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一个教育试验 整理本文的时候,我们新一批26所进行生本教育试验的学校的孩子们正在每天上着我们设计的教材和教法,这些教材的核心之点,是要让儿童取得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依靠儿童的内部自然来进行教学或教育。一年级的孩子入学才三个月,就在一种自主程度很高的学习中变得十分兴奋,他们很快就进入了阅读,他们可以朗诵  相似文献   

2.
黄丽华 《云南教育》2004,(25):20-21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语文课程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既是整个语文课程实施的要求,也是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它要求语文教学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组织教学,忽视学生的生活背景和个性体验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我看到了一堂课就像是一首诗,激发了生命的潜能.“曾经多次到生本教育课堂的原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教授的感受,在3月24日至27日短短四天,再次成为参加全国首届生本教育高端论坛和祖国内地及香港、澳门地区第二届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学术研讨会的,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地近六百名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共同感受.……  相似文献   

4.
<正>在传统教育中,读书给学生的感觉是苦的,如诗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亦如头悬梁,锥刺股。这种鼓励学生勤奋刻苦的教育,在二三十年前是很有市场的。而在物质和精神都空前丰富的今天,学生对这一套说教早已厌倦,那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重新思考教育,找到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郭思乐教授所主张的生本教育使我茅塞顿开。在实施生本教育的过程中,我有了很多感悟。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5.
生本教育主张以学生生命的自主发展、成长为主,以现有的课程、教材为载体,以课堂为教学教育的主战场,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6.
暑假中,我有幸通读了华南师范大学著名博士生导师郭思乐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书中"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理念贯穿全书,那些新颖的观点、独到的论述、富有哲理性的语言,让我们从全新的视角重新看待今天的教育。教育从师本走向生本的步伐已经迈出,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一天终将会到来。回顾以前走过的路,我们在做些什么?许多时候都是师本教育。虽然常常谈论教育改革,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但学生大部分是在教师操控的课堂内接受学习。  相似文献   

7.
10月24日至26日,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与北京市教科院联合举办《教育走向生本》大型学术研讨会,邀请该书作者、广东省教科所所长、华南师大教科院副院长郭思乐教授作专题报告,并与广大中小学教师进行座谈。研讨会先后在北大教育学院、北京市教科院基教所和宣武区北京小学举行,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教师近千人。 《教育走向生本》2001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热烈欢迎,连续重印,累计印数已达3万余册。作为学术著作,这种不胫而走的发行情况是罕见的。该书是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家“十五”出版现划重点项目,是人教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了,为此,转变教学模式,变"本本教育"为"生本教育",对提高高中英语的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由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提出的,并在“九五”期间作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十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进行研究的关于生本教育的观念与实践模式研究,以及该实验研究所产生的效果和社会影响,引起了教育界的强烈反响,尤其是广东教育界的瞩目。特别是郭教授根据多年的实践与研究成果,结合他在多所中小学开展的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论丛》2009,(12):F0003-F0003
2010年1月7日,时令虽已是隆冬,可怀宁东升高中校园内却是春意融融。今天上午,中国当代知名教育专家、华南师大博士生导师、生本教育的创始人郭思乐教授一行四人莅临我校作生本教育报告。怀宁县部分中小学校的校长,安庆市区的教育界同仁及有关民办学校领导,东升新老校区的全体教师,共约300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1.
An ideologically neutral orthodoxy of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al practice may be develop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 on the basis of a critique of ‘progressive’ methodologies found, for example, in the writings of Robin Alexander. This paper expresses caution about such a development, by defending principles underlying progressive or ‘child‐centred’ approaches to classroom practice against misconception and misrepresentation as well as against more substantiated attacks. It argues for a development of child‐centred teaching methods within the English/Welsh National Curriculum in the light of current models of mind and human development and the sorts of practical demands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makes on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发展休戚相关,面对新课改对中小学教师的全新要求与挑战,继续教育必然采取主动回应措施,保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同步发展。分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教师面临的挑战与压力,确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定位和发展的生长点,开发出合理得当的课程体系,以期继续教育能够良性发展和新课改的顺利推行。  相似文献   

13.
提高社会生活质量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涵,而学校知识群体的参与推动是提升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动力。走向生活,学校应该通过专题讲座、研讨座谈、咨询展览、举办活动等社会教育方式来开展知识技能教育、亲职教育、环境教育和休闲教育,通过丰富自身的社会生活,深化社会教育实践活动,促进社会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发展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是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然而,在职业教育的改革过程中,学科体系的课程内容和抽象思维的逻辑结构体系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使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与建设远离了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姜大源的新著《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开辟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16.
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仪器设备是学生感知技术、建构技术的知识和理论、进行技术设计、技术试验、技术探究、技术制作等技术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作为通用技术教学资源,仪器设备在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保证在仪器设备配备的有效性、实用性和科学性,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能否建构一种尊重人的主体间性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很值得反思,并在实践层面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新课程改革,从人的主体性的理论视野出发反思当前的基础教育,主体性的尊重与重建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 has made a number of valuable contributions to educational research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However, its validity is threatened by a number of evolutions that question the continuing centrality of its basic research object, the public school. Moves towards more flexible school organization such as networks of schools, a broader role for schools reconceptualized as community centers, the emergence of new providers outwith the public sector, the increasingly internationalised nature of research and moves towards greater use of distance learning and home schooling all mean that this focus may rapidly become outdated, potentially making 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 irrelevant.In this paper we will discuss the consequences of these evolutions for 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 and argue that, rather than lessening the need for effectiveness research, they increase the imperative for this type of research, as long as it is broadened to educational effectiveness in its broadest sense whether it takes place in the traditional public school or not, and is conducted in an empirical and open-minded way.  相似文献   

19.
20.
蒋巧君 《教育学报》2005,1(6):69-76
情绪影响着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情绪是否需要教育?能否教育?本文进行了多角度理性分析,构建了小学生情绪教育活动课程。并进行实验研究。最后就实验结果进行了深刻反思、讨论,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