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丽  李涛 《教育学报》2020,(1):120-128
“童心说”融道家的“真心”、佛家的“本心”和儒家的“最初一念之心”于一体。真心即绝假纯真之心,自然个体人的原初之心。本心是清净的精神实体,即内心的清净无杂。最初一念之心就是天赋予人的自然之心,允许人的自利。“童心”与“婴儿之心”、明心见性、良知具有内在联系。李贽认为,做人、做文、生活都要遵循“真”字;文人应以个性创作抒发情感、欲望;也应正视“人必有私”。他倡导文艺创作的自由精神,反对道德说教,主张多听“迩言”。“童心说”的现代教育价值体现为回归人的本真、解放人的思想和倡导人的独立;从而回归教育的本真,使教育打通人性,帮助人成为自身;使学生学会思考存在性问题,促进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展。“童心说”所体现的求真原则、个体性原则、自然人性的追求等蕴藏着现代性的精神特质,如:理性、个体性、自由性等,预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性的萌芽。  相似文献   

2.
葛金莲 《江苏教育》2023,(30):54-55
<正>理想信念被称为“精神之钙”,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发展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人无信仰,就容易迷失方向。情景案例中这位青年价值观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理想信念的缺失。青少年学生正确理想信念的树立,是一个积微成著的过程,应从小抓起。一、心之信——筑信念之基人的思想观念是可以通过后天教育而调整改变的。真诚才能靠近人的本心与精神,理想信念教育尤应重视“真诚”二字,  相似文献   

3.
“无为而治”是老子社会政治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观点,主要有两层意义:首先它是道法自然的引申。他认为天道与人道,相殊而相通,主张以天道统摄人道,既可使天道与人道统一,又可使社会关系和谐,造成一个人人处于自化、自正、自富和自朴的境界,绘制出他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蓝图。第二,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求在客观中显现主体的能动性,人的客体化,主体的客体化,给人以最佳定位,通过贵柔、柔弱胜强之途,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目的,这正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体现。可见“无为而无不为”是一种理性自觉的思维方法,自古以来便深受重视,其“无为而治”被喻为“南面之术”而宝之,是很自然的。当今人类面临着天道与人道关系的种种问题,自可从中受到启迪,寻求借鉴  相似文献   

4.
《问说》教材注解对《孟子》“求其放心”的释义为“找回自己放纵散漫的心”,这是不确的。既然是“放纵散漫的心”,还要“找回”它干什么呢!查《孟子》原文,知道“放心”的“放’不是“放纵”的意思,而是“丢失”的意思,“求放心”就是“找回丢失的本心”。盂子的哲学思想是“性善”沦,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只是普通的人容易丧失这些“本心”,“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受之”,“此之谓失其本心”。他认为学问之道就是在于找回已经丢失的善良的本心。至于“大人者”,则“不…  相似文献   

5.
《文子》承袭老庄追求个体生命超越的思想,以天人一体同构为思想基点,主张“守内而不失外”的人道修为,即因循天道自然,通过保有内心至和之气,精诚内敛,从而保持虚无、平易、清静、柔弱、纯粹素朴的本性,以实现生命的永恒和精神的超越。《文子》对于人道的思考,旨在终极层面上追求“人”之为“人”的境界与品格。  相似文献   

6.
熊十力认为,根据“应用不无计”、“依他起性”和“极微计”之辨析,“物”和“识”并不具有实在性.因此,人们通常以为事物为实在的观念是错误的.尽管如此,并不能否认宇宙本体之存在.否则,不仅宇宙没有了根据,人生也会失去价值.“虚寂”而“生化”乃本体之根本属性,而“本心”既“虚寂”又“生化”,故“本心”即是本体.当然,“本心”不是与物相对的“妄执之心”,而是超越的、“绝待”的本体.为了避免对“本心”的误解,也为了凸显本体之“绝待”,熊十力将“本心”名为“乾元”;并通过对其特征的分疏,进一步论定了“乾元”之所以为本体.这样,由“物”到“本心”再到“乾元”,熊十力完成了其本体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庄子的狂狷人格归结为对个体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的追求。只有纯任自然、心无毁誉、主宰万物而不被外物所役使,才会身无所累.达到人格自由的境界。要达到真正的自由境界,必须实现两种超越:一是超越外物.摆脱束缚,恢复自然的人性;二是超越生命,悟透生死,进入达观的精神境界。实现超越,必须通过悟“道”来完成。悟道,即内心对道的体悟.方式就是“心斋”与“坐忘”。  相似文献   

