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颜晴窗 《精武》2012,(21):23-23,25
直板打法是我国乒乓球运动的传统打法,在我国也受到了重点保护,其技术在实践和理论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创新。近年来,直板横打技术在乒乓球运动中逐渐发展并走向成熟,成为优秀直板运动员一项不可缺失的技术。而直板横打技术作为一种直板中的新型打法需要我们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意识培养。本文主要介绍乒乓球直板横打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意识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参加第五届城市运动会乒乓球项目的37个单位的284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及数理统计方法,对乒乓球运动员打法类型进行调研。 1.打法类型的基本情况:本次参赛运动员直板、横板握拍的比例为89:206,其中男运动员直板39人、横板110人,女运动员直板40人、横板96人。从打法类型看,男子主要有以下三大打法类型:直拍进攻  相似文献   

3.
直板横打这项技术是为进一步发展中国乒乓球传统近台快攻,尽快弥补直板反手弱点而做出的一大技术创新,这项技术的发展,为继续保证我国的传统快攻打法在世界乒乓球发展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是直板横打的运用在直板快攻的侧身抢攻风格,在实践中似乎有它相互矛盾的地方,尤其对少年运动员的培养,更容易看到这样的问题,例如:有些运动员学习直板横打后,虽然反手不能进攻的缺点有一些弥补,在比赛中也显出一定的优越性。但是愈是直板横打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3段指标分析法、录像观察法对王皓在第29、30届奥运会中与4位优秀横板乒乓球运动员比赛的技战术特点进行分析,找出王皓与乒乓球横板运动员在技战术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为促进王皓和乒乓球直板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皓 《乒乓世界》2018,(1):94-95
经过中国乒乓球队多年的摸索和实践证明,“直板横打”无论是从运用理念还是技战术角度而言,都是十分先进的,毕竟它解决了直板运动员反手半台的漏洞,尤其是进攻端与对攻端的不足。以前直板打法的反手体系基本都融合着推挡技术,但是从目前世界乒坛的发展趋势来看,直板打法要想竞争最高水平,必须要涵盖横打技术,而且还要把它作为一项主要技术来掌握,更客观一些的理解就是:直板打法可以没有推挡,但不能没有横打。  相似文献   

6.
《乒乓世界》2010,(4):153-153
最近由刘国梁发起的“直横大决战”是历史上第一次以打法来划分队伍的比赛。在大家看来,直板和横板哪个更有优势?哪个更厉害呢?现役的乒乓运动员中谁又是直板和横板的最佳代言人呢?  相似文献   

7.
李砷 《乒乓世界》2013,(5):114-115
伴随着乒乓球的不断发展和战术思想的更新,比赛对抗性不断加强,竞争更加激烈。目前处于世界顶峰的直板运动员,都在不停更新自己的技术动作。老一套的直板技术肯定跟不上世界乒乓球发展的潮流。本文通过对直板运动员推挡和横打动作有机结合的研究,了解比赛过程,加于分析,解决问题。发掘怎样才能使运动员更好发挥出直板的优势,从而提高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8.
选取第11届全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王皓对马龙的实战录像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分析法与三段指标法将王皓在各局比赛中发球后反拉段,接发球后反拉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王皓在中台位置直板反胶横打成功率最高且极具有杀伤力,可以为青少年专项乒乓球运动员和青少年乒乓球爱好者在中台位置直板反胶横打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吉林省乒乓球后备人才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文对吉林省乒乓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影响吉林省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吉林省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直板与横板握拍方式比例不平衡、打法类型的比例不够合理;教练员的状况基本能适应少年乒乓球训练的要求,重点体校好于普通体校;资金投入不足、教练员科学训练水平不高和教育制度与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不协调等。  相似文献   

10.
张辉 《乒乓世界》2005,(12):92-92
随着乒乓球技术的不断发展,直板选手单纯依靠推挡直接得分的机会越来越小,推挡技术某种程度上已成为直板打法的一根软肋。横打技术的出现为直板打法开辟了新的出路,借助横打在抢攻和相持中占据主动成为直板打法新的指导思想。横打技术弥补了反手推挡的缺陷,提高了回球的速度、力量、旋转,依靠手腕的灵活运用,更加灵巧地制造多变的弧线,特别是反手位台内球侧拧可以给对手制造更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1.
陈洁 《乒乓世界》2003,(6):58-59
直板反面横打技术始于80年代末,当时中国的直板正胶快攻打法面临危机,主要是反手位的相持能力弱.在对横板两面弧匿的较量中常常处于下风。以刘国梁为代表的直板正胶快攻率先尝试直板横打并一举成功。之后,中国一大批使用横打技术的直板快攻选手脱颖而出.马林、闫森等优秀运动员都能在比赛中熟练地运用直板横打。  相似文献   

