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荆浩《笔法记》是中国山水画走向成熟时期的重要绘画理论著作。“图真论”的提出,第一次把“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统一为“度物象而取其真”,发展了中国画的“形神论”;“气韵论”赋予传统“气韵”新内涵;“思景论”为绘画创作提供了新的思维观;“笔墨论”确立了中国独特的造型语言。《笔法记》都对中国山水画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荆浩是我国五代时期伟大的山水画家和绘画理论家。他所著之《笔法记》内容丰富深厚,堪称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理论基石,也是郭熙《林泉高致》以前的最系统的、最完整的山水画理论著作。《笔法记》的核心观点"图真论"首次将山水画创作中的"真"与"似"明确的区别开来,并通过"六要"、"四品"、"二病"的观点进行阐述,确立了山水画创作的一个重要尺度。  相似文献   

3.
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袁有根教授撰写的《历代名画记研究》2 0 0 2年 4月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原书目文献出版社 )正式出版。这是袁有根教授花费了二十多个春秋写成的一部专著 ,是国家社科基金“八五”规划项目“《历代名画记》研究”成果之一 ,是迄今为止全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历代名画记》的专著。本书分上下两编 ,上编为《历代名画记》论析 ,较系统地论述了张彦远的绘画创作观、“绘画源流”说、绘画品评观。并对张彦远的“渐变所附”说和“山水之变”说进行了辨析。下编为《历代名画记》考辨与读释 ,从《历代名画记》传抄翻刻之误、张彦…  相似文献   

4.
荆浩,中国山水画发展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唐末五代人。后梁时期因避战乱,曾隐居于太行洪谷,自号洪谷子。其画论著作《笔法记》构建了山水画的理论体系,称为中国画史上划时代著作。本文试就《笔法记》的审美意象、审美创作、审美欣赏等美学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晚唐五代山水画宗师荆浩本山西沁水人,其隐居作画的太行洪谷也在山西沁水境内。由于北宋学人对荆浩的误记,致使荆浩里籍与太行洪谷到底位于何地遂起纷争。依据历代地理志及山西、河南有关方志的记载,对“沁水”这一县名在不同时期所指,进行系统的清理辨证,并对荆浩《笔法记》所记山西沁水太行洪谷中几个地名进行实地对照考察,可以初步理清因北宋学人对荆浩里籍与太行洪谷误记而造成的千年悬案。  相似文献   

6.
李灵红 《考试周刊》2009,(31):43-45
“一画”论是《石涛画语录》绘画理论体系的核心。本文从创作过程,创作主体的心理状态,以及与宇宙的关联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一画”是一气流行表现于绘画与宇宙万物的根本起源与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7.
传神论是顾恺之绘画思想的核心,这是魏晋玄学流行、尤其是人物识鉴影响的结果。他的《魏晋胜流画赞》可见以“神”为首的创作思想贯穿其中。要将传神思想付诸创作,他提出了“以形写神”说,“悟对通神”成为“以形写神”的基础,“写神”首要是强调眼睛的重要,还要写出“骨相”,要营造环境。顾氏又倡“迁想妙得论”,其创作思想与魏晋以来“文的自觉”有关,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他的《画云台山记》。  相似文献   

8.
“境界说”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中心,而“境界说”的核心概念是“真”。“真”是王国雏整个文学批评理论的出发点,是衡量作品的基本标准。他在《人间词话》中通过品评词作阐述了“境界”之“真”的具体内涵。在众多词人中,王国维对李煜词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本文拟从王国维对李煜词的评价这一视角,从艺术品位和创作论上探讨其“境界说”之“真”。  相似文献   

