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蒲俊之 《考试周刊》2008,(25):136-137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走向自立的重要阶段.本文综述了当前学者对大学生自立的研究成果,并以大学生自立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对大学生自立教育的德育功能进行初步思考,提出了大学生自立的培养、调控与提高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关于自立的担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社会中谈论孩子自立的话题已经很多了,但在我们的家庭中,孩子的自立与社会的现实却有较大的反差。一些家长把孩子生活中的一切都“承包”起来,一些孩子也比较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所给子自己的一切。家庭中缺乏对孩子进行自立教育的状况令人担心。  相似文献   

3.
石慧 《教师》2011,(26):119-120
佛教也是教学,是指引我们从精神层面获得永恒真实幸福、真、善、美、慧的教育。佛学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智慧,挖掘、学习和借鉴其中的精神,对于丰富当代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德平 《文教资料》2008,(35):82-84
释迦牟尼佛创立的佛教经过两千五百多年的演变与发展,积累了极其丰富庞大的经典,并且已经翻译成多种文字.佛教具有极其广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原理与教育实践方法,对帮助我们解决目前所面临的许多教育问题具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5.
佛教也是教学,是指引我们从精神层面获得永恒真实幸福、真、善、美、慧的教育。佛学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智慧,挖掘、学习和借鉴其中的精神,对于丰富当代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形象进行深入分析,揭示文本背后蕴含的自立精神,结合我国教育实际探讨该作品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7.
教育孩子,是每一个人所面临的难题。婆婆对于孙儿的宠爱,那真是没得说的。孩子摔倒了,她总会给他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要么是路不够平,狠狠地跺一下脚,要么是带着他的那个人不好,没有仔细看管好他。但是,作为孩子的妈妈,我想得更多,  相似文献   

8.
隋唐佛教长足发展 ,除社会原因外 ,也与佛教教育密切相关。佛教教育的原则和手段有五点 :其一 ,区别对象 ,因材施教 ;其二 ,有的放矢 ,对症下药 ;其三 ,利用教具 ,直观形象 ;其四 ,启发思维 ,由近及远 ;其五 ,形式多样 ,喜闻乐见。中国教育史之类的著述对佛教教育例不提及一字 ,这不利于认识佛教教育的历史地位和吸收其中有益成份。剔除佛教教育的宗教目的 ,其原则和作法对于今天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佛教自两汉时期传入中国,通过授经、译经等活动不断弘扬教义,宣传教理,在初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早期佛教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形式,为以后佛教教育进一步发展完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很多父母都认为,自立的教育就是教会孩子“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能不依赖别人的帮助就是成功的自立教育。事实果真如此吗?看看国外的父母如何对待这个问题,或许会对我们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双流区实验小学(东区)自建校以来,坚实而艰难地经历了五年发展.学校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育人要求,构建了自立教育特色学校文化体系,通过自立课程构建、自立课堂探索、立师课程与立品课程实践,初步达成培养自主独立,立己达人的自立少年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2.
黄夏年在《法音》2007年第4期撰文,从佛教界人士的反思、近代佛教教育情况、佛教教育存在的不足和改革佛教教育的想法四个方面对近代中国佛教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指出中国佛教到了近代,开始借鉴西方的教育模式,引进佛学院的概念,由是使传统的佛教教育模式开始有了转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当代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了大学生心理特征的形成因素,探讨了挫折教育的内涵,对于如何开展大学生挫折教育,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施教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群体环境,积极开展挫折教育,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有利于大学生自身人格的完善,增强学生战胜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日本教育有这样一项措施:将最小仅5岁、最大不过11岁的小孩们送至一个野外营地,让他们从营地出发,穿越山林、河流到目的地集合,途中他们必须自食其力,独自处理一切事务,应对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佛教大同理想作为佛教对理想社会生活的一种追求,与其个人观、家庭观、社会观、国家观、世界观等息息相关,并在深层理念上体现了佛教独特的哲学思维方式.近代以来,胡礼垣、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谭云山等人的大同思想中,均体现出较为鲜明的佛教特色,佛教界高僧如宗仰、太虚等人提倡的“人间佛教”的革命中同样包含佛教有关大同社会的理想.佛教的缘起观、平等观、心性观蕴含的大量思想经过现代化的阐释之后,可以作为全球社会奉行的黄金原则.  相似文献   

16.
在农村小学生源结构剧烈变革的今天,怎么促进农村小学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怎么避免学校凋零、教师困顿、学生发展停滞甚至倒退,江苏省丹阳市珥陵中心小学给出了他们的做法:以从四个角度切入深化推进小班化精致教育为抓手,以追求学生"自立"精神为目标,全面推进农村小学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7.
古代泰国(暹罗),教育为佛教所垄断,寺院是教育的最主要场所,教育就是用来保存宗教传统的,因而世俗教育必然依附于佛教教育。近代以来,泰国逐渐走上现代化道路,泰国佛教世俗化的趋向亦在加快,其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泰国的世俗教育逐渐脱离佛教教育并逐渐普及;教育日趋世俗化、现代化,成为泰国教育发展的主流。另一方面,佛教教育在保持传统同时,也处在缓慢变革中。佛教教育与世俗教育的发展交相辉映,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较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8.
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上半叶,以杨文会、欧阳渐为代表的在家佛教徒将现代教育的知识取向、学校制度和价值观念引入佛教,重新定义了佛教传承的内容、形式和主体,改变了中国佛教中神圣、知识与权力的结合方式。他们不仅有意识地为居士争取全权的宗教地位,而且形成了机制独立、师承有序的信念团体。这一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具有真正独立于僧伽佛教的自主性的中国现代居士佛教的诞生。  相似文献   

19.
也谈元代上都之佛教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蒙古师大学报》2 0 0 0年第 4期刊登的王风雷先生撰写的《元上都教育考》一文 ,论述了在元代的上都教育很发达 ,儒学、佛学、医学、阴阳学、蒙古字学等都很有特色。元上都路所属州县的宗教教育也十分活跃。该文作者认为 ,如果我们进一步审视各种宗教 ,就可以发现 ,若离开  相似文献   

20.
人间净土的思想,是受到佛教中西方净土理想世界美好世界的影响,从反观现实世界不和谐不完满的现状当中,对于理想世界的一种追求。本文从佛教中关于西方净土和人间净土的比照,并且随着佛教的世俗化、入世化,特别是佛教净土宗对人临终往生的关怀、对于社会慈善事业的关注,而强调化导世人行善、建立和谐生存环境的人间净土理想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