12.
1994年全国青年乒乓球赛于10月20日至10月28日在河北唐山举行。全国共有33个单位、356名运动员参加。本次比赛的特点是参赛的队多(男子36个队,女子42个队)、比赛的场次多(每天上、下午,晚上三节)、锻炼价值大。 纵观此次比赛,给人的印象是整体水平普遍有提高。从打法上来讲,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一扫过去几乎清一色的横板弧圈球打法,直板和横板的比例是4:6。男子团体前四名的队,直、横板的比例是6:6。这和近两年中国乒协对直板的大力提倡有关,使得直板打法得以复苏。同时刘国梁的榜样作用也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回顾历史,中国乒乓球以“以我为主、百花齐放”的技术方针在世界上称雄,关  相似文献   

13.
石峰 《体育师友》2017,(2):21-22
从业余乒乓球运动员的角度,结合自身教学与训练的经验,试谈直板横打的训练方法与手段以及实战中的运用,以期能够帮助广大业余乒乓球运动员更快更好地掌握直板横打技术。  相似文献   

14.
横板快攻打法是我国乒坛百花园中的一朵新花。尤其在第三十九届世乒赛和第八届乒乓球世界杯比赛中以滕毅为代表的横板快攻打法,第一次世界大赛中显露锋芒,登上了世界冠军的奖台,使中国的横板近台快攻打法在国际乒坛站住了脚。作为滕毅的启蒙教练,认真总结他三年走过的路并对照世界乒乓球运动正向快速凶猛发展的方向,使我感到只有抓住主要环节重点突破,才能训练出优秀的少儿横板快攻运动员。横板快攻打法的技术风格,完全是沿着我国快、准、狠、变、转的方向发展的,其快必须以正手攻球为核心。因此,少儿横板快攻打法训练的重点应在正  相似文献   

15.
采用观察统计法对两届"直横"乒乓球国际挑战赛上中国优秀直板运动员马琳和王皓的技战术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新形势下发球旋转、落点、节奏的不断变化以及假动作的植入与干扰是直板运动员发挥前三板优势的前提和基础。发球抢攻是直板打法的核心技战术,更是体现直板打法发球一体化的主要技战术环节,马琳、王皓在这一环节表现优异。接发球一体化以及二、四板的流畅衔接是直板打法取胜的关键,马琳接发球手段丰富,衔接技术超群,而王皓还有一定的突破空间。相持偏弱仍然是直板技战术体系的短板。  相似文献   

16.
使用直板反胶的运动员为了提高反手的进攻能力,纷纷模仿王浩的直板反胶横打技术,但由于训练不系统,训练方法缺少针对性,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直板反胶横打技术的效果不明显,影响了运动员技术的升级。笔者认为,有效提高直板横打技术的关键在于有针对性的多球训练,多球训练的重点在反手位,结合旋转和落点的变化,以平挡球、拉下旋球、反面快撕、贴球、弹压球、以及综合性的多球训练为主。  相似文献   

17.
熊志超 《体育学刊》2012,(6):118-122
有些业余乒乓球运动员在学习新技术期间,容易出现"练是练,赛是赛"的赛练脱节现象,究其原因是受技能负迁移的干扰而影响了自信心,再深挖就是心理素质欠佳。为此把直板横打拉加转弧圈球技术的"下旋引拍"与横拉上旋球的"上旋引拍"两动作之间关系的干扰效应,通过表象演练训练、集中内在注意力换位思维训练、心理素质实景模拟比赛环境下运用认知控制应激训练等3种心理技能训练,以达到抗干扰的目的,从而提高了自信心及心理素质并较好地解决了赛练脱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三段指标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当前我国优秀乒乓球男运动员、"直拍横打"技术的代表王皓在第29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比赛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特点进行分析与研究,找出王浩在技、战术上的优势与不足,同时提出直拍进攻型打法与直拍横打法技术的优劣,为提高乒乓球竞技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直板快攻是我国乒乓球运动的传统主体打法。但是近年来具有较高水平的运动员日趋减少,两面攻的打法濒于绝迹,在国内外比赛中的成绩,更有江河日下之势。一九七七年的全国比赛,在男子前六名中竟无一名运动员是属于直板快攻打法  相似文献   

20.
横板对直板 打长不打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乒乓球运动中的两种握拍法而言,横板与直板各具特点。一般来说,横板的长球相持比直板稍有利一些,直板的短球则要略占便宜一点。在具体技术上,横板的反手更有利于发力击球,所能运用的技术种类也多于直板。所以说,如果我们要谈横板对直板的战术,出发点一般也是围绕如何最有效地进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