9.
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是我国绘画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它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绘画的起源、兴废、功用、技法、师承、流传、创作等多方面的问题,总结和发展了唐以前的绘画理论,保存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因此人们称之为“画史之祖”,“画史中最良之书”。本文试从审美创造的角度探讨一下《历代名画记》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魏晋时期顾恺之提出了"传神论",谢赫基于此而总结出"六法"论,但这些都是针对人物画而言的,山水画将如何发展?唐末五代山水画家荆浩《笔法记》的问世对山水画理论作了多方面的发展,其中"图真论"及"六要"论的提出与谢赫"六法"有着自不待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郭熙的《林泉高致》是中国绘画美学理论的重要著作。“夺其造化”,是其美学思想核心。郭熙强调了创造是中国山水画艺术的生命活力;创作主体必须直接审美观照自然山水;艺术家必须善于营造一个兴奋适意的创作心态;“三远”论表明了中国山水画艺术走向了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12.
深入分析了石涛美学的核心思想——“一画论”,并以《石涛画语录》的章节进行着重说明,旨在理解“一画论”是中国画艺术的一个至真原理,从而将绘画美学宏观贯通于“一画”中,以指导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13.
五代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山水画家在继承隋唐山水画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断探索新的绘画技法,建构了独到的绘画理论,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把山水画创作推向了新的艺术高峰,尤其对两宋山水画创作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荆浩《笔记法》及其绘画创作为北方山水画代表,试图从理论认识、技法演化和创作实践诸方面探析五代山水画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刘勰《心雕龙》的创作论是全书的精华。《神思》篇是创作论的总纲。在这一总纲中,刘勰对作家艺术家创作活动的艺术想象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述:一、“思想为妙,神与物游”;二、“神用象通,情变所孕”;三、创作“灵感”的根因。  相似文献   

15.
一、课文悟读清中期与桐城派异趣的散文家,有袁枚、郑燮、沈复等。郑燮的家书随意、口语化,多琐碎之事,亦令人喜爱。袁枚的《随园记》文笔自然,不见用力,而文气十足,让人觉得结构颇为严谨,表现了相当的修养和才气。《浮生六记》是沈复的自传性作品,共六卷,今存前四卷,记述家居及游历生活。这组文章,文笔细腻,不作粉饰,明莹纯净,感情真挚,堪称中国文学中颇具新鲜意味的创作。读罢《闲情记趣》,我们窥到了人性人情之真、趣味兴致之真。人性人情之真。罗丹有言:“艺术……是一门学会真诚的功课。”《闲情记趣》包含着一种“真…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画“形、神”问题,历代画论众说纷纭。本文对“形、神”的关系问题“舍形重神”和“以形写神”论进行论述.并列举了古今绘画大师们的创作实例,阐明“舍形重神”论只能导致绘画艺术严重地脱离自然、脱离生活,走进形式主义中去。而“以形写神”论注重艺术实践,注重师法自然,注重写形,写生,在形毕肖中求生韵,才是当今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所追寻的绘画真谛。  相似文献   

17.
“夫随类赋彩,自古有能。如水晕墨章,兴吾唐代。“这是五代画家荆浩在其理论著作《笔法记》中作出的著名论断。很多人根据“兴吾唐代“的说法以及唐代无水墨作品传世的事实,认为中国水墨绘画在唐代才刚刚“兴起“,还处于发展的初期。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记载和实物资料的深入研究后得知:水墨画发展到唐代已经走向成熟并呈“兴盛“之态,已经成为一种为普通大众接受的绘画语言,影响广泛而巨大,甚至已经在许多绘画形式中如瓷绘、漆绘、壁画等体现出来。唐代著名的民间瓷窑——长沙窑釉下彩陶瓷绘画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向世人展现了一个诗与画组成的水墨世界;一些墓室壁画以及敦煌壁画等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唐代水墨画的丰富资料。  相似文献   

18.
从《历代名画记》看张彦远的“气韵”论王顺贵唐代著名的书画家和书画理论家张彦远的画论名著《历代名画记》,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史中体大思精、例周而论详的第一部专著。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了许多有关绘画美学的著名命题,如“书画同源”、“书画同体”、“意...  相似文献   

19.
“迁想妙得”是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的重要的美学观点,他虽是针对绘画而言,实际上生动恰切地揭示了审美创中的普遍规律。 顾恺之(约公元346~约公元407),字长康,乳名虎头,晋陵无锡人。他工画人物、肖像,兼善山水、禽兽,在造型艺术美的实际创造方面有突出的贡献,著名的《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就出自他的妙笔。正是因为他有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实践经验,所以他在绘画美学理论的建树方面显示了超卓的水平,传世的论画著作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三篇。这些论著含英咀华、包前孕后,为中国古代艺术美学增添了异彩,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丹青大师和理论家。  相似文献   

20.
由于荆浩《笔法记》一文在我国画论和美学史上的重要意义,所以对于此文内涵的研究颇具价值。在反复研读原文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文中两个问题:其一,“思“和“景“的顺序存在逻辑问题;其二,“思“和“画“均特有所指并非现代意义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