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在教师和学生中间存在着一些混乱思想。如有些学生不愿参加任何集体活动,连校会和班会都不参加,说是没有兴趣;有些学生不遵守学校纪律,认为请假制度和宿舍规则是“清规戒律”;有些学生对不喜欢的功课不认真学习,得了两分满不在乎,得  相似文献   

2.
张玉英 《班主任》2009,(10):55-55
活动背景 初一年级的班级刚刚组建,能否迅速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尽快形成班集体凝聚力,是班级能否良性发展的关键。可是我带的这个初一班,有些学生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导致班集体荣誉受损;还有些学生想为班集体作贡献,但又常常感到没有机会、无从下手。针对这些情况,  相似文献   

3.
石玮 《语文天地》2011,(15):48-49
我们经常可以从学生身上看到:有些学生对父母和亲友的关爱,心无感激;对身处困境之人,没有恻隐和同情之心;对于个人学习,缺乏激情;对集体活动,反应消极……因此,在学  相似文献   

4.
教研区内几所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师聚集在一起进行集体备课。备课是沙龙形式的。作为校长,我平时不怎么留心,也没有过多地关注过音乐课堂。听了教师们的发言后,我才知道农村小学音乐教学处于怎样的现状。来参加集体备课的十多名音乐教师,几乎都是兼职的,即使有专职的,也不是音乐专业毕业的,他们只是教师队伍中“会唱歌”的老师,甚至有些老师连歌都不会唱。除了教材,他们手里几乎没有任何参考资料。所以,他们就只能对教材和课堂进行“简约”处理。上音乐欣赏课时,他们就给学生放音乐,因为有些内容他们自己也欣赏不了,所以也不知道如何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5.
我们经常可以从学生身上看到:有些学生对父母和亲友的关爱,心无感激;对身处困境之人,没有恻隐和同情之心;对于个人学习,缺乏激情;对集体活动,反应消极……因此,在学校中,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培养,更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6.
士气是一种推动团队发展的精神力量.是一个集体的心理状态.是集体生命力的体现。一个没有士气的军队不可能打胜仗.一个没有士气的团队在竞争中会被淘汰.同样,一个没有士气的班集体也不会朝气蓬勃。斗志昂扬。让班集体中充盈一种士气.会树立学生信心。激发学生斗志,振奋学生精神,培养学生品质。从而使班集体具有极强的战斗力、竞争力、吸引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7.
<正>多年来,笔者一直从事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常常遇到这样几类学生:有些孩子思想消极,集体观念淡薄;有些孩子性格孤僻,厌学弃学;还有些孩子心理负担过重,思想极端等。下面我们来看几个案例:学生A,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看护,是典型的留守儿童。幼小的他得不到孩提时代应有的父爱和母爱,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不愿意看到甚至嫉妒同龄人享受父母的关爱。缺失的情感使他的心灵容易受到创伤,往往只能无条件地、被动地承受现实。他孤  相似文献   

8.
日本片冈德雄教授认为:形成良好班集体的过程就是把“所属集体”转化为“参照集体”的过程。所谓“所属集体”,就是学生一进校门客观地属于某一个班级,但此时这个学生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是这个班集体中的一员。而“参照集体”则是这样一种集体,学生非常希望能够成为这个班集体中的一员,班集体对他来说是他所向往的集体。一个班级如果不能从学生的  相似文献   

9.
吕修军 《班主任》2004,(8):42-44
在校园中,我们经常能发现这样的学生:独来独往,沉默寡言,整天心事重重,很少露出笑脸,集体活动时总像个旁观者.这样的学生就是人们常说的"离群生".笔者调查了6所初中的57名初中班主任,其中有46人认为自己的班级存在离群的学生.离群现象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被动型离群.有些学生因喜怒无常、好吹牛、小气、攻击性强、对同学不友好等特点遭到同学排斥,因而游离于群体之外.另一类是主动型离群.有些学生因学习成绩差、成就感低、外表没有吸引力、自卑感强等原因而自我封闭,不愿意与同学交往,从而游离于群体之外.本文所研究的是主动型离群现象.  相似文献   

10.
过去,一说到"小团体",那就是"非组织活动",和班集体离心离德,必须加以反对和批判的;现在我们不能这么看了,人不能总在正规组织里活动,朋友圈子对人很重要,影响也很大。学生小群体有些对集体有负面作用,有些并没有负面作用,有的还有正面作用。但无论什么作用,它都是客观存在,我们只有了解它的  相似文献   

