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图书成为商品、出版社成为企业之后,如何提高图书质量,缩短出书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就成了编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清华大学出版社外语室的部分编辑充分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新技术、新设备,改革和优化出版流程,经过几年的努力,已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著排编校一体化”的做法。本文把这方面的尝试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希望能抛砖引玉。一、“一体化”的界定所谓“著排编校一体化”,是指在出版流程中,以责任编辑为中心,以著、排、编、校为质量控制点,著、排、编、校互相融合、紧密衔接的经过优化的图书编辑流程。二、“一体化”与传统流程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书稿编校是图书编辑工作的核心内容,编校质量的高低对图书内容质量有着关键影响.作者结合自身多年图书编校的心得体会,论述了提高图书编校能力的路径选择和创新可能.编辑加工要把握正确的思想导向,要以尊重原稿为前提,而善于进行语法分析,不断培养差错发现力,则是编校能力提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图书出版周期的缩短、出版量的增多、内容覆盖面的增大,对图书责任编辑的要求越来越高。笔者通过在工作实践中观察和总结,发现提高图书编校质量的模式有很多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图书编校质量。在工作实践中,因为各出版社出书周期、编辑状况、图书内容、发行渠道等情况不同,各种模式编校图书显现的作用亦不同。为落实"出版物质量管理年"要求,笔者现就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在提高图书编校质量方面所做的工作及模式进行阐述,并与出版界同仁就提高和保障图书编校质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编校结合有利于提高编校质量梁家新在编辑分流的条件下,加工编辑的职责就是传统的书稿加工,即对书稿的文字表述,具体技术内容的说明,图表的处理,各种标准、规定的运用情况等,仔细审读,找出差错、疏漏或不规范之处,予以弥补、完善,以使其符合正式出版物的各种要求...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9年多的时间,是出版界繁荣兴旺的大好时期,图书品种成倍增加,特别是学术著作增加较快。但是,在这大好形势下,也存在一些问题,图书中的差错多,就是其中问题之一。1987年11月我参加了由新闻出版署召开的川、陕、  相似文献   

6.
期刊的质量,决定着期刊的生存问题.编校工作是出版期刊的中心环节,也是决定期刊质量的关键环节.编校人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期刊杂志的质量. 一 编辑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期刊的质量,是办期刊的重中之重.因为期刊会涉及和影响社会上的方方面面,因此,它的工作者必须在政治、思想、文化、学识、才智、文字、职业责任、人格品位等方面有较高的素养,否则,将不能保证期刊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编校小常识     
  相似文献   

8.
编校手册     
《现代出版》2014,(2):43-43
  相似文献   

9.
编校手册     
《现代出版》2014,(3):17-17
正"zuò报告"应该写哪个zuò?"作"的本义是"起来",组成的词语有"振作、日出而作、一鼓作气、枪声大作"等。"做"的本义是"制造",组成的词语有"做鞋、做衣、做饭、做桌子"等。"作""做"怎么区分呢?当"作"与"做"都表示"从事某种活动"时,如"作贡献"还是"做贡献","作报告"还是"做报告"。按工具书的解释,上述两种写法都可以。但要注意的是:一种报纸、一份杂志、一本书,用法应该统一,或都用"作",或  相似文献   

