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健 《教育》2013,(20):30-31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网络热炒,其它媒体跟进下,"早点哥""水果哥""卖米哥""摊饼哥""煎饼哥""包子哥""萝卜哥""冰粥哥""眼镜哥""送花哥""擦鞋哥""土鸡蛋哥""垃圾哥"等陆续走红。这些草根创业者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标签——大学毕业生,他们的成功无疑给当代许多大学生树立了榜样。然而,从他们创业的领域来看,  相似文献   

2.
朱小龙 《成才之路》2010,(26):I0002-I0002
大学生热衷于考证算不上什么新闻,但一个人能考取几十本证书则令人咋舌。近日,一篇《招聘会上惊见最牛证件哥》的帖子在网上流传,发帖者目睹有人拿着三十多本证书去应聘网店运营人员,却最终被拒。网友因这名应聘者的雷人举动,诙谐地称其为“证件哥”。有媒体报道,目前“证件哥”正在武汉参加培训,继续考取“网店运营专才证”。  相似文献   

3.
李欣 《河南教育》2014,(11):71-71
<正>胡利朋,1989年2月生,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学生,先后被评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诚信自强之星"、河南省"诚信自强之星";获得2012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年度提名奖、2012年"感动中原"年度人物提名奖、2013年河南省"第三届省直十大道德模范"等,被媒体、网友和同学们亲切称为"坚强哥""创业哥""新青年"。胡利朋出生在农村家庭,先后失去父母的关爱,爷爷去世后,只有盲眼  相似文献   

4.
从"犀利哥""芙蓉姐(姐)"闪电般蹿红网络以后,"哥""姐"的风潮席卷了整个网络及各类媒体。出现了诸如"励志哥""相亲哥""萝卜哥""瞌睡哥""煎饼哥""拾荒哥""大衣哥""hold住姐""失控姐""蛋糕姐""著姐""青泥姐""炫校姐"等一系列"X哥(姐)"结构的词语。在"X哥(姐)"词族中,"哥(姐)"的理性意义已经虚化,语法意义增强,成为一个构词语素,构词能力扩大,推出一系列"X哥(姐)"词汇,且其所处位置相对固定。本文将从"哥(姐)"词义、语法特征、"X"的性质特征以及"X哥(姐)"产生并迅速流行的原因三个方面对网络流行语"X哥(姐)"这一词族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耶律留哥,金末结蒙反金将领,原仕金为北边千户。毕沅在撰写《续资治通鉴》时,由于对史料未加考辨,误将移剌留哥与耶律留哥视为同一人,给梳理耶律留哥生平带来混乱。《金史》中出现的移剌留哥与耶律留哥并非同一人。  相似文献   

6.
孔娜娜 《文教资料》2014,(12):33-35
在现代汉语中,哥指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或同族同辈而年龄比自己大的男子。随着网络词语的升温,“哥”不仅具有以上意义,如“英语哥”、“犀利哥”、“章鱼哥”、“雨伞哥”、“熨斗哥”等,这些“X+哥”中的“哥”的语义已经泛化,不再指亲属和类亲属,而是凸显某一类具有特殊魅力或非常规行为的男士。因此对于“X+哥”类词语的解读,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以往语义的研究上。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结合概念,整合理论,探讨网络词语“X+哥”的认知动因、推理逻辑及动态意义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7.
正"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一句广告语,也是我哥的口头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记事的时候,哥已经是高中生了。哥拼得那么狠:朝阳初现,哥已在写字台前开始记诵英语;华灯初明,哥已在灯下开始啃那一本本的习题集……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每天只用课间和同学侃侃足球,就这样哥的眼镜片越来越厚。为一个题彻夜不眠,为一句话浸泡书海,为一个单词寻根刨底,哥在追求知识的路上,永远  相似文献   

8.
受伤的夺哥     
张林 《高中生》2009,(13):24-24
夺哥又受伤了。继上次夺哥骑摩托车结果反被摩托车骑了以致弄伤左胳膊之后,夺哥在校运会上又把右胳膊摔断了。200米比赛,夺哥代表我们班出战。赛前,夺哥豪情万丈地向我们保证:"同志们,我的左臂已经康复了。现在的夺哥已不是当年的那个  相似文献   

9.
哥,黝黑的皮肤,粗壮的胳膊,像一头健壮的牛;哥,粗声粗气,蓬乱的头发,像一匹任劳任怨的马:哥,沉默寡言,起早摸黑,像一头拉磨的驴。都说哥是捡来的,因为哥像一个只要有饭吃就像牲畜一  相似文献   

10.
<正>网上有手疼哥、淡定哥、六斤哥,我们班有泡面哥、烧饼哥、雷子哥。想瞧瞧我们八四班的几位"哥们"吗?他们可是很特别的存在哦!不信你看——英雄一:泡面哥他头顶"康师傅"方便面发型,脸上长满了青春痘,个子也不高,很是壮实。他可是我们八四班最有人气的泡面哥啊!前几天,他在班里为我们激情演唱歌曲  相似文献   

