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钱五海  陈铭 《新高考》2008,(4):14-17
【热点综述】 200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即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这是近5年来第5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0个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意见》共分八个部分,包括: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央一号文件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强调,农民增收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千方百计让农民增收,是中央一号文件的关键词之一,是2004年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传递了一个重要政策信号,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民增收问题,并将它上升到了政治高度。“三农”问题最根本、最突出的是农民增收问  相似文献   

3.
时事背景200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是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这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第七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一号文件有五大政策看点:一、抓住增收之本。2004年给农民的实惠全部都保留,并将得到加强。在强调政府对农民采取增收减负政策的同时,还要找到农民致富的根本之策。加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农民才能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更  相似文献   

4.
编辑手记     
自1982年起,中央连续五年发布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这些文件及其措施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村乃至中国的改革开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4年1月,第6个“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出台。与前几次不同,这是在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巨大提高之后,中央再次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三农”领域,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政府的工作中心。其实,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本届政府就作出了郑重承诺:从2004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  相似文献   

5.
<正>2004年春天,有一个最强的声音响彻中国大地, 那就是"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农民增收是头等大事。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见》正式公布。中共中央以"一号文件" 的形式专门发布"三农"问题的文件,是1987年以后的第一次,就农民增收问题发中共中央文件,是新中国  相似文献   

6.
施亚贤 《职教论坛》2004,(6S):38-39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而农村的重点和难点是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今年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就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一号文件的发布再次把“三农”问题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我们指明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方向.“三农”问题最主要的是  相似文献   

7.
2009年2月1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央一号件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强调,农民增收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千方百计让农民增收,是中央一号件的关键词之一,是2004年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传递了一个重要政策信号,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公共政策视野下的“一号文件”历史评析与现实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号文件”所具有的强大政策导向作用使中国的农村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三大步,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农民的增收。1982——1986年的“一号文件”,谱写了中国改革进程的五个辉煌篇章,而2004——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则是统筹城乡进程中的六座新丰碑。通过对现有十一个“一号文件”的透视,今后一段时期,农村改革仍有四个方面需尽快推进:村级经济社会管理体制要深化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应尽快取得实质性突破;尽快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经济组织.力Ⅱ快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1月30日,新华社播发了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第7个一号文件。  同学们知道,去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695亿公斤,比上年增产388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长幅度最快的一年,粮食播种面积结束了多年下降的局面。农民们发自内心地说:“种地不缴税,种粮还给补贴,这样的好事上哪儿找去?”。据统计,仅“两减免、三补贴”(减免农业税、取消特产税,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购…  相似文献   

11.
<正>【背景材料】2023年2月13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20个“中央一号文件”。全文共九个部分,包括: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2.
“一号文件”旨在短期内缩小城乡收差距,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措施,为“给农民以国民待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也就是说,“一号文件”为解决农民的公民权问题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发表。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专门制定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文件,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是第一次。也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指导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这些年来出台的一系列农业和农村政策文件中,含金量最高、“实招”最多的一个。农民增收问题,不仅关系着农民生活的改善、农民对农业的投入,还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农民不富,中国不富。《意见》的发表,正是抓住了“三农”问题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曾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这五个“一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有名词——“五个一号文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载任民 《政治课教学》2004,(4):F002-F002,F003
对亿万农民而言,“一号文件”是一份亲切的文件,有着特殊意义。1982年1月1日,党中央发出了第一个“一号文件”,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为“双包”制正了名,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开辟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局面。中国农村从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6.
1.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4年春节刚过,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被称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6个一号文件。实事求是地分析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突出强调了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总体要求,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政策措施。一号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指出,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  相似文献   

17.
新华社日前受权发布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可选拔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乡村任职,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这个全称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一号文件”的主要内容是加强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政策措施。文件提出,将完善鼓励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的有关办法,引导他们到农村创业。  相似文献   

18.
侯沛成 《新高考》2006,(5):23-26
[热点材料] 2006年2月21日,新华社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份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显示,预示着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将迈出有力的一步。  相似文献   

19.
新闻背景: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发表。这是继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第四年制定的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今年的“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政策背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从为农民带来真正利益和实惠的角度出发,文件出台了诸多利农、惠农的重大举措。继续享受国家政策“偏爱”。投资总规模在2006年基础上继续增加。中央财政将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力度,增加对财政困难县乡增收减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