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统一解释动结式的论元实现,本文首先介绍了小句嵌套理论,并在小句分析法的基础上引进了致使义,对汉语动结式的题元角色分派问题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在探讨动结式的论元结构整合过程中,本文首先介绍了根据动结式语义关系对动结式论元结构整合有影响的界限原则,并指出其不足之处,然后着重运用生成句法中的移位理论,并引进话题移位这一方式对动结式的生成做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2.
题元角色和论元结构是句法学的重要概念,也是语义学所关注的课题。本文通过一些英汉语例证,题元准则进行探讨,并根据这些例证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及英汉语之间的不同语法特点,对题元准则在汉语句中的适用性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3.
按照题元准则,句中谓词所蕴涵的每一个题元角色都必须分派出去,且只能分派给一个论元。通过考察分析认为,现代汉语的兼语句、连谓(动)句、述结武谓语句的句子结构都是符合题元准则的。有人认为,在上述这些特殊的句法结构中一个论元NP可以带有不止一个题元角色,这只不过是人们忽略了这些题元角色并不是同一个谓词的题元角色所导致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4.
截省句是一种省略句式,位于句尾的疑问词后被认为还有一个空成分或一个删略成分.目前,对于截省句的探讨主要有两种方法:移位删略法和非移位复制法.采用移位删略法可以为汉语截省句提供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通过分析汉语截省句的特点,我们发现汉语截省句中存在主目语与附加语不一致的现象,即汉语截省句中主目语位置的疑问词前需要"是"支持,而附加语位置的疑问词前不一定需要"是"支持.在移位删略法的框架下,为了更好地分析汉语截省句,本文提出了三种可能的解释(动词短语前置说,分裂句说,焦点移位说),并通过分析得出了结论,即焦点移位说能够最合理地解释汉语截省句.  相似文献   

5.
汉语存现兼语句具有存现句的结构,并且内含一个承担双重题元角色的兼语。兼语的双重题元现象看似违背了题元准则的要求,但没有影响句子的合法性。为了解释这一现象,在生成语法的框架下,引入空语类的概念,力求厘清存现兼语句的生成机制,从而对兼语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控制是生成语法理论一个重要的概念。在英语中被控制成分PR0处于不受管制的位置,出现在非限定的主语位置,与显性的名词短语呈互补分布。分析汉语中的控制现象,认为"将"是可以用于区分汉语中的限定句与非限定句,汉语中的控制现象发生在四大结构中。由此可知,汉语在强制与非强制主语宾语控制类型方面与英语相似,但译语中控制结构更为复杂,涉及到的语用因素更多些。  相似文献   

7.
传统语法中受事主语句的定义有失精细,而将“那封信写好了”分析为受事话题句的观点值得商榷,因为句首的“那封信”的题元角色更应该是客事(THEME),毕竟整个句子表达非宾格性的状态义。文章认为,“黄蓉写好了那封信”兼具施事一受事义和致事一客事义。而其宾语论元的话题化操作会因语义角色的不同分别形成受事次话题句和客事主话题句。文章的启示在于.借鉴生成语法理论研究汉语语法时应该顾及汉语的构词手段及其句法实现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简明短语结构下线性化的要求取消了名词短语结构中的中间投射,并加入了轻名词n这一功能语类.通过对英语动名词与名词短语在句子中的分布可以看出,线性化理论驱使了动名词中简单名词至动词之前的移位以及做主宾语的名词短语至限定词短语的进一步投射.这样限定词短语假设得到修正,是否产生限定词短语投射这一操作不是必须的,它取决于名词短语在句中是否为承担题元角色的论元.  相似文献   

9.
唐素文 《考试周刊》2007,(30):70-71
本文旨在讨论英语中WH移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宾语不对称现象。本文认为这种不对称现象能用ECP解释,且这种不对称现象源自主、宾语所受的题元角色不同,即主语由谓语动词间接赋予题元角色,而宾语由谓语动词直接赋予题元角色;事实上,这种不对称能用ECP解释也是源于此。  相似文献   

10.
英汉语中的小句结构统一表现为嵌套时态短语的话题短语投射。英语小句中的时态成分在不同小句类型中具有实现事件论元的可选性特征,其句法结果为英语名词小句和形容词小句中的主语移位至话题短语指定语位置,而英语动词小句中话题短语指定语的位置由小代语 pro 占据。话题短语指定语位置上成分的不同造成了英语不同小句中主语被动化提取的差别。汉语中的时态成分同样在实现事件论元方面具有可选性特征。汉语补足语小句中的时态成分选择不实现事件论元,因此汉语名词小句和形容词小句中话题短语指定语位置上的成分为小代语 pro。汉语独立小句中的时态则选择实现事件论元,其主语实现为话题。  相似文献   

