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和基本价值取向,探索“以人为本”的实践路径是贯彻科学发展观重要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文章认为,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是实践“以人为本”的思想基础;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实践“以人为本”的现实内容和现实基础;社会制度的创新是实践“以人为本”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从其最本质的意义上来说就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文章试从“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以人为本”发展理念提出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以人为本”发展理念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以及实践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等方面对“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3.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改革实践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突现以“人为本”价值观。但是,现实中,有的人对“以人为本”的内涵进行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解读。从而会导致贯彻科学发展观实践的歪曲和变形。因而,对以人为本的正确阐释,探讨以人为本何以实现问题就成了当前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是: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教育体系进一步健全;工作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价值取向日益人性化;理论研究取得新突破。存在的问题有:德育新理念的贯彻落实相对迟滞;教育合力尚未形成:师资队伍仍不稳定;理论研究对大学生现实问题关注不够,教育效果仍不尽人意。未来展望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且将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工作队伍也会得到切实加强;实效性将有显著提高;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用马克思的人学理论来分析,它还具有更广泛的涵义。大学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需用马克思的人本思想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并以此重新审视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发展问题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高层精英,都开始关注并参与讨论这个看似与生活并不十分密切的话题。污染、失衡、贫困等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难题迫使人们不得不进行理性的追问,实践无疑是理论发展的动力,同样,社会要健康协调地发展也需要理论的导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后,一个原本人们不太熟悉的名词——“科学发展观”频频出现于各种媒体。“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全新阐述,它不仅表明了我国政府对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关心,也标志着党中央对发展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为全面理解与深入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精神实质,本刊特发表的一组文章,希望能引起各界对此问题的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有着特定的内涵和现实针对性,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作具体阐释。从抽象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立场来理解以人为本,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8.
论马克思主义民本思想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民本思想是对毛泽东民本思想的继承和肯定 ,毛泽东民本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基本原理的发展 ,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本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说它是当务之急,是因为在未成年人当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亟待解决:说它是长远之计,是因为未成年人的成长是关乎科学发展观能否转化成光辉现实的一个关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未成年人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少了这一部分人,难以谈“以人为本”!我们说“全面、协调”,应当看到未成年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基本内涵是: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统筹兼顾(“五个统筹”),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意义。笔者在详细分析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以人为本思想对于解放思想、深化科学发展观以及在促进对客观规律认识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促进了中等职业学校的长足发展。办好职业教育,就是发展现实的生产力。现在中等职业教育,要牢固地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断地创新办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与西方人本主义有本质的区别。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认识“以人为本”的理论内涵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思维理念。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地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系列重大问题。其突出的本质特征在于:不是否定发展,而是强调必须发展,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以人为本的过程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以人为本”的基础,“以人为本”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的,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本,核心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在知识经济时代尤其要以人的能力为本。  相似文献   

16.
一、以人为本的内涵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评价尺度。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具体的、现实的、从事社会实践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及其他劳动者为主体的全体人民。所谓“根本”就是最高的出发点和最后的根据、最后的落脚点、最后的归宿。因此,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更好地保障全体人民生存和发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发展观念、价值取向和评价尺度。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全党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哲学之思的历史传承,是唯物史观的现实体现,更是社会发展的未来内涵,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大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发展观是适应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而及时提出来的,它必将成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针和原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实际运用和伟大实践。能不能落实以人为本。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人民共同富裕和可持续发展,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衡量是否真心树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高校育人的根本教育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观的根本前提,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高校育人“以人为本”,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高校育人“以人为本”必须抓好科学教育和人教育的结合,抓好思想道德教育这一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从本质上说是认识和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问题,《论十大关系》就是阐述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十大矛盾。经济建设和政权建设问题是《论十大关系》中蕴含科学发展观思想的两条主线;“以苏联为鉴”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核;处理好“综合平衡”、“统筹兼顾”的发展关系蕴含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雏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