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字作为古代汉语中的一个常见否定副词,其所在的否定句中,代词宾语通常前置。但《国语》中的“未”字否定句却存有例外,代词宾语并未一律前置。推而广之到先秦其它典籍,可以看清先秦汉语中,“未”字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基本概况,以期对研究其它否定副词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孟子》的宾语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宾语前置是古代汉语较为突出的特殊句式,与现代汉语形成很大的差异。如果对这种特殊语序辨析不清,就会妨碍对古书文意的正确理解,因此,它历来受到古代汉语语法研究者的重视。对《孟子》中宾语前置现象进行具体分析,有利于理清这一语法现象在该书中的特殊性及其变异轨迹。  相似文献   

3.
4.
5.
邵伟国 《台州学院学报》2005,27(5):29-31,35
英语介词被动句经历了从"直接被动"到介词被动、复杂介词被动和短语介词被动等主要发展阶段.能够使用介词宾语进行被动转换的有介词动词、不及物动词 介词、复杂介词动词和短语介词动词等四种动词形式,它们之间的句法功能和语义特征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史记》中疑问代词宾语、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用"是/之"复指的宾语以及无形式标记的宾语四类宾语的语序情况。调查发现:疑问句代词宾语基本前置,否定句代词宾语基本后置,用"是/之"复指的宾语和无形式标记的宾语用例寥寥。另探讨了宾语前置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李德花 《学子》2013,(10):52
宾语前置句既是文言文倒装句教学和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帮助学生掌握,下面对其类型和规律作以概括总结。【规律一】疑问代词+动词或介词。文言文中疑问代词作宾语要置于动词或介词的前面。这类疑问代词主要有"谁""、孰""、奚""、曷"、"安"等。例如:⑴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⑵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占课文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是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宾语前置现象作为一个重要的语法现象,在先秦典籍中俯拾即是。《诗经》收录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作者不同用途的诗歌,基本表现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的真实语言面貌,通过分析宾语前置的不同类型,旨在了解不同宾语前置现象的使用频次和嬗变倾向。  相似文献   

10.
徐克天 《现代语文》2009,(12):21-23
《左传》中的宾语前置可分为陈述句中的宾语前置和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陈述句中的宾语前置又可分为肯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和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本文通过分析《左传》中疑问句和陈述句中的宾语前置现象,对全书的语法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汉语中常常出现宾语在动词之前的句式。这种宾语前置是古汉语词序问题中的主要部分。宾语前置,即宾语不在原本应处于谓语之后的位置上,而置于谓语(动词)之前,倒装句中宾语前置有六种类型。宾语前置不仅是一种明确存在的语法现象,而且有着渊源的背景和多样的形式,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此外与此相关的宾语位置变异也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韩鋐 《现代语文》2006,(5):47-47
"宾语前置",顾名思义,即宾语不在原本应处于谓语之后的位置上,而置于谓语(动词)之前.它是文言文中特有的现象,一些同学感到难以掌握.其实,这其中有规律可循.下面简略地介绍倒装句中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介词的宾语通常是名词、代词或动名词,但有时也可以是从句、不定式、形容词甚至介词短语等。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⑴从句作介词宾语介词后接从句作宾语时,通常不能是that从句,遇此情况应在介词后加上thefact。能用作介词宾语的从句是指以疑问词开头的句子。如:  相似文献   

14.
从语法形式上看,<水浒全传>中"被"字所介入的宾语较为丰富和复杂,不仅包括名词、代词和词组,还包括双宾语和插入性说明成分.这一现象反映了近代汉语时期被动结构由简到繁的发展趋势.从语法意义上看,"被"字句的介词宾语可以是行为的主动者、行为的凭借与工具,甚至还可以是行为的受动者."被"字句的介词宾语常常可以省略.但在"被…...  相似文献   

15.
省略介词宾语是古人的语言习惯。一般情况下,省略介词宾语后的句子并不影响语义的表达。但有时古汉语介词宾语省略后,也会出现歧义。  相似文献   

16.
宾语前置是古诗文倒装句的基本形式之一,在古诗文中出现频率较高,构成情况也较为复杂多样。现归类整理如下,以期对古诗文的阅读和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古汉语宾语前置和焦点理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宾语前置是古汉语语法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从《马氏通》开始,对此讨论就比较热烈。近年对宾语前置的性质做探讨的,比较突出的是石毓智、徐杰等,他们认为宾语前置是古汉语中表达焦点的一种类型特征。在此观点的基础上对宾语前置的分类、性质、发展阶段等进行回顾与分析,探讨了宾语前置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和性质;从焦点性质和句式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宾语前置应该分为两类三种,即陈述句类和疑问句类,陈述句类内部又分肯定句类和否定句类;宾语前置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各阶段还有内部的不平衡,疑问句宾语前置的规则最为严格,其次是否定句,再次是肯定句,不平衡的原因是因为否定句受到肯定句的类化,而疑问句受到的类化则相对较小,这是因为疑问句和肯定句不属于一个大类。最后,对以前宾语前置研究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纠正了一些与语法事实相悖的看法,并对更深入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曾晓舸 《文教资料》2013,(29):189-190,161
《开明国语课本》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专供小学高级国语科教学之用的教材,取材儿童生活、容纳儿童文学及日常生活上需要的各种文体,为儿童说话、作文的模范。本文主要考察了介词“在、把、给、跟同、打从”在课本中的用法.以期发现现代汉语介词发展演变的线索。  相似文献   

19.
中古时期是汉语宾语前置句式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段,通过对《后汉书》进行穷尽调查以及与相关文献比较研究,大致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一是汉语宾语前置不同句式之间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二是各句式内部的发展也具有不平衡性。三是《后汉书》中出现的特殊宾语前置句式,一部分特殊句例是模仿时出现的偏差,反映作者使用这些句式已经没有口语的支撑;另一部分特殊用例则反映了宾语前置句式在此期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是”代语作介词“以”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作动词的宾语,以及非否定句中用助词“之”等标志,都可以前置。对“寡人是问”一类句式,通过大量语例说明,不宜将其动词前的“是”解为代词,并视之为一种“例外”的宾语前置现象。而应该判作是连接词组或句子表顺接、因果等关系的连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