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代审美文化与审美教育新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代审美文化的崭新背景面前,以往审美教育所存在的许多空白点暴露出来,审美教育面临着一个如何调整自身的策略、目标、计划和方法的问题。今天的审美教育应成为一种广义的教育形式,一种大教育形式。在此意义上,当代审美教育应以培养新型的文化品格为目标,包括价值观念的塑造、人格境界的提高、精神个性的发展、趣味格调的陶养。  相似文献   

2.
夏泽安 《安康学院学报》2006,18(1):117-118,125
关注美育的风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进入九十年代中期尤其是迈入新千年之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特别是由于当代审美文化的兴起及泛化倾向,对美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代美育要在立足于传统的基础上走向更为广阔的文化领域,拓展自身的价值和功能.本文力求在文化的意义上,来论述审美教育的定位应在培养新型的文化品格上.  相似文献   

3.
散文热的兴起与当代社会转型、当代审美文化语境有密切关系;散文热中的三个卖点是:怀旧、学问、女性;散文的发展既要适应市场的要求,又不忽略散文的审美性。  相似文献   

4.
1990年代,随着审美文化一词经由金亚娜从俄文中舶来,国内学界似乎一夜间"发现"了中国自身的审美文化问题,从那时起审美文化研究长盛不衰。从周宪、姚文放、陶东风教授研究当代审美文化的《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当代审美文化批判》(山东文艺  相似文献   

5.
我们如何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一体化的背景下,进一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得到全世界的瞩目与认同,首先就是要搞好国内的传统文化审美教育,这样才能使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更大辐射力与感染力。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相关学习经验,结合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就如何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出了部分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全社会兴起"审美热"的背景下探讨学校的音乐审美教育,论述当代音乐审美教育的特性、方式、功能以及音乐教师应培养和具备的专业素质,突出强调了音乐教育的审美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我国审美文化研究既有别于抽象的美学玄思,也有别于具体的物质文化实践,实质上是美学应对文化世俗化的一种选择.它切合了新的时代语境,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美学理念,改变了传统美学研究偏于思辨的范式.审美文化研究兴起的原因复杂多样,既与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文化的转型有关,也深受现代科技文化和新兴媒体文化的影响.当代审美文化研究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各种视角对当代中国审美文化进行了多维透视.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中也存在着人文内涵不足、视野偏窄、观念迂腐老化的缺陷.因此,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应该强化人性关怀意识,重视审美文化研究的实践性、应用性,重视跨学科研究,把握当代审美文化的后现代性征.  相似文献   

8.
教育与化密切相关,不可分割,但传统的教育是传递社会化工具的命题并不能真正揭示出教育与化关系的本质。教育不只是传递化的一种工具,它应是社会化的一部分,在社会化中应具有主体地位。对于社会化而言,它不应只是占有、传递,而应运用批判性思维去建构、生成,这才是教育与化关系的本质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为此,审美教育应当承担起时代赋予的新的历史使命。守护和谐家园,培育和谐精神是时代赋予审美教育新的历史使命,这是由审美教育的内在特点和构建和谐社会时代诉求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代的审美教育探索深受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和审美教育观的影响.这种影响和启示不仅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继承、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光大和在研究探索审美教育问题上自觉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实践观上,而且表现在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当代审美教育实践中的新问题,不断推进审美教育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进程上.首先,当代美学界和教育界对审美教育性质、特征的认识日趋深入.其次,审美教育领域不断扩大,审美教育方法日益呈现出立体多元化的态势.再次,当代审美教育的新探索还表现在审美教育范式的转换与取向的新变上.  相似文献   

11.
文学审美教育的当代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科技的当代社会,是数字化和图像化的时代,文学接受遭遇冷落,因为大众的审美接受由传统的文学阅读转变为对图像文化的接受,图像成为人们感知世界的主要方式。然而,这种审美不利于大众审美水准的提高,不利于现代国民素质的提高。文学自身具有独特的魅力,进行文学审美教育对于人们思维的开拓,创造力的培养,主体意识的发挥,个性的张扬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整个社会大众文化精神生活的开拓和提高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大连大学学报》2022,(1):129-133
习近平总书记给周令钊等中央美院老教授关于美育工作及美术事业的回信,在业界产生了黄钟大吕式的鼓舞和激励作用。中国美育百年发展历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学校美育衍变脉络显示,蔡元培所提倡的以“感情陶养”的方式去塑造“全?完整的人”的美育要旨,并未得到重视与落实。当代学校美育在升学、就业等现实功利目标裹挟之下,暴露出“摆样子”“压榨”等诸般粗糙?,与习近平总书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八字育人观不相适应。其中,将美育“压榨”为艺术教育、将艺术教育“压榨”为艺术技法教育以及将艺术家“压榨”为“单向度的人”这三种较为凸出的弊象,亟待得到疗视与矫匡。  相似文献   

13.
在国人购买力不断加强、消费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大量新奢侈品品牌以井喷的势头涌现出来。由于新一代消费者的出现、国民财富不断膨胀、都市生活比过去更加丰富、时尚杂志和电影的作用以及传统奢侈品消费或将走向低迷,新奢侈品赢得了当代中国消费者的热烈追捧,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4.
早在20世纪初,美育就被作为改造国民性、提高国民素质的“现代性工程”。现在,学校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而社会美育则以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为目的,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如果对美育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当前的美育不应仅仅停留在一般的艺术教育方面,而应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使美育溶入构建和谐社会的宏大工程之中。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由美育的"文化价值"引发,作者试图揭示"文化自信"意识在美育教育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进而从"民族"、"传统"、"时代"三个最具标志性的时空维度出发,寻求重构高校美育教育的合理手段和有效方法,同时对当代中国高校美育教育中存在的"文化贫血"现状作深刻自省与反思。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当代文化语境的传统审美,受传统文化语境影响,主张精英作为典型形象。非审美,受后现代主义影响,主张消解中心主义,提倡对他者的关注。审丑,是中国当代艺术精神的表现,具有明显的当代性,体现了艺术家对中国当下文化命运的关注,批判意识强烈。对审美,非审美,审丑文化观念的把握,更能够有效地认识中国当代文化语境,建构中国当代文化语境下的艺术观念、思想,发挥中国在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诚信危机十分严重,各种造假现象屡见不鲜。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诚信危机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有“制度性诱惑”原因,以及有人们对不诚信行为普遍认同的原因,人们对诚信行为的价值判断出现偏差的原因。诚信教育必须要解决好人们对诚信的知识性认识与道德性认识相互分离的问题,同时,必须把心理教育纳入诚信教育的范畴,实现诚信教育的科学化与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8.
母教在清代盛极一时,陈书等人即是其中代表,从她们的事例以及时人对此的评价中,可以发现清代母教所具备的一些文化因素。母亲将知识与家族文化传授给后代,并因此获得社会认同。清代女性在家庭与社会文化传承中担负了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们对美的需要也上升到新的、更高的层次。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什么是美好生活,什么是美丽强国,以及如何在实现美好生活、美丽强国中付诸当代大学生的力量和行动,美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具有时代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人们在审美时才是真正自由的人、完整的人。所以只有将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运用美的规律提高大学生对美的认识,培养大学生认识和创造美的能力,实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才能更好地顺应社会的发展,塑造能够担当新时代大任的真人、善人和美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