11.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在句法和语义上都紧密联系的两种句式,但二者在自然语言中又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其差异的原因在于两种句式本身语法意义上的差别以及"把"和"被"的标记作用不同。要解释两种句式的差异,需要从语义入手来探讨两种句式中论元成分和语义角色的不同,进而对比两种句式在语义和语用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12.
Written argumentative texts were collected from 7 to 14 year-old-children in two situations: one in which a scientific-like issue was to be debated (formal discourse: FD) and one in which an opinion was to be defended (natural discourse: ND). The structure of the supporting arguments advanced in the individual protocols were analyzed. Various structural indices were defined and calculated for each protocol, and then input into a factori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In both the FD and ND conditions, the main factorial axis opposes long protocols to short ones. This finding held true even though the other indices were weighted to compensate for protocol length. The length variable thus appears to be a discourse characteristic as such. Furthermore, long FD protocols were associated with embedded structures and a substantial amount of rewording. Long ND protocols had a low degree of embedding, and contained many accumulated arguments and thematic breaks. The second axis opposes sequential chaining of arguments to argument coordination in FD. In ND, it opposes the absence of structure and many rewordings to a variety of more or less highly organized structures, but without sequential chaining. These analyses revealed some interesting differences between formal and natural discourse: the key role played by sequential chaining in FD versus the insignificance of this type of structure in ND, and the important but different role of rewording in FD and ND. Protocol length was found to be strongly linked to subject age: older subjects have more arguments at their disposal. But in addition to acquiring the ability to write longer texts, older children are able to use different structures for argumentation,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referential space involved.  相似文献   

13.
语篇功能主要由三个语义系统构成:主位系统,信息系统,衔接系统。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一诗原文和其英译文,在主位结构和信息中心等方面,非常相似,而在衔接的表现方面,则存在明显的差别。说明主位和信息结构可以作为分析评价古诗英译文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4.
词切分是指在阅读过程中把连续的语言信息切分成有意义的单元,以促进文本的阅读与加工。拼音文字中的词间空格起到了词切分的作用;而中文属于表意文字,书写方式与拼音文字不同,没有词间空格。拼音文字阅读词切分的研究发现,词间空格标示了词切分的位置,是词切分的依据,而且,空格有效地引导读者的眼动行为;而中文的文本没有类似空格的词边界的标记,人为标记词边界不能促进阅读,但是人为添加的词间空格能够促进单词的早期识别。关于中文的词切分已有大量研究,但仍存在如下需要解决的问题:(1)对中文词切分的切分依据的研究还没有一致的结论;(2)中文阅读眼动控制模型的构建还不成熟;(3)词切分与初学者学习之间的关系有待研究;(4)对外汉语教学的教材如何有效处理词切分;等等。未来研究应在以上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文章将语篇分析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主位结构,运用到英汉翻译研究当中,对两种语言的主位进行对比,并试图分析这种差异在翻译结构转换中的应用。英语是一种主语突显的语言,而汉语则是话题突显,反映在主位结构上的差异便是英语的主位多是主语主位,而汉语多是话题主位,甚至小句中的主语还常被省略。因而,在英汉互译中,主语和话题的转换便是常见的技巧之一。  相似文献   

16.
分切机是凹版印刷系统的重要工艺设备,它在凹版印刷机产品的质量及分切控制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整个生产流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在分切机控制上与一些国际品牌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其中分切机的张力控制是难点,也是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技术差距最大的地方。本文重点对分切机控制系统中的张力控制进行研究,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凹版印刷机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熊飞宇 《宜宾学院学报》2012,12(1):57-61,75
中共中央南方局及其文委会对抗日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依据了中共中央有关方针政策,具体体现在张闻天和毛泽东的文化指导思想中.张闻天的文化指导思想,主要见诸《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文化人与文化团体的指示》和《发展文化运动》;而毛泽东的文化指导思想,则以《新民主主义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代表.张闻天与毛泽东对文化的指导思想有差异:张闻天将“民主”明确纳入新文化的发展方向,而毛泽东却用“大众”涵摄“民主”;张闻天制定并执行的具体的文化政策,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总目标也不乏抵触.  相似文献   

18.
机器人的研究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其中类人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尤其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并成为智能机器人领域中最活跃的研究热点之一。研制与人类外观特征类似,具有人类智能、灵活性,并能够与人交流、不断适应环境的类人机器人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之一。本文阐述了采用了PIC系列单片机对机器人各功能子系统进行控制的同时,通过对舵机的优化控制使机器人具有多关节协调运动模仿人类动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In a hybrid system, the subsystems with discrete dynamics play a central role in a hybrid system. In the course of engineering machinery of cluster construction, the discrete control law is hard to obtain because the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is complex and there exist many affecting factors. In this paper, hierarchically intelligent control, expert control and fuzzy control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discrete subsystems of engineering machinery of cluster hybrid system, so as to rebuild the hybrid system and make the discrete control law easily and effectively obtained. The structures,reasoning mechanism and arithmetic of intelligent control are replanted to discrete dynamic, continuous process and the interface of the hybrid system. The structures of three types of intelligent hybrid system are presented and the human experiences summarized from engineering machinery of cluster are taken into accou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