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直拍长胶打法,从高校高水平乒乓队实例出发,论述了直拍长胶倒板打法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即发球、接发球、挡球、磕球、拱球、攻球、搓球、挤球与撇、削球、杀高球、直拍横打以及身体和心理素质训练。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长胶打法的现状与培养长胶打法的重要性,结合我校高水平乒乓队实例,论述了直拍长胶打法运动员发球与接发球竞技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技战术及途径,这将有利于促进长胶打法和普通高校高水平乒乓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历史     
1973年,直拍正胶削球打法的葛新爱首先将直拍横打用于正式比赛中,但只是偶尔为之。 1984年中国队访欧时,保加利亚出现了一位反面能“挂”一板弧圈的直拍反胶快攻手,他以3:0战胜了当时韩国的著名选手金浣。 1987年第2期《体育科学》上,许绍发与国家体育科学研究所的吴焕群合作发表了《直拍反面进攻技术的可行性研究》一文,次年底又特意将北京队的陈虎调入国家青年队以便进行直拍横打的研究。 1989年第1期《乒乓世界》刊登了河北省卢龙县体委张奉先给徐寅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实践练习和理论分析认为,"直拍横削结合推攻打法"的构思是可行的,它能在反手位用正面反胶进行反手攻和加力推,增强了削球打法反手位的进攻实力;能在反手位用球拍正面反胶和反面长胶两面不同性能的旋转变化,干扰对方,为进攻创造机会;还能在反手位用正面反胶和反面长胶进行推挡、推挤、磕球、拨球等技术,积极多变地防御对方的发球抢攻、搓中突击,从而为削球打法找出一条新路,走出低谷,争取更好成绩。  相似文献   

5.
乒乓球创新技术──直拍反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拍反打技术的出现,给传统的快攻打法带来了生气。直拍反打技术可以充分发挥直拍快攻打法的优势,使直拍快打法更加灵活多变,加强了直拍选手回接弧圈球后被动变主动的能力,可提高直拍快打法中前三板的威力,这种打法运用也较容易。但这种打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1972年冬,我率领湖南队到郑州与河南队共同进行冬训,经常一起练习。当时河南女队主教练邓惠璋一手培养出了“七朵金花”,其中我还记得的有张立、王瑞霞、山葡萄、马萍香、葛新爱,等等。她们打法各有特色,独具所长。最特别的是葛新爱,才16岁,直拍正胶削球打法,人很活泼机灵,唱得一嗓子  相似文献   

7.
由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来讲述乒乓球运动的创新之路,恰是清晰、权威而精彩的。从欧洲横握球拍的防守打法到亚洲积极进攻的直拍打法,再到欧洲结合日本的弧圈和中国的快攻,创造出以横板两面进攻的先进打法,确实走出了一条技术不断攀升的飞跃之路。其中又有中国人"快准狠变"的直拍正胶近台快攻,直拍反胶加一个"转"字,两面不同性能的长胶打法等内容,可见一项运动的发展,只有创新才是生命力所在,才是前途和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8.
对第29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半决赛和决赛的技战术运用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通过对直拍进攻打法和横拍打法;直拍进攻打法中的单面攻型和直拍横打型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总结出直拍进攻打法的共性和规律,探讨直拍进攻打法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直拍进攻打法的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乒乓球直拍快攻反打技术进行分析,提出直拍反打技术在比赛中的优势及存在问题,为直拍快攻打法的创新、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广西乒乓球男队现有队员11人,其中打正胶快攻的4人,打反胶快攻结合弧圈的5人,打削球的2人。72—73年时,打正胶快攻运动员的水平较高,打反胶快攻结合弧圈球的运动员的技术尚未定型。到了73—74年,由于打快攻的运动员中有的年龄大退出训练,有的有伤病未正规训练,技术水平提高不快。相比之下,打反胶拍的年轻队员,因为训练量大和经受了少年比赛及全国比赛的锻炼,在思想、意志、技术和战术上都有很大提高,目前,这些“快攻结合弧圈球”的打法已成为我队的主流。因此,我们对这种打法的训练  相似文献   

