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幻形面具     
这是一节手工课。莫须有老师让同学们做面具。做面具很好玩的,既要动手,更要动脑。同学们纷纷拿出硬纸板,先在上面用线条勾画,然后涂颜色,最后用剪刀把多余的纸片剪下来,一个面具就做成了。同学们做成的面具都不一样:有狼面具、虎面具、猫面具、鸡面具……全班五十四个同学,做成了五十四个动物面具。做好了面具,同学们都跃跃欲试要往脸上戴。莫老师也做了一个面具,是一只好可爱的小老鼠。“同学们,剩下的时间,让我们戴上面具乐一乐吧!”莫老师从不放过每一分钟快乐的时光。他的提议得到了全班同学的热烈响应。“我们来开个假面舞会吧!”“我…  相似文献   

2.
设计思路 在开展大班“神奇的动物”主题活动中,一篇呼吁让野生动物回归自然的新闻引发了孩子们对野生动物的关注,班上开展了“我最喜欢的动物朋友”、“我是保护动物小卫士”、“我是小小讲解员”、“给野生动物安家”等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3.
吴巍 《学前教育》2005,(10):37-38
活动背景“五一”长假后,我们班小辰辰带来的京剧脸谱面具引起了班上孩子们的兴趣:“这是什么呀?真好看!”“这是唱戏的脸谱,我家也有。”“我爷爷也爱唱戏,爸爸还带我去戏院看过戏呢。”看到孩子们对京剧脸谱如此感兴趣,我也加入到他们的谈话中,并提议一起收集有关京剧脸谱的资料。随着各种脸谱的图片、面具、衣服、挂盘越积越多,孩子们想自己制作脸谱的热情也同时被点燃了。然而,由于小班幼儿能力有限,孩子们在创作时常常因为“画不像”“做不好”而失望,甚至  相似文献   

4.
不知从何时起,我有了一个绰号:“糊涂”老师。每当孩子们交头接耳,小声叫一声“糊涂老师”的时候,我总会笑眯眯地蹲下来,轻轻地抚摸一下他们的头,心里说:“我喜欢这个名字,因为‘糊涂老师’能教出聪明的孩子来。”一次美工活动,我教幼儿制作“会动的小动物”。我...  相似文献   

5.
超级变变变     
常规的泥工活动都是教师先出示一个做好的范例,再请孩子们一起来说说是怎么做的,时间一久,对这种常规的活动流程孩子们也都“麻木”了。于是,在一次泥工活动《金鱼》中,我做了一些改变。一开始我没有给孩子们看范例,而是请他们边看我做示范边动脑筋想想我做的是什么。我先搓了一个圆(金鱼的身体),孩子们大声叫着:“是团子、团子。”我又把圆压扁,粘在了泥工板上,孩子们又很激动地说:“是太阳、太阳。“”是饼、饼。”接着,我开始在圆圆扁扁的“太阳”身上粘细长条(金鱼的尾巴),当我粘到第二条时,孩子们又开始兴奋地叫着:“我知道了,是兔子!…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亲亲泥土”主题活动中,我带孩子们走进公园,一起寻找“泥土宝宝的好朋友”。孩子们一走进公园,就你一句我一句地说个不停,而且各人有各人的想法。于是,我萌发了一个念头:将孩子们的所见所思记录下来,放到“家长园地”里。于是,“童言稚语”这个小栏目就在我班诞  相似文献   

7.
"假面舞会"大家都知道。舞会开始时,每个参与者都戴着假面具,谁都不认识谁。等到舞会一结束,大家摘下面具才发现——哦,原来是你啊。很有趣吧。这回,咱们也和词语朋友们一起来参加一次假面舞会吧。  相似文献   

8.
游戏说明:幼儿每人一副动物面具(面具眼睛处镂空),分散站在活动场地上。音乐起,孩子们戴上面具,随音乐边唱歌边走到自己要找的伙伴面前,可伸出双手彼此相拉,跟着音乐做踮步或转圈,也可面对面站立模仿做自己所戴动物的动作,如小兔跳、燕子  相似文献   

9.
牙痒整蛊王     
“这次假面舞会我戴哪种面具好?”“很简单,你不用戴假发,不要擦脸,不要画眉毛,不要涂唇膏……别人一定认不出你。”"Which kind of mask that I should wear on this fancy dress ball?""I t's very simple,don't wear your wig,don't make up your face,don't draw your eyeb  相似文献   

10.
我们这儿动物不多,在开展《可爱的动物》主题活动时,我就注意充分发挥环境布置的作用,在墙上布置了一个“动物园”。“动物园”里的“小动物”是幼儿收集、制作的。我先向幼儿介绍某种动物,然后让他们去寻找这种动物的图片。他们有的从图书或画片上剪下小动物,有的用废旧材料制作。我和孩子们共同将这些“小  相似文献   

11.
这是由一次参观引发的系列活动。我带着孩子们到北京海洋馆去参观。在海洋馆里,五彩斑斓的热带鱼,凶猛的鲨鱼和贝壳、海草等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使孩子们兴奋不已。离开的时候,孩子们都依依不舍:“我还没看够呢。”“老师,我们明天再来看,好吗?”“要是把幼儿园搬到海洋馆来就好了。”听着孩子们的议论,看着他们那恋恋不舍的样子,我头脑中闪出了一个想法——创建一个海洋馆,将海洋馆“搬”到幼儿园。  相似文献   

