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熟知,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须具备三个条件:(1)各项必须是正数;(2)各项的和或积必须是定值;(3)各项必须相等,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和(积)为定值。如何凄出定值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下面介绍几种配凑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或证明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点.运用时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一正(各项的值为正)、二定(各项的和或积为定值)、三相等(取等号的条件).但在题设中未给出和(积)为定值的条件下,如何凑出定值使等号成立,却深感困难,为此,本文举例说明构造均值不等式等号成立的常用技巧.  相似文献   

3.
我们熟知,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和(积)为定值。本文就题设未给出和(积)为定值的条件下,如何凑出定值求出最值.谈四种常用的变凑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利用平均不等式求最值是求函数最值常用方法之一,应用这种方法解题时,题中必须具备两数和(或积)为“定值”的条件,使方法在应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本文拟从调整“定值”的组合过程出发,拓宽解题渠道,使应用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出现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5.
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是中学数学中求最值的基本方法之一.众所周知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表达武中含变量的项是正的;(2)表达武中含变量的项之和(积)是定值;(3)表达式中含变量的项能够相等.以上三个条件通常简称为一正二定三相等.  相似文献   

6.
应用均值定理求最值,要注意满足三个条件:正值、定值、等号成立。在有的题目中,不能直接使用均值定理,主要是因为应用定理后,和或积不是定值(常数),所以必须要将题目先进行一些适当变形,常用变形方法介绍如下。1.求和的最值,常将和中某一项进行拆项,以便使积出现常数。  相似文献   

7.
一个最值定理的研究性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中数学的《不等式》一章有这样一个最值定理:已知a、b是正数,(1)如果和a b是定值s,那么当a=b时,积ab有最大值1/4s^2.(2)如果积ab是定值p,那么当a=b时,和a b有最小值2b.  相似文献   

8.
用均值不等式求三角函数最值时,“各数相等”及“和(或积)为定值”是两个需要刻意凑出的条件.从何处入手,怎样拆项,如何凑出定值且使等号成立,又能使解答过程简捷明快,这确实既“活”又“巧”.对此问题,现利用待定系数法探析.  相似文献   

9.
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最值的关键是:将函数变形为两项的和(或积)的形式,然后用均值不等式求出最值.但在应用均值不等式解题时必须验证: 一正:各项的值均为正; 二定:各项的和或(积)为定值; 三相等:取等号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正>在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把握不等式成立的三个条件,就是"一正——各项均为正;二定——积或和为定值;三相等——等号能否取得",若忽略了某个条件,就会出现错误.本文就运用基本不等式时,对已知条件如何合理地"拆""凑",使"和式"或"积式"为定值这一个难点,谈几种常用的配凑方法.一、"凑项"使积式为定值例1当x>2时,求函数y=x+1x-2的  相似文献   

11.
均值不等式是解决最值问题的有效工具,掌握一些常见的变形技巧,可以更好地使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一、拆项为了创设使用不等式的条件,有时需将一些项拆为多项之积或和,从而达到凑积或和为定值的目的.为了使等号成立,一般遵循"平均分拆"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正>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和(积)的最小(大)值,是中职对口升学的一个重要考点,考生必须熟练掌握.考生在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只有当以下三个条件同时成立时才能使用:(1)a1,a2,…an均为正数;(2)积(和)"a1a2…an"("a1+a2+…+an")为定值;(3)各个正数相等.例1已知x>0求2-3x-4x的最大值.分析:当a>0,b>0时,  相似文献   

13.
运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最值,是中学数学中求函数最值的重要方法之一.大家都知道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最值应满足三个条件:一、各项全正。二、和积定值.三、等号成立.对于不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函数,可采用下列技巧来转化.  相似文献   

14.
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要注意以下三点:(1)“正”指均值不等式成立的前提条件是a,b∈R~ ,即a,b为正数;(2)“定”指用均值不等式时需要通过补项、拆项、平衡系数等方法凑成和(或积)为定值;(3)“等”指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一定  相似文献   

15.
<正>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是高中数学求最值的基本方法之一.在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表达式中含变量的各项均为正;(2)表达式中含变量的各项之和(或积)应为定值;(3)表达式中含变量的各项可以相等.这三者缺一不可,下面通过2013年的高考题予以说明,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是高中数学中常用方法之一,应注意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在解题的过程中,有时往往不能直接套用公式,即出现"变量是负数","和(或积)不是定值"、"等号取不到"等情形,这时该怎么办?下面浅析此时的应付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在求两个正数和的最大值、积的最小值时,常常要利用定理解题。定理1:已知x,y是正数,x+y=S,xy=P。(1)如果P是定值,那么当且仅当x=y时,S有最小值2P(1/2);(2)如果S是定值,那么当且仅当x=y时,P有最大值S(1/2);(2)如果S是定值,那么当且仅当x=y时,P有最大值S2/4。然而,当x=y不可能成立时,在一定条件下,两个非负实数的和、积仍然有最大值和最小值。  相似文献   

18.
高二新教材(试验本)第10页例1给出: 定理1已知x、y都是正数,那么: (1)如果积xy是定值P,那么当x=y时,和x+y有最小值2√P; (2)如果和x+y是定值S,那么当x=y时,积xy有最大值1/4S2.  相似文献   

19.
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高考的一个热点,三个必要条件即一正(各项的值为正)二定(各项的和或积为定值)三相等(取等号的条件成立)更是相关考题瞄准的焦点.在具体的题目中,"正数"条件往往从题设中获得解决,"相等"条件也容易验证确定,而要获得"定值"条件常常被设计为一个难点,它需要一定的灵活性和变形技巧,因此"定值"条件决定着均值不等式应用的可行性,这是解题成败的关键.下面就一典型题目对此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0.
利用和积不等式“(a b)/2≥(ab)~(1/2)”求最值时,我们熟知有如下定理: 定理一若两个正变数a、b之积a b=P是定值,则当a=b时,其和S=a b有最小值, S最小值=2P~(1/2)。初学者在应用本定理解题时,有一个常犯的错误:他们往往只考虑“ab=P为定值”的先决条件,而忽视“a=b”这另一个先决条件,致使造成不少有关问题的错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