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智力可以分为学业智力和实践智力,其中,学业智力与学业问题解决有关,主要是通过非社会认知操作表现出来;实践智力则与日常性或职业性问题解决相连,更多地通过社会认知操作表现出来。智力评估的指标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认知操作测试总分和认知方式。认知操作测试总分是智力的最大化评估指标,是个体以不同认知操作对不同认知材料进行信息加工时的绝对水平。认知方式是智力的偏向性评估指标,是个体以不同认知操作对不同认知材料进行信息加工时的相对优势。  相似文献   

2.
实事求是作为主体把握对象的“静止的反映”的一种认识活动,是主体意义(价值)世界的一种对象性表达,其发生的逻辑根据在于对对象意义(价值)的认知。因此.把握意义的实事求价的价值认知.先于把握规律或本质的实事求是的事实认知,即意义先于是。意义先于是的合理性的学理支撑在于:在一般性维度.事实认知和价值认知的相互作用.作为“因果关系的充分发展”.存在着何者先在的可能性。人的需要本性在认识域的外化.首先表达为对能否满足其“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的价值判定.使何者先在的可能性现实化为价值认知先于事实认知。在认知结构维度,意义先于是植根于个体认知结构基始于人的非人阶段的前价值认知.在与自身生命活动不再直接同一的进化中的价值认知因子的首先生成的原始发生.和其对事实认知因子后继生成的“安排”;植根于社会性认知结构的价值认知因子.生成于事实认知因子的历史构成。在认知操作维度,事实认知操作为价值关系而存在,事实认知操作现实地发生于价值认知操作的过滤.价值认知思维方式对事实认知的无依赖性的自整合的对对象意义(价值)的判定,使意义先于是具有必然性、现实性。  相似文献   

3.
1情景认知理论概述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研究发现,个体的、独立的学习方式存在着缺陷,“因为人是社会的产物,因而,缺乏了社会的互动,他就永远不可能发展起人类进化中所形成的属性和特征”.社会互动和文化背景是构成认知过程整体所必需的.相应地,学习不是独立存在的,  相似文献   

4.
社会阶层对个体而言是一种社会环境,个体的生活内容因阶层高低而有显著差别。本文基于前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探讨了社会阶层引发个体不同认知与行为倾向的方式。但社会阶层是可以流动的,同一阶层的成员,对社会流动的期待程度不同,形成了个体不同的社会流动信念,对个体的认知与行为相应地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潜在地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内隐社会认知研究采用的是内隐记忆的间接测量技术和方法;已有的研究揭示出社会知觉,刻板印象,性别差异,印象形成中存在内隐社会认知,与学习其他材料比较,社会认知学习具有更强的内隐性。目前,内隐社会认知已成为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方式,是心理活动的组织框架.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认知发展有同化、顺应和组织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认知方式镶嵌图形测验和中小学生创造力能力测试,探讨了云南边境一线的怒族、景颇族及傈僳族三种人口较少的民族学生的认知方式的性别差异、民族比较和个体发展特征,以及与创造力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三种民族学生的认知方式呈现出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认知方式得分明显优于女生;三种民族学生的测验得分随年级的增高而上升,小学四年级、初中一年级是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方式发展的两个转折点;傈僳族学生的认知方式偏向十场独立性,怒族和景颇族学生的认知方式都偏向干场依存性;三种民族学生认知方式与其创造力有着非常显著正相关,场独立性组比场依存性组有着更高的创造力水平。  相似文献   

8.
当代人格研究范式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格心理学在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人格研究范式出现了许多新的进展:生物学研究范式关注遗传和进化的作用以及生物学在人格发展中的贡献;文化研究范式以多元文化观的视角探讨了文化与人格的关系;特质范式重视大五模型在不同领域内的应用及其未来发展;社会认知范式强调影响个体行为的认知、动机和目标变量,完善了以社会认知观点为基础的自我理论。  相似文献   

9.
认知竞争是由于信息的极大丰富和人们的信息处理能力有限之间所产生的矛盾造成的一种传播现象。注意资源有限性与社会认同是认知竞争的个体心理基础;深度媒介化与媒介赋权是认知竞争的主要表现和发生场域;立足于超级个体的社会则有助于观察认知竞争的演化过程和潜在影响。个体心理基础、媒介发生场域和社会演化过程是对认知竞争进行梳理和分析的三个关键视角。在未来,认知竞争有可能成为传播学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这一领域的发展也可能推动传播学的重构和创新,并促使我们去建构一个“命运共同内群体”。  相似文献   