12.
室内活动时,在孩子们的建议下,我拿起了图书《动物争霸》。我问孩子们:“‘动物争霸’是什么意思?”有人说:“是把爸爸争过来的意思。”有人说:“是‘蒸爸爸’的意思。”有人说:“是把爸爸抢过来的意思。”看到孩子们为此争执不下,我没有急于把答案告诉他们,而是建议孩子们:“让我们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吧。”翻开故事目录页,我先念了几个故事题目让他们选  相似文献   

13.
一块小黑板     
早上,孩子们入园的时间有早有晚,晚到的小朋友总要问:“老师,今天我们练习什么呀?”我只好一个一个地去回答他们,也顾不上指导孩子们活动了。一天下午,我和小朋友一起讨论:怎么样让每个小朋友不用问老师,就能知道早上锻炼什么内容?有的小朋友说:“早上老师告诉我,我再告诉其他小朋友。”有的小朋友说:“我们下午就想好明天干什么。”黄迪说:“把活动画在黑板上,我们一看就知道了。”我一听赶紧说:“这个主意好。教师找一块小黑板,如果明天要拍球,我就画一个娃娃拍球,再写上数字,就表示练习几次。练好后再选别的活动。”全班小朋友都拍手赞成。第二天早上,他们一来都跑到小黑板面前看看,然后认真地锻炼去了。小小黑板“解放”了我,使得我有时间专心观察指导孩子们的活动了。  相似文献   

14.
一次,在玩动物百货商店游戏中,我给幼儿介绍了“售货员”孔雀姐姐。当我拿着孔雀开屏的头饰,让一名女孩扮演孔雀姐姐时,有个小朋友说:“老师,孔雀姐姐不开屏。”我问:“为什么?”他说:“我爸爸说‘雄孔雀开屏,雌孔雀不开屏。’”孩子们一听都笑了。顿时,秩序大乱,孩子们七嘴八舌,有的说  相似文献   

15.
在一次大班音乐观摩活动中,我和孩子们玩起了“锄草”的游戏。孩子们扮演的“苗儿”因游戏情节被“判死刑”后,就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了。于是,我按照预设的“吹仙气救死苗”的游戏方法暗示孩子们从地上站起来。可我吹了好几口“仙气”,趴在地上的孩子们依然一动不动。出现这种状况,我事先是没有想到的,但是活动不能就此停止,因此,我及时作了调整。我说:“可能是刚才老师吹的仙气不够,这次我用力吹,一定能救活你们的。”可我吹完后发现趴在地上的“苗儿”仍然一动不动。这是怎么回事?几百位教师正在看着我呢,怎么办?突然,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  相似文献   

16.
“游戏”是孩子们的特权,在游戏中渗透亲自然内容,幼儿更容易接受并能在玩玩、说说、做做中掌握环保知识.4月的爱鸟周来到了,我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情感体验法进行爱鸟教育.我先在活动室的墙上“造”了一大片“森林”,然后粘贴许多鸟类的图片让孩子们围着这些图片识别及欣赏,在进行区角活动前我讲了一个关于小鸟找朋友的故事,孩子们从开始对鸟的名称、外形好奇到对鸟有了自己的关心、同情的情感;接下来的区角活动中孩子们画画、剪剪小鸟、蝴蝶等来到“森林”中和鸟类做朋友.在几次活动后,孩子们把这一片墙的小鸟、蝴蝶当作了自己的伙伴.  相似文献   

17.
各种各样的石头 一次科学活动时间到了,令孩子们不解的是我只拿了部照相机。只听孩子们悄悄说:“照相机”、“老师要给我们拍照了”、“做游戏”……我说:“老师发现了一个好玩的地方,今天想带你们一起去看一看、玩一玩,你们愿意吗?”  相似文献   

18.
<正>毕业后,我去了乡村中学做实习老师,遇上了一群印象深刻的孩子。一次,我给孩子们布置作文: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文章篇幅长短不拘,文体无要求,自由发挥,只要是熟悉或喜欢的动物皆可。孩子们听完我布置的作业后,立即在讲台下聒噪起来。课堂开放,孩子们非常活跃,不少孩子开始描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我家的小狗毛色漂亮、爱撒娇……”“我最喜欢大老虎……”“我家养了一只小兔子,  相似文献   

19.
《轻叩诗歌的大门》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安排的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临近了,酷爱诗歌的我跃跃欲试,在心里盘算着:怎样带领孩子们“诗海拾贝”“与诗同行”?怎样让他们在诗的王国里乐而忘返呢?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于是就有了活动前夕一次“不经意”的聊天。  相似文献   

20.
活动背景一天雨后我带着孩子们去户外活动,孩子们发现在教室前的水泥地上有一个小水坑,几个调皮的男孩子立刻兴奋地踩水坑里的水。他们的行为立刻吸引了更多的孩子去踩水坑里的水。其中有个孩子问:“老师,这里的水是哪里来的呀?”另一个孩子回答道:“是刚才下的雨呀。”我见孩子们对水坑这么有兴趣,于是就乘势提了个问题:“那怎么别的地方没有水呢?”我的问题使这两个孩子一下子愣住了。宝宝说:“老师,你告诉我们吧。”看着孩子们求知的眼神,于是我决定就此生成一次探索性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一些有关“水会蒸发、变化形态”的知识,从而初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