8.
杨简主张废《毛诗序》,这和他心学思想的理念是紧密关联的.因为他主张“本心”“道心”“无邪”之心具有普遍的意义,故而反对《毛诗序》解诗的历史化;因为他主张人的“本心”直指,故而反对《毛诗序》“支离”的解说,提倡“通言”的解读;因为他主张“本心”先天性的存在,故而反对《毛诗序》的“美刺”说.  相似文献   

9.
立志是儒学修养的前提和功夫,也以此特质区别于知识性学术,尤受阳明重视,并与其身心一体、以心导之思想相一致。阳明认为立志于为学首先是定向与植根,所谓“植根”就是播种,它是心灵纯化的方向和起点,“致良知”之“致”即立志。立志犹如舟舵、马衔,收拾身心并构成为学动力和恒力;立志又是定心,志定心收气凝。而人生并不怕科举功名,就怕消磨转移理想意志、立志不真切。立志是个体道德生命即良知的最初释放,是道德意志的最初真正展示和逐步坚固化,志立而不移就是从“致良知”到“良知致”。立志贵在专注,专于天理而非朱子的“持敬”,个人在专心主一的过程中,涵养精神,调理气机,使理气通达,上达天道,“精一”既是矢的又是功夫。  相似文献   

10.
庄子反对为外在的一切献身 ,特别关注死亡对生命的威胁 ,情欲和智谋使人忙着争名逐利 ,无时不在损害人的生命。要想解脱困境 ,先要做到齐同万物 ,无是无非 ;认识到人的生死不过是“气”之聚散。然后通过“心斋”等途径修“道” ,彻底消除物我对立 ,这样才能观照到自然无为之“道” ,实现精神的彻底独立和自由  相似文献   

11.
“万物皆备于我”,是孟子性善说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十分朴素的天道自然色彩,它上与天道相关,下与万物相联.“天”乃自然之天,它客观存在,运动变化,生生不息.此之所谓“善”.人与物是天道自然之一体,而受日趋于善之大道所制约,故人与物之性不能背离天道自然之性,即趋善之性.如是,则人与物固有相通之理,人性之善必通过与具体物之交往而表现,而充盈;离开具体物则其善性不显,更无善性可言.故“万物皆备于我”者,谓我与万物之情理本皆相通,据此情理则可得进退、行藏之宜.孟子并由此而引申其王道教化的主张,于是始带有政治、道德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12.
柏峰 《陕西教育》2000,(5):21-22
指导思想 1.教育观 ①学生观——把学生看成是有独立人格、有自主精神、有巨大潜能的人,着眼发展学生的潜能与个性;教学观——不是为了“教会”,而是追求“会学”;不仅要学会继承,而且要学会创新与实践;学习观——使学习成为一种  相似文献   

13.
陆九渊心学中有“心”和“本心”两个概念。“心”是以“思”为职的人体器官,即现代心理学所说的“人脑”;“本心”就是“仁义之心”,是现实的伦理关系以及传统伦理道德的言传身教在“心”(人脑)中的反映,属心理现象。《陆九渊集》中“人非木石,安得无心”、“心一也”中的“心”,是指“于五官最尊大”的“心”(人脑);“本心”、“良心”、“赤子之心”,是指属于心理现象的“仁义之心”。  相似文献   

14.
校长管理的学问 ,是一门用人的学问 ;校长管理的艺术 ,是一门用人的艺术。要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 ,使之心齐气顺 ,形成合力 ,校长则必须学会用人、容人、爱人、励人、律人 ,认真做好“人”字文章。一、要有用人之道治校之道 ,惟有用人。首先 ,校长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不用平庸之辈 ,重用创新之才 ,敢于打破“年龄”、“资历”、“性别”、“亲疏”的界限 ,将那些德才兼备、能独当一面、创造佳绩的教职工大胆放到合适的岗位上来。其次 ,要用人之长 ,去人之短。扬长避短 ,则无不可用之人 ;求全责备 ,则无可用之人。只有任人唯贤 ,而不…  相似文献   

