考加分系列报道。这组报道历时两个月,分6期共刊发20余篇稿件。6期报道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将报道不断向深处推进,形成一个有始有终的完整报道链。《中国青年报》的这组报道在社会  相似文献   

19.
8月23日至31日,《襄樊日报》在头版最上部通栏位置连续打出《襄樊市抓机遇系列报道》。这是一组反映襄樊市近年来抢抓机遇图发展的成就报道。请看这组报道的阵势: 8月23日,系列报道之一:借春潮开闸门——看我市怎样抓思想解放机遇; 8月24日,系列报道之二:借东风上青云——看我市怎样抓东汽重心东移机遇; 8月25日,系列报道之三:借长江兴汉江——看我市怎样抓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机遇; 8月26日,系列报道之四:借深水行大船——看我市怎样抓三峡工程上马机遇; 8月28日,系列报道之五:借国牌创优势——看我市怎样抓军工企业乔迁、发展高新技术机遇; 8月29日,系列报道之六:借大城壮名城——看我市怎样抓大城市建设机遇;  相似文献   

20.
自今年7月14日至8月3日,工人日报围绕再就业问题刊发了一组系列报道《再就业:实话实说》。这组系列报道一共9篇,谈的都是再就业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报道刊出后,引起较大社会反响,许多读者来信来电表示共鸣。江西省一位下岗职工来信说,读完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