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以太原科技大学武术协会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表象训练对其太极拳动作技术水平提高和防止消退的影响研究。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太极拳动作技术的掌握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通过对两组学生太极拳动作技术的综合考试,实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对考核成绩进行T检验,两组考核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教学效果显著。由此证明,表象训练可提高太极拳动作技术水平;并在暂时终止训练的消退时期,对防止已获得的动作技术水平消退的作用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湖北体育科技》2019,(9):807-810
目的为了研究增强股后肌群力量训练对初中生立定跳远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法对72名初中生进行测验,采取两种训练方法,即用下肢力量训练与下肢力量训练+专门的股后肌群训练。结果两种训练方法均可提高跳远成绩,对照组、实验组干预前后成绩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在增加专门的股后肌群训练的干预后,立定跳远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后的对照组成绩(188.75±24.09cm)与实验组成绩(205.33±26.38cm)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7,t=-2.785);从不同性别分析,男、女生在干预后的跳远成绩都有明显提高,男生干预后的对照组(204.00±19.97cm)与实验组(224.50±17.31cm)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t=-3.468),女生干预后的对照组(169.69±12.31cm)与实验组(181.38±11.90cm)之间存在统计学上差异(p=0.010,t=-2.730),男生在第4周之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明显性差异,女生则在第12周之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出现显著性差异。结论下肢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跳远成绩,但增加专门的股后肌群力量训练对提高立定跳远的成绩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研究对象:实验组全国太极拳、剑锦标赛的优秀专业太极拳运动员30名;对照组浙江省非专业太极拳运动员30名。研究方法:测验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处理方法。结果与分析1.与太极拳运动员的个性特征密切相关的一些个性中乐群性、稳定性、有恒性具有显著差异,敏感性、自律性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这说明长期从事太极拳锻炼的运动员在个性特征方面表现为:为人处世、处事上达观随和;以沉、静、稳为主的个性特征;坚韧顽强的意志力;敏感性高;自律性高。2.实验组30名太极拳运动员中中间型有19人,占63.33%,外向型11人,占36.67%。因此太极拳运动员多数属中…  相似文献   

4.
文章选取50名无规律性运动的中老年人作为受试者,根据年龄、性别、体重随机分成实验组25名(太极拳组)和对照组25名(空白组)。采用美国生产的Biodex II型多关节等速测试仪器,在实验前和实验后分别对受试者脊柱两侧的肌肉力量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实验组在6个月的陈氏太极拳锻炼后,脊柱两侧肌肉力量均比实验前有所增强,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比较也呈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说明长期坚持陈氏太极拳练习可以增强腰背部肌肉力量,延缓萎缩,增强脊柱稳定性,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太极拳练习对医学生抑郁症状倾向的治疗效果,为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践方案.方法:运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在徐州医科大学大1和大2年级1836名大学生中筛查出具有抑郁倾向的5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选出的学生分成3组: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实验组进行太极拳练习和太极拳拳理的学习,对有抑郁倾向的学生进行干预实验研究;对照组1只学习和练习拳架不学习拳理;对照组2不做任何干预手段.结果:实验组抑郁症得分前测和后测具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1也具有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组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1.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三组干预后的SDS得分具有显著性差异.经事后多重比较,实验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后测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1的效果;实验组和对照组1事后测得分也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太极拳练习并配合太极拳拳理的学习能有效改善医学生抑郁症倾向,并且比单纯的太极拳拳架的练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选取12名山东省女子摔跤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实验组进行8周核心力量训练。结果显示:实验组3项指标成绩均有明显提高,其中卧推、高翻指标均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指出核心力量训练有助于提高摔跤运动员的最大力量素质,因此摔跤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探索六周的悬吊训练对散打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和平衡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影响,把受试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名,实施六周的悬吊训练方案,对照组进行和实验组同等强度的力量练习,训练前后分别测试单腿跳远和立定跳远成绩、平衡能力指数,对训练前后与组间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训练后与之前相比单腿跳远成绩都有提高,但实验组更明显;立定跳远成绩只有实验组明显提高,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训练后平衡能力都有明显提高,但是实验组提高更为明显。结论是:悬吊训练可以明显提高散打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和核心稳定性.增加下肢速度、爆发力和平衡能力,改善了神经肌肉控制能力、肌肉协调能力,改善提高了技术动作完成的质量,身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同时进行爆发力训练与有氧耐力训练所产生的效果,本研究以14名耐力运动员为实验组(E)、14名耐力运动员为控制组(C)进12周的训练,实验组除15%爆发力训练代替传统耐力训练外,其余训练内容相同。结果发现:5 km跑成绩与RE在实验组明显提高(P<0.05),控制组无差异;5 J在实验组有非常显著性提高(P<0.01),控制组下降显著(P<0.05);VO2max在控制组显著性提高(P<0.01),对实验组变化不明显。混合控制组与实验组数据发现:5km跑时间与RE存在中度负相关(r=-0.54)。结论:同时进行爆发力与耐力训练在不改变VO2max的情况下可以提高5 km跑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中学62名男学生组戚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其在太极拳训练时“呼吸的配合”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太极拳桩功训练对久坐人群(如教师、司机、文职人员)腰椎疾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60名30~45岁有轻度腰椎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实验组,进行太极拳桩功训练;B组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物理理疗治疗,实验时间为2个月.结果:两组患者腰椎疾病都有改善,但实验组腰椎疾病的改善比对照组明显,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太极拳桩功训练对腰椎疾病的康复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是享誉世界的中国武术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文章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太极拳蕴含的传统文化思想进行研究,研究得出:"阴阳"是太极拳基本的哲理思想,"天人合一"是太极拳典型的思想范式,"贵和持中"是太极拳独特的价值理念,"克己复礼"是太极拳的核心人文精神。通过对太极拳的文化思想的认知,对于理解它的文化特征以及其中的文化精神奥义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交谊舞锻炼对老年女性平衡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健民 《体育科技》2006,27(1):79-81
运用实验法探讨交谊舞锻炼对老年女性平衡机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在闭目单足站立、平衡木行走、闭目原地踏步及强化Romberg测试中,比对照组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均呈显著性差异,说明经常坚持交谊舞锻炼能有效提高老年女性的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3.
