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王蕾 《青年记者》2012,(32):61-62
微电影及其发展微电影,即微型电影,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且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视频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①也就是说,微电影是为新媒体量身定制的,以网络为传播核心的影片。微电影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是网络短剧的变体,最早具有微电影雏形的是2006年网友恶搞陈凯歌电影《无极》的网络原创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种对经典的戏谑和后现代主义解构在当时掀起一阵狂热。  相似文献   

2.
陈小娟 《出版广角》2015,(11):100-101
本文从题材选择、叙事方式和主题呈现等方面分析微电影创作的艺术特性,从摄制技术的模板训练、剧本创作的集体训练两方面对微电影的创作训练进行探讨,以期为推动微电影的健康持久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发展,网络生活已经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微电影有效地依托新媒体,开始逐渐席卷整个互联网。近年来,随着《一触即发》和《老男孩》的迅速热播,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微电影的发展。同时,由于微电影具有丰富的创意性题材和便捷的播放方式,非常符合现代人们观影的习惯。而且,微电影作为网络时代发展下的产物,有效地体现出"微"时代下的特征,有效地符合了大众碎片化和娱乐化的生活模式。同时,作为一种全新的电影形态,它不同于传统电影的形态,进一步体现出大众传播的新趋势。为此,本文通过对微电影的叙事手法进行着重分析,通过对微电影叙事艺术和主旨进行全面的分析,及时分析现阶段我国微电影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同时提出了如何加强我国微电影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微电影"的盛行使得过去曲高和寡的网络影视作品回归到了真正具有互动和体验特点的、人人皆可参与的"草根秀"时代,低门槛,广谱性与参与互动性的种种结合,使得"微电影"适应了新媒体时代人们追求精神和互动体验交流的感性诉求。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截止2012年12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已达3.72亿,几乎占到网民总数的2/3,网民使用网络视频业务的比例也上升至65.9%。作为微电影制作来源之一的大学生和相关专业学习方向的学生,我将通过我在制作微电影过程中的思考和感受,从创作角度,媒介责任和制作执行力三个角度探析新媒体时代的微电影制作。  相似文献   

5.
高嫣然 《今传媒》2022,(11):106-108
电影音乐是电影的关键性构成要素,对烘托电影氛围、推动情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电影音乐的运用能够强化观众的观影体验。电影音乐是伴随电影艺术应运而生的,其发展历史悠久,形成了独特的意识风格。新时期,电影质量的不断优化以及人们欣赏水平的提升,推动了电影音乐的持续性发展。本文对电影音乐的意义、艺术特征、发展历程等进行了综合性地阐述,旨在进一步提高电影音乐的应用效果,推动电影艺术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完善,传播途径已经进入新的时代,而微电影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本文主要通过对微电影的概述,讨论其艺术特征和传播机制,探讨艺术特征和传播机制对微电影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正微电影作为现代影像快速地融入碎片化的消费热潮中,成为受众追求碎片化体验的首选。微电影具有微放映、微容量、微投入及微平台的特点。微电影不仅注重每个系列故事情节的完整性,而且还具备鲜明的主题性。此外,微电影在叙事、音乐、碎片化剪辑、文字及广告植入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美学特点,并利用这些元素共同呈现微电影的美学属性。微电影的媒介属性事实上,"微电影"这一概念最初也被称为"网络电影",而这种原  相似文献   