11.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素来就有"百节之乡"的美称,在众多的节庆中芒哥坡会更是具有独特的魅力。芒哥是当地苗族同胞们的祖先神和保护神,举办芒哥坡会对苗民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芒哥坡会的文化内涵以"民族性与原生性"为整体特征,其中包括芒哥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和傩文化,并赋予了芒哥坡会深刻而重要的文化价值与功能。当地苗民对生活的态度以及民族审美、代代相传的生存智慧都在芒哥坡会中得到展演。  相似文献   

12.
可怜的了哥     
每天我放学回家,都会听到可爱的了哥亲切地说:“回来了!回来了!”可是今天听不到了哥的问候声,发生什么事了?我匆忙走进屋里一看,了哥变了样,一动不动,一声不响地呆在笼子里。它那长长的黑羽毛被剪了,漂亮的长尾巴也不见了,怪可怜的。“妈,了哥怎么会这样的?”我着急地问妈妈,妈妈正在地上拾红豆,看了我一眼,气愤地说出原因:原来妈妈给了哥加料,谁知了哥一个劲地往外飞,还把阳台上的红豆打翻了一地,经过了一轮追捉,终于捉住了哥,妈妈一气之下,把了哥的毛和尾都剪了。唉,了哥,了哥,谁叫你这么淘气呢。可怜的了哥$广东清远市佛冈县龙山镇民安…  相似文献   

13.
哥是个传说     
我们班有位哥,他曾经说过: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  相似文献   

14.
头辇哥,元蒙古札剌儿氏,木华黎后裔。从屠寄开始,把头辇哥当作忽林池,一些学者多沿用他的说法。有人虽对此说置疑,但又认为“头辇哥更可能是国王和童的别称”。本文认为,上述二说值得进一步商榷。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考察了头辇哥与五投下的关系。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主要叙述头辇哥出兵高丽的史事。头辇哥大约在至元七年(1270)底以前从高丽回国。屠奇认为,头辇哥回国后,又再次出兵高丽,笔者认为此说不确。第三部分记述了头辇哥行尚书省于北京、辽东等路的情况,而后头辇哥国王回到自己的封地。第四部分是全文的结语,从生活年代、个人经历、名字的语音等方面表明,头辇哥既不是忽林池,也不是和童。  相似文献   

15.
据2010年11月28日<南国早报>报道,大学生何于伟毕业后当送气工,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多家知名网站转载,全国各地的网友针对何于伟这位大学生送煤气的"武汉第一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笔者认为,大学生"送气哥"有着多重的积极意义.首先,这是大学生就业观的转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开始拿掉"高贵"的帽子,放低就业期望值,更贴近生活地谋生存,开始务实填肚子,这是由一心求轻松、一味谋体面向更务实而理性的就业方面转变.另一方面,这是对体脑鸿沟的打破,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均是劳动,仅是劳动方式的不同,没有高下贵贱之分,更不应有天壤之别的待遇.  相似文献   

16.
哥,黝黑的皮肤,粗壮的胳膊像一头健壮的牛;哥,粗声粗气,蓬乱的头发,像一匹任劳任怨的马;哥,沉默寡言,起早摸黑,像一只拉磨的驴。都说哥是捡来的,因为哥就像牲畜一样,只要有饭吃就会拼命的干活。[开篇这段人物描写,用“黝黑”、“粗壮”、“蓬乱”、“沉默”等准确的形容词凸显了哥健壮的体魄,任劳任怨、憨厚朴实的性格特征。]风轻轻地划过身边,传来哥喘气的声音,麦浪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圣武亲征录》中记载的速哥曾助窝阔台汗渡黄河攻金的史实与《元史·速哥传》相对照,认为两者所记为同一人,并考证出速哥之族属乃久隶西夏籍的克烈人。同时认为《亲征录》、《速哥传》与《山居新话》所记渡河之事当为同一史实,此人即速哥。速哥因曾助窝阔台汗渡黄河,故在当时或以后被追封“答刺罕”之号。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很多与“哥、姐”相关的新词语,这些词语通常套用“X+哥(姐)”模式构词。文章试对“X+哥(姐)”的结构和语义特征进行分析,探析“X+哥(姐)”兴起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我的微博选     
微博,是一种时尚。它反映的是一个时代,它反映的是一代人。从微博中,可看出人的世界和追求。下面是我的四则微博。1.不要迷恋哥现在有一首歌特红:"请你不要再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不明白为什么哥这么受欢迎,无论走到哪里,哥写的是寂寞,看的是寂寞,听的是寂寞,玩的还是寂  相似文献   

20.
阅读导航: 自从去年七月,在猫扑网上突然有人发了一张一名非主流男子吃面的图片,图片配文“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之后一发不可收拾,有网友相继模仿“哥……的不是……,是寂寞”的句式,“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哥上的不是网,是寂寞”、“哥写的不是字,是寂寞”……一种集体性撒娇迅即蔓延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