11.
对当前我国乒乓球训练工作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我国男队先后以2:5和1:5的比分两次败于匈牙利队,在男子单打、双打中也失去冠军的宝座,男队的失利,引起了乒坛及各界的震动与关注。从三十一届到三十四届,我国男队四次与匈牙利队相遇,虽然打的比较艰苦,但都取得了胜利,为什么这届比赛却连输两次?而且比分这样悬殊?当然,失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的一点是,三十四届以后,匈牙利队根据我国各种打法的特点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他们在对付长胶削球和接发球、近网球技术上都有了新的突破,而我们却变化不大,各种打法的技术没有新的发展。尤其传统的直拍快攻在对付两面拉弧圈的打法上显得办法不多,功夫不硬。因此,长胶打法一被打破,整个全局即陷入被动。  相似文献   

12.
我国近台快攻直拍横打、拉技术动作的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我国直拍快攻打法的创新技术——直拍横打、拉技术动作结构等的分析,证明我国传统直拍快攻打法必须不断发展创新才有出路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法、数理统计和观察法,从握拍方法、打法类型、横、直拍进攻型选手的技术几方面对运动员的技战术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省青少年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中,左、右手握拍的比例为2.3:7.7;直拍选手人数略有增加;但直拍正胶快攻型打法和削攻型打法人才匮乏;横拍弧快类打法优势地位明显;横拍快弧打法后备力量不足;“前四板”抢攻积极.得分能力较强,但相持段的得分能力较弱;比赛中心理不够稳定.身体素质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4.
探讨乒乓球削球打法的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经为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并取得辉煌成绩的削球打法,近几年来由于受弧圈球打法的冲击,导致了使用这种打法的运动员越来越少.从回顾削球打法的历史开始,从正、反两方面探讨培养削球打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对削球打法的发展方向及应采取的措施提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乒乓球队明确提出我国的技术风格应为“快、准、狠、变”,削球防守打法的技术风格应为“守得稳、削得低、旋转变化好、两面能反打”。其中的快攻打法是我国乒乓球运动的主流打法,其核心是“以快制转”。在这种认识下,我国的乒乓球运动在世界乒坛显示了极大的威力。庄则栋曾创新了直拍近台正反手两面攻技术,连续蝉联三届世界男子单打冠军,  相似文献   

16.
关于乒乓球运动的几点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雁雁 《山东体育科技》2004,26(1):22-23,41
大球,11分赛制,以及无遮挡发球等新规则的实施,为乒乓球运动带来了世界性影响。对中国乒乓球界来说,重要的是认清规则变革的宗旨及趋势,调整思路,研究新的对策。其中涉及技、战术方面的问题,包括积极倡导横拍弧圈球打法,直拍打法必须创新,积极支持削球打法,技战术创新应该注重实效等等。  相似文献   

17.
中国队历史上涌现了很多打削球的超级运动员,从早期的张燮林、童玲,他们是中国队最伟大的削球手,如今丁松、候英超等一代年轻的运动员也具备了高超的削球水平,削球打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技术风格和技术特点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业余选手选择削球打法可以说是一个挑战,削球打法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娱乐  相似文献   

18.
直拍正胶是我国乒坛中特有的一种打法,下旋球起极技术又是这种打法的关键技术。通过多年的训练实践和比赛,提出训练方法和一般要求,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9.
《乒乓世界》2003,(10):12-13
巴黎世乒赛,中国队的出场阵容里第一次没有了直板正胶的身影,而在此前的第46届世乒赛上.削球打法其实就已“断档”。由于陆元盛的提议,“领导重视了。派了一对削球去打混双”.这才有了侯英超/范瑛的巴黎之行。  相似文献   

20.
试论乒乓球"直拍横打"技术的运用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乒乓球直拍选手攻打反手位球不占优势,“直拍横打”技术的出现,为弥补这一不足、进一步发展直拍快攻打法注入了新的活力。完善和大胆运用这一技术,中国传统的直拍打法,必将为世界乒乓球运动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