9.
王振兴  代湘云 《今传媒》2020,28(5):128-130
微电影的诞生及发展是在经济时代下产生的,在当前世界经济新形态下微电影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因此在新阶段中产生的经济形态也有所变化,可称之为"后经济时代"或"后工业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下面临微电影创作的艺术形式的发展和变化,这也是作为艺术的一种范式。作为视听艺术的微电影创新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经济形态的影响,其自身的艺术形态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反映着该时代下艺术形式的诸多问题。为此,本文从"后经济时代"经济形态的变化角度探索微电影创作的艺术形式,以此为影视艺术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新闻前哨》2014,(6):7-7
吴凑春 程肇綦 朱小阳在2014年第4期《新闻界》撰文认为.微电影是科学技术发展到现阶段的产物,是快餐文化这个时代土壤孕育的,也是大众对话语权诉求内在需求的结果。“微影大义”,具有独特魅力,是中国电影产业增长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1.
田丹 《记者摇篮》2009,(10):60-60
剪辑是后期制作流程之一,是由剪辑师将前期拍摄的视觉素材与声音素材重新分解、组合、编辑并构成一部完整电影的过程的总称。影视剪辑艺术是电影电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剪辑,作为影视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电视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独立出现并逐步完善的。同时剪辑艺术的进步,又极大地影响和推动了影视艺术的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电视电影的艺术特征与特点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阐述了电视电影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3.
马培培 《编辑之友》2015,(11):89-91
近几年来,绘本书籍在市面上的大量产生,也使人们逐渐明白,它不单是大家在日常工作繁忙之余休闲娱乐的读物,最重要的是它还可以温暖、抚慰人们的心灵.由此看来,绘本不仅受到儿童的钟爱,也成为越来越多成人读者的挚爱.文章对当下绘本的创作与发展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4.
蒋文妮 《视听》2021,(2):50-51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涌现出一系列类型化的新主旋律电影,重拾大众对主旋律电影的信心,更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反响.在新时代背景下,新主旋律电影借鉴类型片的模式,实现了多方面的突破,将影片的艺术品质、思想导向以及电影的商业诉求完整地结合起来,取得了社会效益和市场效应的双重成功,达到让各方都满意的效果.本文从产生原因、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5.
余鸿康 《新闻世界》2014,(4):241-242
在中国“叛逆与反思”的第六代导演中,娄烨无疑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导演,他的几部“地下电影”均是以爱情为主线,也是其力图探讨的中心话题之一,情感的匮乏与渴求是他的摄像机抓捕到都市情绪的内核。他镜语下的爱情主题都是借助身体这一载体与外界的他者、社会和世界进行沟通交流。也许爱情只是一种感觉,或者表达出更加直接的是“性”,又或者导演只是寄托于爱情的嫁衣上,诉说着主人公们在追求爱情的同时,也是在追寻绝对的精神自由。这就是娄烨镜语下的爱情,也是本文极力所要探析其独特的核心及其叙事表达。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微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媒体形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微博等微媒体技术的流行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微电影的产生,一方面迎合了传播环境的变化,同时还满足了受众的基本需求。本文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微电影的发展特征分析,通过对微电影的内涵及特点进行研究,以深入了解微电影的发展状况,以更好的推动微电影的持续进步与完善。  相似文献   

17.
张霖 《声屏世界》2021,(6):109-110
东南亚电影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合拍片增多.文章通过概述东南亚电影市场的发展现况及合拍片的艺术特征,力图探究东南亚国家通过电影与世界的多元交流,以及东南亚合拍片所展现的叙事语境,从而展望第三世界国家电影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徐莹 《传媒》2015,(5):39-41
公益微电影的平民化和现实性使得其与当下社会的关联非常紧密,那些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焦点、热点话题都能成为微电影创作的素材,从而使“微电影在传播形态上实现了从个体私人领域到公共领域的跨越,成为一种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交流、表达的个性化影像载体”.那些在网上有着良好口碑的公益微电影,大都超越了人们对公益的刻板印象,涵盖了“从家庭亲情到社区互助,从帮扶贫弱、关爱孤儿到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等情感文化的方方面面”.尽管目前公益微电影的创作形势喜人,佳作频现,但是存在的问题也相当明显,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公益微电影的艺术质量和传播效果,理应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从文字到影像的符码转换过程,是电视剧艺术生产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主要依赖导演创作和表演创作。通过对生产主体群体特征的描绘和个案的分析,梳理出当前中国电视剧导演和表演的创作趋势。在导演创作方面,年龄结构呈现梯队化,题材选择呈现类型化,视听效果呈现风格化,生产制作呈现大片化;在表演创作方面,演员群体呈现年轻化,演员队伍呈现专业化,荧屏形象呈现类型化,表演风格呈现多样化。  相似文献   

20.
正2010年以来,随着《一触即发》、《再一次心跳》等作品的成功,微电影创作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微电影借助自身的"微"优势及电影特有的情感体验模式,赢得了观众的普遍喜欢。各种微电影节的相继举办,又给微电影创作创造了更佳氛围,尤其为高校影视专业学生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影视院校纷纷探索两者结合的理想途径,以期对学生素质教育起到重要作用。一、微电影的繁荣微电影是微时代的产物,它用自己丰富的形式承载这个时代多样的需求,参与社会的分工。微电影节的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