10.
编校手册     
正"该机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性能稳定、操纵方便。"这句话中顿号的使用是否正确?答:这句话中顿号的使用是错误的。用顿号点断的只能是并列的词或词组。题干句子中三个顿号隔开的部分之间虽然是并列关系,但是这几部分都不是词组,而是分句,因此应将顿号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是高科技的先导,先进科技和文化的信息库.但在目前,这座信息库的信息却分属于档案、图书、情报等不同部门,处于各自为政的管理格局,使得高校信息库从覆盖面、设备容量、人员数量和素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13.
文档一体化实施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军 《档案时空》2005,(4):25-26
当前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极好的平台。在许多单位内建的办公自动化(OA)系统平台上,一定程度地实现了文档管理一体化。由于档案管理工作的特殊性,现有的档案管理软件仍未能完全摆脱传统文书立卷归档模式,档案人员在文件生命周期中的前端控制作用在实际操作中未能发挥。一定意义上.这样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并未能从根本上减轻档案员的劳动强度,解决OA系统与档案系统间整合的问题,也没能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我刚到地质出版社工作时,由于编辑、校对人员少,所以许多工作,诸如修图、贴字、正文设计、拣图版等,都是由编辑自己做。多数书稿也是由编辑自己校。当时真可谓是编校合一了。后来,人员增加了,就像许多出版社一样,实行编校分工。由于校对大多是新人,业务不熟悉,又不懂专业技术,为了保证图书质量,我们采取一部书稿打两份校样的办法,一份送校对,一份送编辑或作者阅读。  相似文献   

15.
一份高质量报刊的出版,离不开编辑与校对的密切合作。“编校合力”作为一项有效措施,它要求“编”与“校”积极主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严把质量关。实践证明,这种“合力”,对提高编辑人员素质,缩短出版周期,提高报刊质量,有很好的作用。而且,随着编辑技术的日益现代化,编与校的界限将更加模糊不清。 一、编校合力与编辑人员素质 校对是一项极其复杂、繁琐的基础工作,又是出  相似文献   

16.
2003年3—6月,我参加了湘人版《多用中华成语大辞典》的编校工作,历时4个月,参阅了一些其他版本的成语大辞典,发现这些辞典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学习、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关于成语大辞典框架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谈编校合一     
出版工作发展很快,书刊越出越多,大家都感到高兴。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令人头痛的事,就是书刊上出现的错别字太多,“批准”错成“批淮”,“遣送”错成“遗送”,“荼毒”错成“茶毒”,这类差错随处可见,举不胜举。不仅如此,而且竟出现“展望出版社”错成“展览出版社”这样的事。这么错下去怎么得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就想到如何从出版社的编校体制的改革上做文章。解放前的出版业(当时的书店)大都实行编校合一的体制,当时的编辑部人员很少,也不得不如此。当然编校合一也有其合理的一面:编辑管校对可以减少校样上的许多错误;校对当编辑助手,学做编辑工作,业务上可以得到培养和提高。开明书店是实行编校合一取得显著成效的单位之一。他们出版的书,校对精,错字少,声誉卓著。周振甫、王攸二位同志都是开明的老人,我们请他们写了两篇文章,介绍当时的经验,以供大家参考和讨论。解放后,出版事业大发展,出版社也多了,编辑部机构比以前大得不能比,编校分开代替了编校合一,毫无疑问这是一大进步。但是编校分开之后如何保留编校合一中的好经验、好传统却是一个末被十分重视的问题。新中国的出版事业已有30多年的历史,编辑和校对工作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希望同志们踊跃写出总结经验的文章来参加讨论:①编校工作有些什么经验教训?②编校体制应当如何改革才有利于出版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19.
编校一家,自古如是。刘向《孙卿书录》:“所校雠中孙卿书(即《荀子》),凡三百二十二篇。”《宋史·郑樵传》:“聚书数千卷,皆自校雠。”说的都是编辑既编且校,亦编亦校,自编自校的事。后来,编校虽随社会之进步,出版生产力之发展而分家而各立门户,却仍然是“同...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举行了第四届国家图书奖的颁奖大会,我参加了社会科学类图书的评奖活动。综观这次评奖,我有这样几点感受:1.申报国家图书奖的图书品种显著增多,这一届共有430家出版社申报图书1800多种,是历届国家图书奖评奖中最多的一次。2.在初评人围的42种社科类图书中,属于优质的22种。占52.38%,良好的9种、占ZI.42%,合格的7种、占16.6%,不合格的只有4种、占9.52%,前三项占90.4%,合格率是历届评奖中较高的,这说明我国图书编校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3.这次社科类图书共有28种书获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