11.
课堂上的集体活动和个体活动上海市南汇县教师进修学校张玉琴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是:学生集体活动过多,大面积的个体活动太少。比如,朗读课文,有些老师喜欢让学生齐读,或者指定一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听。回答问题时,教师的问题刚说完马上就指名回答,...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需要的本能。如果仅以物的标准衡量学生的行为,以物的功能评价学生的优劣,是与素质教育相悖的。因此,就学生个体而言,无论是自己与集体、自己与他人,还是自己与自己、自己与学业,都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一、集体说:拉住我的手,让你跟我走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学生的性格很孤僻,他们  相似文献   

13.
班级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班集体对学生的发展影响深远。然而普通高中班级凝聚力的现状不容乐观:违反纪律现象频繁,师生关系冷淡,对集体漠不关心,不爱惜班级荣誉等。主要原因有:班主任没有发挥好管理职能,学校没有发挥好引导和评价作用,学生的集体意识差、缺少责任感,家庭教育不力等。笔者认为可从班主任、学校、学生、家长及政府等方面着手,提升班级凝聚力。  相似文献   

14.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中同伴互助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分享经验的平台。但是,当前不少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少数教师掌握着话语权,其他教师要么不敢发表意见,要么不愿意发表意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1)学校缺乏合作与包容的文化氛围,一些教师怕自己讲不好而被其他教师看轻自己,所以不敢发表意见。(2)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单一,一般根据学生考试成绩对同学科教师进行排队、比较,这样,同学科教师就成了竞争对手,因此不少教师不愿意将自己的经验与别人分享。(3)学校管理滞后,有些学校根本没有制定集体备课评价制度,有些学校虽然制定了评价制度,但由于评价标准不完善,因此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掘教师的潜能,调动其参与集体备课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对高一学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自己理想的高中,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一开始也确是有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使学生从开始就处于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怎样指导学生学好高中数学呢?  相似文献   

16.
<正>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在课堂上使学生积极思维,从而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数学知识,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了解职高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1.没有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这些学生还在回忆初中生活或体味成功的喜悦,没有很快融入新集体,进入职高的学习状态.有些同学把初中的那一套思想移植到职高来.他们认为自已在初一、初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两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职高,而且有的可能还是  相似文献   

17.
马小红 《考试周刊》2013,(45):174-174
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对学生性格的养成影响很大,有些孩子容易产生自卑和急躁的心理。教育者要帮助孩子找回自信心,克服自卑感,让她们融入集体,用集体的力量改变她们。  相似文献   

18.
<正>基于学校制度和班主任个人原因,有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使个性与集体教育走向极端:一是注重集体风貌,忽略每个孩子张扬的个性,强调团结协作多于平等竞争,讲整齐划一多于个性发展,甚至许多情况下不惜以牺牲个性换取集体统一,从而使学生缺乏自主精神、竞争观念、探险勇气、交际能力和创造意识;一是过分注重个性,甚至放任自流,不闻不问,使学生个性得不到有利发展、指导和及时纠正,从而使其偏离正确轨道。当今社会既注重个性发展,又注重集体教育,寓个性  相似文献   

19.
集体备课作为基础教育中提高教师群体素质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在学校教学教研工作中的引入已经有些时日了,但笔观察发现,这种原本极具有优势的“群体合作”模式在很多学校仅仅是有其形、而无其实,往往表现出上热(教育组织)下冷(教育实施)的尴尬境地。究其根源,主要反应在两个方面:①教师们还没有真实感受到集体备课的优越性,集体备课还没有真正成为教师们的自觉行为、内在之需。  相似文献   

20.
在很多幼儿园,承担幼儿语言教育的主要是集体语言活动。幼儿园集体语言活动常采用三种形式:第一种,是集体的谈话活动。集体谈话活动一般以师生相互交流和幼儿同伴相互交流为主,一般气氛比较轻松,幼儿的语言表达机会较多。但如果幼儿对教师选择的话题缺少生活经验或者教师组织方式单一,则很容易陷入幼儿无话可谈、只能由教师唱独角戏的尴尬境地。第二种,是集体的幼儿文学作品学习。集体的语言文学作品学习仍然是教师讲得多幼儿说得少,幼儿容易感到疲劳和厌倦,因而不愿表达,而且有些幼儿没有机会表达,还有些幼儿不敢表达。第三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