15.
对事实态人际关系的绝望和对儒家人际关系主张的拒斥,使庄子由对事实态人际关系的关注转向对理想态人际关系的探求。庄子主张,“道”是理想人际关系的核心;“无我”是开展人际关系的出发点;个体精神之自由与人我关系之和谐的统一是人际关系追求的目标。个体本位性、去依附性、非功利性则是庄子人际关系思想的三个特点。庄子的人际关系思想对时人思考和确立合理的人际关系思想理念富有教益。  相似文献   

16.
陆九渊认为,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应该放在教育的首位。而要实现这一教育应该从下列三个方面去进行:首先是“存养”,其次是“剥落”,最后是“减担”。“存养”即是“自存本心”,是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最重要的功夫。陆九洲号“存斋”就是反映了他存养本心的思想。他说:“苟此心之存”“则此理自明”,“将以保吾心之良,必有以去吾心之害。”意思是只要保持、恢复人的“本心”,世上万物道理自明,但是要保持“本心”  相似文献   

17.
道家思想的核心范畴和最高追求是“道”,在其思想起步的地方并无专门之心去“求美”,但“道”在运行过程及对人生的影响中,不期然而然地指向了一种最高的美学精神,也即庄子说的“大美”。一方面,“大美”是一种道的可感形式;另一方面,对“道”的体认需借助于美的活动和精神。天地运行是道的显现形象,天地之大美即是道的可感觉形式,而天地的审美之维在于其整全、无限、无为的特性。道家美学思想通过对道和天地大美的体认而立足于人和人生,对走出现代教育的困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天地大美立教,强调“内养”之“修道”,此修道过程也是成就生命之大美的过程:其培养的理想人格是完整而丰富的人,因此需要警惕现代教育中知识技术对“道”的分裂和遮蔽;教育之本性在于以有限的“教”启示和通向无限的“道”,因此需要注意解脱于有限的教育内容和载体的束缚;教育应无为而无不为,因此需要顺任自然而非威慑强制,以道主知,还天地万物以生机。  相似文献   

18.
仁,是人作为人存在的理性法则,不仅是个人美德之要,也是政治德性之魂,彰显着治国育人之本,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之根.大学生思政与法治教育,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探究与传承,探索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有效对接,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力和个体道德自觉心,理性践行“我的中国梦”信念.  相似文献   

19.
“道”为孔子思想体系的中心范畴,孔子的学说是道学。孔子道学并不仅仅是经验层面上的伦理知识之学,而是具有超验本体层面的、可以执一统多的人文整体精神的思想体系。孔子的道学形上学主要表现为价值的或境界的形上学。孔子主张个体生命以“道”(天、天道、天命)作为人的存在与发展的超越性根据,通过“礼”这一中介推展出伦理、规范和内在超越之路———践仁以知天,即使人在道德的自我修养过程中达到与无限的“天道”、“天命”合一的境界。因而,他的道学形上学体现出即超越即内在、本体与工夫相统一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以人之心体作为儒家修齐治平的着眼点与发用处,并消解正心诚意与格物致知产生的内外区隔,是阳明心学的重要特征。而以本心之发明、施用论证儒家人伦道德于人内在根本倾向、终极生存可能上的本然与必然,势必关涉心体性质的辨析与揭示。一方面,心超越一切固化立场,具有“无善无恶”的自然本性;另一方面,心因能主动生发现实伦理行为,并于本体层面赋予此世生命以实在性,而能回转佛道二教的虚无主义倾向,实现儒家“必有事焉”的生存指向。王阳明在《传习录》中的论述表明,虚与实是对心体无纤毫私欲遮蔽、廓然大公的本然状态的不同阐发。而只有同时认清心体的虚与实并超越固化的是非判断,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伦理自觉并体察生命本具的精神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