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次土改都是在农村阶级矛盾十分类锐的情况下进行的。大陆采取和经历了清匪反霸,减租退押等方式、措施和阶段。台湾分三步走:推行“三七五减租”;实行公地放领;实施“耕者有其田”。大陆的土改是在总结以往土改历史经验和由党和人民政府领导,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而取得的。国民党由于其在台湾建立了稳固的军事、政治统治,得到农民特别是蒋介石对土改的全力支持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土改在大陆连根铲除了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在台湾它使封建地主经济解体,使台湾农业和工业迅速恢复,当然它只是对封建土地制度的一次改良,很不彻底。  相似文献   

2.
<正> 1949至1953年间国民党在台湾以“和平渐进”方式,利用和平赎买政策,比较成功地进行了一次资本主义改良性质的土地改革。这次土改对后来的台湾的经济发展及社会演变都发生了重大影响。台湾土改是经过减租及土地所有权转移两个主要过程完成的。  相似文献   

3.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基本条件。抗美援朝战争前后,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巢县县委领导广大农民群众有步骤地进行了土地改革。巢县的土地改革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50年9月初至1950年底为第一阶段,选择典型乡开展土改试点工作;1950年底至1951年6月底为第二阶段,土改工作在全县铺开;1951年7月至1951年12月底为第三阶段,对土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复查纠偏。虽然土改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及时得到纠正,保证了土改工作的顺利进行。巢县的土地改革,改变了农村地区的封建土地关系,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巩固和壮大了乡村基层政权和自治组织。  相似文献   

4.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我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并在民主革命时期进行了了几十年的探索,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地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使党的土改政策日臻完善,建国后土地改革顺利,健康的发展,从实践上证实了党的土改政策路线的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1950-1952年,华东新区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华东新区土改与北方老区土改相比显示出政策水平相对高一些的特点。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中共中央华东局所采取的土改方针及处理地主阶级和与土地有关的工商业者的土地财产、保存富农经济、划分阶级成分、土改干部必须遵循的纪律、发展农业生产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是华东新区土改得以顺利推进和胜利结束的中心环节。当时,饶漱石担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华东新区土改是在他的领导下进行的。饶漱石在制定华东新区土改的方针政策措施和领导华东新区土改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饶漱石后来在“高饶反党联盟”事件中犯了严重的错误,中共中央对饶漱石所犯错误的处理是正确的,但饶漱石在领导华东新区土改中的贡献应该给予肯定。  相似文献   

6.
不少民主人士与土地和地主阶级有不同程度的关系,对土地改革有疑虑甚至抵触情绪。如何让建国初期这场史无前例的土地改革运动赢得广大民主人士的认同和支持,对于刚刚执政的中共来说,是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中共提出组织民主人士参加或者参观土地改革,通过土改改造他们的思想,使他们过好土改“关”。亲历过土改的民主人士体认到了土改的必要性及其伟大意义,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等方面的认识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为了巩固的革命根据地,1947年11月,在刘邓进军大别山的同时,鄂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举办干部培训班,建立农会组织,划分阶级,镇压恶霸地主,打土豪分田地,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尽管在土改过程中犯有“左”倾错误,但党中央和中原局很快作了纠正。这次土改为解放后的鄂东甚至全国土改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中华化复兴运动”是国民党当局1967年起针对大陆的“化大革命”在台湾及海外一些地区推行的一个长达30余年迄今仍在继续的社会化运动。其历史之久、推行之广、影响之深在中华思想化史上都是难得的。一方面它从属于国民党“反共建国”的政治、军事目的,是其“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具体体现和对大陆“化作战”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它对清除台湾殖民遗留,台湾经济、教育的发展,中华化的现代转型等方面做出了有价值的努力与探讨,给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1949-1952年底)的海峡两岸土改,这在两岸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皆占有一席要地,大陆土改最终完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任务,台湾土改则是一次充满和平色彩的资本主义改良性质的农业改革。两岸土改亦有不少共同点,两皆程度不同地打击了地主,并促进了两岸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稳固了政权,然而,土改完成后,在两种不同政权下小农经济的历史命运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0.
土地改革简称土改,当年的翻身农民称之为“分田分地”,中共称之为一场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的群众运动,时民主人士来说,真是“革命到自己的头上了”。1950年6月召开的全国政协一届二次全会,刘少奇作《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系统说明了土改的“必要性”、“正义性”和各项方针政策。在讨论中,不少民主人士表露出“和平土改”的幻想,主张“只要政府颁布法令,分配土地,不要发动群众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