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本文采用TPD、IR技术,结合乙烷在水解MgO(H_2O)催化剂上氧化脱氢的结果,对MgO(H_2O)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催化氧化脱氢与催化剂表面酸、碱中心协同作用有关;温度、原料配比、反应时间等对协同作用存在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反应。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不同Ni担栽量的Ni/α-Al2O3催化剂对甲烷部分氧化的催化性能的影响和助剂Ce对Ni基催化剂性能的调变作用.采用沉淀法以NH3·H2O、Al(NO3)3·9H2O和Ni(NO3)3·6H2O为原料合成Ni/α-Al2O3凝胶,经过高温煅烧制备纳米级催化剂Ni/α-Al2O3粉末.通过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并对其进行XRD和TPR分析.结果表明:8%Ni(质量分数)的Ni/α-Al2O3催化剂催化活性最佳,同时添加稀土Ce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共沉淀制备前驱体,微波高温固相烧结制备富锂正极材料0.5Li2Mn O3·0.5Li Ni1/3Co1/3Mn1/3O2.通过X射线衍射(XRD)、电镜扫描SEM、循环伏安(CV)、充放电性能等材料结构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烧结时间(微波3 min、5 min、7 min、15 min)对材料结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发现较佳的合成条件所合成的富锂正极材料0.5Li2Mn O3·0.5 Li Ni1/3Co1/3Mn1/3O2结构是α-Na Fe O2型,为二维层状结构.在2.0~4.8 V的截止电压范围、17 m Ah·g-1的电流密度,首次放电容量为284.6 m Ah·g-1,20个循环容量的保有率为75.6%.通过微波高温烧结合成正极材料,研究了制备工艺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该体系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已知氮的氧化物跟 NaOH 溶液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3NO_2+2NaOH=2NaNO_3+NO↑+H_2ONO_2+NO+2NaOH=2NaNO_2+H_2O现有m mol NO_2和n mol NO 组成的混合气体,要用 NaOH 溶液使其完全吸收无气体剩余,现有浓度为a mol·L~(-1) 的 NaOH 溶液,则需此 NaOH 溶液的体积是(A)m/a L (B)(2m)/(3a) L (C)(2(m+n))/(3a) L (D)(m+n)+a/ L分析:由题给出的两个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 NO_2与 NaOH 反应的生成物有 NaNO_3、NO 气和 H_2O,NO和 NO_2再与 NaOH 反应生成 NaNO_2和 H_2O,将两个反应式合并,得出 NO_2与 NaOH 反应的数量关系为:4molNO_2与 4mol NaOH 反应,生成2mol NaNO_3、2mol NaNO_2和2mol H_2O;由第二个反应式可知1mol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席夫碱(H_2Salen)及其与5种金属离子(Co~(2+)、Cu~(2+)、Nd~(3+)、Gd~(3+)、Er~(3+))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推测H_2Salen化学式为C_(16)H_(16)N_2O_2,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M(Salen)](M=Co、Cu),[Ln_2(H_2Salen)_3·(NO_3)_6]·3H_2O(Ln=Nd、Gd、Er)。以空气为氧源,通过正交试验法得到[Co(Salen)]催化氧化安息香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以DMSO为溶剂,反应温度75℃,时间45 min,KOH加入量和催化剂投入量分别为底物安息香的25 mol%和10 mol%。在该条件下考察了不同金属配合物的催化效果。其中[Co(Salen)]催化性能最好;[Cu(Salen)]的催化效果次之;[Ln_2(H_2Salen)_3·(NO_3)_6]·3H_2O则有负催化的作用。重点研究了NaY负载[Co(Salen)]的方法及其循环催化效果,循环使用3次,催化效果稳定仍有58%的产率,催化剂套用回收方便。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表面活性剂包覆多金属氧酸盐复合物([(C18H37)2(CH3)2N]8[SiW11O39])的催化氧化体系被发展出来,该催化体系可成功应用于催化吡啶类化合物的氮氧化反应、醇的氧化反应和硫化合物的氧化反应.催化剂在特定溶剂中具有温度控制的溶解性能,该特性在催化氧化反应体系中可用来实现催化剂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7.
考察以滇蔗茅为模板合成的Co/SiO2催化剂对环己烷催化氧化的性能,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溶剂、氧化剂用量等对该催化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催化剂用量为50m g;环己烷750m g;以冰醋酸为溶剂,5.0m L 30%的H2O2;反应温度373K;反应时间10h的条件下,环己烷转化率为71.0%,环己酮的选择性为76.7%,环己醇选择性为21.2%。  相似文献   

8.
应用XRD、TPR和催化活性评价手段 ,考察了助剂对CH4 与CO2 重整制合成气的负载型Ni催化剂的最大分散量和其催化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在反应温度为 750℃和空速为2 50 0h- 1下 ,NiO载量为 14%NiO/γ -Al2 O3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反应性能 ,NiO在γ -Al2 O3表面上最大分散量为 0 .2 38gNiO/gγ -Al2 O3(相当于 0 .112gNiO/10 0m2 γ -Al2 O3) ,其最大分散量随MgO、La2 O3助剂的添加不同程度地增大 ;助剂能影响负载型Ni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MgO、La2 O3的添加对改善Ni催化剂的重整活性和抗积炭能力有明显效果 .La2 O3助剂的突出作用表现在维持Ni为低价还原态和促进CO2 转化等方面 .  相似文献   

