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田利 《考试周刊》2011,(7):195-196
我国实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其实施的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主体存在一些主体错位、比例不适当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主体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大众化使我国有限的财政与无限的对高等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大,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是应对高等教育由于大众化取向所带来的办学资源短缺矛盾的必然选择。按照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以及我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补充教育资金和学生求学经费,实现教育成本的补偿。  相似文献   

3.
中美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主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办高等教育受益各方均应是成本分担的主体。美国私立高等教育之所以发达,与其多元化筹措办学经费、合理分担教育成本有直接的关系。我国民办高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学费,这种单一的经费来源不利于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差别收费、政府适当资助、引导社会捐赠、民办高校加强自身服务创收等对策,缓解民办高校的经费压力。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由政府独家供应的模式被逐渐打破,通过市场机制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教育资源稀缺引发的供求矛盾,成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此,研究对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情况,提出使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比例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校收费的不断上涨,高昂的学费已成为广大农村家庭一个沉重的负担。本文在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现状夏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这个属性影响高等教育成本应该在政府、个人和社会各单位等各个利益主体之间分担。近年来,我国在逐步实施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但由于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其经费短缺问题仍然突出,因此,要通过扩大政府投入、减少地方投入差异、制定合理的学费标准、完善助学贷款制度和拓宽高等教育的非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等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考量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飞舟 《高教论坛》2008,(1):69-70,84
本文将影响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因素概括为成本因素、收益因素、能力因素、产出因素、市场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六类。  相似文献   

8.
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主体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高等教育既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又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对它的投资能够带给个人及社会巨大的收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国民收入日益向个人倾斜,由国家独自承办高等教育显得力不从心又很不公平,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由高等教育受益各方分担与补偿高等教育成本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主体主要是受教育个人,政府,高校自身及用人单位。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加剧了我国政府投资能力下降与经费需求膨胀之间的矛盾,使得经费短缺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而迫切要求对高等教育实行成本分担与补偿。本文深入分析了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原因,并从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入手,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学生资助体系的相关想法。  相似文献   

10.
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主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在划分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主体的基础上,通过国际比较,剖析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方面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建立合理成本分担机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依据是高等教育服务是准公共产品,其成本应由学生、学生家长、纳税人和学校四方共同分担。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格局的形成主要归因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生均成本大幅上涨所导致的世界范围高等教育财政危机。其意义在于拓宽了高等教育服务机构的筹资渠道,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对高等教育实行收费上学、社会助学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因教育服务成本边界模糊、构成模糊、计量困难和各方高等教育受益率测算困难,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中国国情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体制经历了国家财政负担和向国家负担为主、个人与社会分担为辅转型的两个发展阶段。本文在分析、评价两个阶段发展特点及存在问题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要根据我国国情,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体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根据国家教育和培训政策的相关条款,在充分酝酿和准备的前提下,埃塞俄比亚政府自2003年起在公办高校开始推行"成本分担"计划.根据该项计划,学生将承担学习期间的全部食宿费用和15%的学费,在毕业一年后以"毕业税"的形式交纳.虽然计划的推行曾引起过不同的反响,实施计划的保障机制还需完善,但毕业税的顺利实施将促进教育公平、增强教育财政的后劲,使埃塞俄比亚高等教育走出发展的困境,其积极意义已逐渐被社会所认识.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成本就是高职院校、高职学生及其家庭在高职教育过程中所支付的全部费用,是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学习期间所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根据“谁受益,谁分担”原则,该成本的分担对象是国家、地方政府、用人单位、学生及其家庭。各方应分担比率,根据调查资料所反映的实际情况和国际普遍分担水平,建议定为国家40%,地方政府28%,用人单位17%,学生及其家庭15%。具体分担按年度实施,即主管部门按年度确定成本总额,国家和地方政府用财政拨款分担;学生通过学费分担;用人单位则先通过纳税形式归集,再由国家财政向高职院校转移支付。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指出了我国教育成本分担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公平的角度分析了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完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设计有利于教育机会公平、教育活动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社会经济基础条件、成本分担体系的构建、教育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及成本分担的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原因,高等教育在成本分担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公平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改革和优化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促进和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与机会均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实行收费上大学、高等教育成本由各方收益人共同分担,是推动教育体制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当前的高等教育私人成本水平,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已经成为一个相当重的负担,在相应的配套措施不完善的情况下,高额的学费很可能成为不少家庭接受高等教育的障碍,造成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和教育结果的不平等。针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问题,总的来说,应该在教育成本合理负担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采取“三管齐下”的综合治理对策,即政府主导资助,积极培育公民社会和民间组织,加强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相似文献   

18.
石翎炜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1):75-77,79,93
尝试从受益原则的角度对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效率进行分析,希望能找出合理进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思路,减少不合理的成本分担带来的福利损失。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高等教育成本增长的同时,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能力却下降,致使高等教育出现财政危机。为了解决这一危机,我国逐步推行并建立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使高校财政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与此同时,我国大学的学费飞速增长,已经引起了很大的社会争议,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