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回归分析,对在体育专业学科教学中,采用每星期加开一次课(90分钟)的身体素质显性课程教学和没有加开身体素质显性课程教学进行一年的教学实验研究,其结果表明:(对照组)没有开设身体素质显性课程的学生100米、铅球和立定跳远成绩均不如(实验组)每星期加开一次身体素质显性课程教学的班级,实验组经过一年的实验后各项身体素质均有大幅度提高,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身体素质水平呈非常显著性差异。此研究为今后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文章旨在归纳总结国内外近20年关于太极拳练习对老年人平衡能力影响的研究。这些研究证实了太极拳具有改善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功效,且主要通过强化老年人的平衡神经机制与增强骨骼肌肉系统的工作能力达到提高平衡控制能力的目的。与其他健身项目相比,太极拳更适于老年人提高平衡能力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人体平衡机能增龄性变化特点,探索建立新的平衡机能评价体系。研究对象:330名5~60岁城市健康市民。测试样本年龄段的划分除15—17岁和18~25岁各为一个年龄段外,其他均为每5岁一个年龄段,共11个年龄组,每组30人(男女各15人)。研究方法:使用Tetrax平衡仪、闭眼单腿站立测试仪和平衡木测试受试者的平衡机能,运用权值因子判断表法、标准T分法和加权平均型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受试者的平衡机能,并采用离差评价法制定平衡能力评价标准。研究结果:平衡机能指标在05~09岁至10~14岁组增长明显,在18~25岁至46~50岁呈波动衰减趋势,在51~55之后衰减明显。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评价体系能较客观而系统地评价人体的平衡机能;在平衡机能增长敏感期和衰减明显期进行干预可更为有效地提高或改善人体平衡机能。  相似文献   

16.
文章研究太极拳桩功练习对老年人平衡能力影响,在浙江省杭州市选取40名老年人,将被试对象分成男女相等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人。由专人指导实验组进行每天40分钟的太极拳桩功练习,对照组不锻炼或者进行一般的体育活动;两组被试对象在实验开始前和3个月后都做强化Romberg测试和起立—行走平衡能力测试。研究结果发现:实验前两组被试所测得的时间无显著性差异,实验3个月后,实验组老年人平衡能力变化不明显,对照组出现明显下降。最后得出结论:太极拳桩功练习可以维持老年人平衡能力,使之不消退。实验结果将为研究老年人平衡能力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运动解剖实验课PBL教学法的设计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一份适用运动解剖学实验课教学的PBL操作模型,指导开展PBL教学工作,并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PBL教学组学生口试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同学反馈的学习效果白评表的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对照组在大部分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PBL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增加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在自主学习、个人语言组织方面的能力,且能拓宽知识面,锻炼思维,增强师生、同学间的沟通与合作。PBL教学模型的设计有其实用性及可行性,值得在今后的运动解剖学教学工作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研究长期练习太极拳、交谊舞、慢走对老年女性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秒表和芬兰Good Balance平衡训练测试系统对太极拳组(15名)、交谊舞组(15名)和慢走组(14名)老年女性进行平衡能力的测试。实验结果:在闭眼单足站立中,太极拳组与慢走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在静态平衡能力测试中,太极拳组与慢走组在双脚睁眼、双脚闭眼、单腿睁眼中出现显著性差异。交谊舞组与慢走组在半脚测试中出现显著性差异。在动态平衡能力测试中,时间T与人体重心COP移动的总距离D,太极拳组与慢走组有显著性差异。COP在X轴上的移动距离MLD,太极拳组与慢走组,交谊舞组与慢走组之间都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太极拳和交谊舞在改善老年人平衡能力方面效果都优于慢走;太极拳和交谊舞具有良好的防止老年人跌倒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邓罗平  雷慧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2):177-178,182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实验等方法研究本体感受神经肌肉促进法(PNF牵张法)对机体平衡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第8周和第16周后,动、静态平衡能力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停训4周后,实验组学生动、静态平衡能力下降.说明运用PNF牵张法有助于改善机体的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20.
男性核心肌力与平衡能力的增龄性变化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城市男性核心肌力与平衡能力的增龄性变化规律及两者的相关性。研究对象:330名5~60岁城市健康男性。测试样本年龄段的划分除15~17岁和18~25岁各为一个年龄段外,其他均为每5岁一个年龄段,共11个年龄组,每组30人。研究方法:采用平衡仪、闭眼单腿站立测试仪和平衡木测试受试者的平衡机能;采用1 min仰卧起坐测试、背力测试和侧面身体动力柱桥测试等方法测试受试者的核心肌力。研究结果:城市男性核心肌力与平衡能力的增龄性变化均呈现先增至某一峰值,后逐渐减小趋势;平衡能力综合值与核心肌力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核心肌力的增龄性变化可能是导致城市男性平衡能力增龄性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