10.
信息的扩散与传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扩散真正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形成了一种新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方式.当代大学生的信息认知方式也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本文就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信息认知方式的影响进行了浅显的分析.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刀,对当代大学生信息认知方式的影响是双向的,这种研究对大学生信息认知方式的良性转型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社会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编码、评价、储存、提取和综合处理的方法和形式。它是个体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是非标准和基本信念等的集中体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情绪状态、行为表现和人格差异都与其社会认知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应将培养青少年正确的社会认知方式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12.
认知方式是指个体所偏爱的加工信息的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儿童在场独立性、场依存性认知方式上存在着差异,对数学学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认知方式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教师充分注重个别差异,注重认知方式的差异,发挥不同特点学生的所长,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及知识体系的迅猛发展的势态与传统评价方式中静态的一次性操作方式相冲突;传统评价往往用统一和标准化的方式来进行评价。而现代的评价观却认为.认知个体是在主动地解释客观世界,认知个体处在不断发展和改变的过程中。因此,生物课程评价多元化必然逐渐取代传统单一的评价,并成为课程评价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段伟丽 《文教资料》2012,(23):37-38
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又称认知方式或认知模式,是指个体在信息加工(包括接受、储存、转化、提取和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有方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语言学习者的认知风格有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整体性和序列性、聚合和发散型、冲动型与沉思型、容忍倾向和排他倾向等认知风格。  相似文献   

15.
一、青少年认知发展水平对荣辱观形成的影响 认知是指人们心智活动的过程和产物,即人们的所知和所思。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aul Piaget1896—1980)认为,认知发展是指个体一般认知能力和认知机能的形成及认知方式随着年龄、经验增长而发生的变化。认知发展水平是制约个体心理发展水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同时,它还是个体情感、道德、人际交往、社会行为、人生观、价值观等领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皮亚杰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0岁至1岁半和2岁)、前运算阶段(2岁至6、7岁)、具体运算阶段(7、8岁至11、12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至15、16岁)四个阶段,青少年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这是具体运算阶段之后认知发展的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师角色认知与专业成长,采用专业成长档案这一工具,依据教师角色理论进行质性分析和量化研究.结果显示,专业成长档案各部分之间相互支撑佐证,形成有机整体,与教师角色理论相吻合;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与个体所做的努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个体所做的努力与个体的行为模式之间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个体所做的努力为个体的行为模式的主要贡献因子;学生年级在各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专业成长档案与英语专业师范生的教师角色认知关系密切,并且专业成长档案对英语师范生教师角色认知的影响是稳定的,这成为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师角色认知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一、执行功能的含义及结构(一)执行功能的含义执行功能是指个体的许多认知加工过程的协同操作。即在实现某一特定目标时,个体所使用的灵活而优化的认知和神经机制。研究执行功能就是要探讨不同的认知过程是如何参与并相互协调的。因为执行功能在个体能力的发展和对环境适应的协  相似文献   

18.
高师学生认知方式的比较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对信息和经验进行组织和加工时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是个体在感知、记忆和思维过程中经常采取的习惯化的态度和方式。对不同专业、不同生源、不同性别的高师生认知方式的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特征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揭示出高师生认知方式的个别差异。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学生认知方式与空间认知能力发展的关系的研究已经很多,包括:认知方式的相关研究;空间认知能力的相关研究;认知方式与空间认知能力的关系的相关研究.认知方式对空间图形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尚显不足,仅涉及到认知方式对图形推理、地图表征等的影响,认知方式对空间认知能力中的心理旋转、心理折叠、心理展开的影响却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以往关于问题解决模式的研究并没有揭示出不同个体解决同一问题时认知行为的内部差异及其与场依存性认知方式的相关性.提出盲目式、产生式、范畴式三种认知模式,综合运用认知作业分析法、心理测验法、个案访谈法来揭示不同个体在同一问题解决中认知模式的差异及与场依存性认知方式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各种问题解决认知模式的个案数具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认知模式的总体分布没有表现出性别上的显著差异;认知模式与场依存性认知方式显著相关.因此可得出结论:不同个体解决同一问题时认知行为存在显著的内部差异;认知模式与场依存性认知方式具有显著相关性;认知模式的总体分布在性别上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