9.
对以甲苯为分散介质,Fe2O3.6H2O和空气中的氧气为氧化剂,Al2O3为催化剂,催化氧化偶联2-萘酚合成外消旋BINOL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60-90℃下反应10 min,m(2-萘酚):m(Fe2O3.6H2O):m(Al2O3)=1:2.5:1.4时,BINOL收率达82%.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溶胶-凝胶+浸渍法两种方法制备了CuO-Ce0.7Zr0.3O2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了XRD、Raman等表征,考察了催化荆的CO氧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浸渍法制备的CuO/Ce0.7Zr0.3O2催化荆CO氧化活性明显高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CuO-Ce0.7Zr0.3O2催化剂的性能,CuO-Ce0.7Zr0.3O2催化剂表面CuO分散度高.从而提高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以低廉的膨润土为载体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固体超强酸SO42-/TiO2/膨润土;再以氯乙酸和异丁醇为原料,SO42-/TiO2/膨润土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了氯乙酸异丁酯。探讨了SO42-/TiO2/膨润土对酯化反应的催化活性,研究了原料醇酸摩尔比、反应时间、带水剂选择、带水剂用量、催化剂用量、催化剂重复使用性等反应条件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氯乙酸用量为0.20mol,醇酸摩尔比为1.2∶1,催化剂用量为0.5g,反应时间为3h,带水剂环己烷用量为5mL时,酯化率可达99.27%,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后仍具有较高活性。表明SO42-/TiO2/膨润土催化剂具有稳定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以稀土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TiO2/Ce4+为催化剂合成乙酸环己酯的反应,在反应温度分别为100℃、110℃、120℃下,测出酯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建立了动力学方程,并与无催化剂作用下合成乙酸环己酯反应的活化能及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酯化反应的优化合成条件是:乙酸用量为0.262 1mol时,醇酸摩尔比为1.5:1,催化剂用量为1.0g,带水剂环己烷的加入量为12mL.稀土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TiO2/Ce4+可使反应的活化能明显降低,是合成乙酸环己酯的有效催化剂.  相似文献   

13.
以自制的固体超强酸SO4^2-/TiO2-La^3 作催化剂,通过微波辐射加热合成了苯甲酸乙酯,结果表明,该方法比用硫酸催化法的酯化率高,酯产率达85%.反应条件:苯甲酸0.1mol,乙醇0.3mol,固体超强酸SO4^2-/TiO2-La^3 0.8g,微波辐射功率200W,间歇辐射时间8min。  相似文献   

14.
TiSiW_(12)O_(40)/TiO_2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非均相固载型杂多酸盐催化剂TiSiW12O40/TiO2的制备方法,并用IR、XRD谱对该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催化剂催化酯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丁的醇酸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等因素对酯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以苯为带水剂时,催化剂的用量为反应液的1.1%,醇酸摩尔比为3.5∶1,酯化反应时间为2.5h,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收率达98.8%,超过硫酸、磷钨酸的催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Ni-W合金镀层在1mol/LH_2SO_4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化学综合测试仪和光电子能谱对几种成分的Ni—W合金镀层在1mol/LH2SO4中的阳极极化行为及表面组成物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Ni-W合金镀层在该介质中极易氧化,表面氧化物含量为94.28%随钨含量增加,其钝化区间加大  相似文献   

16.
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Fe2O3催化合成乙酸苄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纳米固体超强酸So2-4/Fe2O3为催化剂,乙酸和苯甲醇为原料合成乙酸苄酯,并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醇酸摩尔比1:5,催化剂用量为0.7g(苯甲醇0.1mol),反应时间2.0h,是最适宜的反应条件,酯收率可达85%.  相似文献   

17.
微波辐射KF/Al_2O_3催化合成肉桂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KF/Al2 O3为碱性催化剂 ,采用微波辐射催化合成肉桂醛 ,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乙醛 0 .2mol,苯甲醛 0 .3 0mol,微波辐射功率 1 60W ,辐射时间 1 1min ,产率可达90 .7%。  相似文献   

18.
以NH4VO3为原料,(NH4)2S2O8为浸渍液,添加少量稀土Ce^4+,用沉淀-浸渍法制备出新型S2O8^2-/V2O5-Ce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以合成乙酸苄酯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不同条件下制备的超强酸的催化活性。研究发现,当加入CeO2量为催化剂总量的1.0%,焙烧温度为500℃,浸渍液浓度为1.5mol/L,焙烧时间为3h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19.
将SO4^2-/TiO2负载镧制备了新型催化剂SO4^2-/La2O3-TiO2以癸二酸和正丁醇的酯化反应为探针,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3+浸渍浓度为0.07mol/L,经110℃烘干后于500℃焙烧3h所得催化剂活性最好。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影响酯化反应的因素进行考察,最佳实验条件为n(醇):n(酸)=4:1,反应时间3h,催化剂用量1.5%(总物料),酯化率可达96.5%。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和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杂多酸盐催化剂催化合成丁酸乙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以杂多酸盐TiSiW1 2 O40 /TiO2 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了丁酸乙酯 .结果表明 :TiSiW1 2O40 /TiO2 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乙醇和正丁酸的摩尔比为 1.5∶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液总量的1.0 % ,酯化反应时间为 1.5h ,反应温度为 93~ 96℃ ,丁酸乙酯的产率可达 75.6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