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语第四册课文《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种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的人,从而阐明了一个道理,即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灵活地处理问  相似文献   

2.
好的板书设计需要一定的创造性灵感 ,它来自于教师悟透课文内容时的那一瞬间 ,如流星般地耀眼而清晰 ,你必须牢牢地记下它。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很喜欢琢磨一些课文内容 ,也就有了瞬间的偶得 ,希望这些板书设计对大家教学有所帮助。一、寓言故事的板书设计寓言故事的板书重在把一个短小的故事背后蕴含的深刻寓意 ,浅显地直观地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如《刻舟求剑》 ,我是这样设计板书的 :《刻舟求剑》这篇课文采用的是动态式的板书 ,具有形象和直观性。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那个刻舟求剑的人错在哪里(错在没有认识到记号虽没变 ,但船在动 ,而…  相似文献   

3.
正人教版三年级《寓言二则》中两则寓言《亡羊补牢》《南辕北辙》,是用现代白话文写成的,北师大版五年级的寓言《刻舟求剑》《叶公好龙》都是文言文。通常,我们不会要求学生背诵白话文的寓言故事,即使篇幅很短;而文言文  相似文献   

4.
《刻舟求剑》(六年制第三册第20课)这则寓言故事,寓意深刻,饱含哲理,是向学生进行哲理教育和思维训练的好教材。教学中,可抓住以下三点,使学生理解寓意,进行哲理教育和思维训练。一、抓题意,立悬念,诱发思维课题《刻舟求剑》概括了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揭示了文章的思路,所以教学一开始就要紧紧抓住剖析课题,理解“刻”和“求”的意思及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部分课文属于寓言和童话这两种文体,如《狐假虎威》《刻舟求剑》(四册)、《东郭先生和狼》(六册)就是寓言故事,而《群鸟学艺》(五册)、《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八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九册)则是童话故事。尽管寓言和童话都是学生所喜爱读的文体,但就两种文体的特点来讲又各有不同,教师要根据文章特点,因材施教,以求得较好的教学效  相似文献   

6.
寓言是一种隐含着明显讽喻意义的简短故事。作者把所要说的道理用故事形式巧妙地表达出来。同学们在课本上所读过的寓言故事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以人的生活为内容,但寓意很深的故事。如《愚公移山》、《盲人摸象》等。二是以动物的生活为内容,采用拟人的写法来写。如《狐假虎威》等。三是一些生动短小的童话、神话故事,因寓意深刻又可作为寓言故事。如《寒号鸟》、《小猫钓鱼》等。那么,怎样才能读懂寓言故事呢?第一,要把寓言的主题领会深透。前面我们说过,寓言故事都有鲜明深刻的主题。学习这类文章要仔细分析故事情节,要善于区分它们…  相似文献   

7.
教学大纲规定,初中毕业生必须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然而教材安排的文言文并非都浅显,特别是五、六两册的文言文有一定的深度,农村来的学生普遍感到文言文难学。要完成教学任务,非得下一番工夫不可。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我的体会是:一要从趣味入手,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许多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自相矛盾》等等,但都为白话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第十一册《两小儿辩日》是一篇新选课。小学语教材中,直接选用诸子散中的寓言故事,且以言形式出现,此前尚未见到。同时,这则寓言故事又有诸多方面必须加以辨识,因此提供一些背景性的资料,供老师们教学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船舷”一词前后出现了几次。寓言故事《刻舟求剑》中写到:“那个人一点儿不着急,慢腾腾地拿出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称象》一文中写到:“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粜米》一文中写到:齐着船舷的菜叶和垃圾被白腻的泡沫包围着。”很显然,这  相似文献   

10.
[阅读烛光]同学们,你们听过《自相矛盾》、《亡羊补牢》、《掩耳盗铃》、《刻舟求剑》、《陶罐和瓦罐》、《蚊子和狮子》这些故事吗?相信你们无论是在教材中或者是课外的读物里,都是不只一次地阅读过这些作品吧?那么,你能不能说出这些文章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你能不能也编写一篇这样的小故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和大家共同学习的内容——学写寓言小故事。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是一种隐含有劝喻或讽刺意义的故事。“寓”的意思就是寄托,也就是把作者的思想寄托在一个生动的故事里,让人们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获得一些教训。寓言故事通常…  相似文献   

11.
成语是一种结构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成语量大是汉语的一个特点。因成语主要来源于古代寓言,如“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里的一则寓言,“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里的寓言故事;有的来自历史故事,如“退避三舍”出自《左传·僖公》的一则历史故事,“破釜沉舟”出自《项羽本记》;也有从古典文学作品的词句中来的,如“集思广益”出自《诸葛亮丞相集》:“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所以,古汉语文字、语  相似文献   

12.
《〈宽容〉序言》这篇课文,不同于一般序言,在写法上别具一格。好多文章这样评价:“用散文诗的形式,用蕴涵丰富的哲理语言,为我们虚构了一个‘创新’与‘守旧’两大势力斗争的寓言故事。”既然这篇文章用寓言故事的形式完成了序言应该完成的任务,为何不在教学中按寓言故事的特点来设置教学、凸现寓言故事的特色呢?这样的文体迎合学生的心理兴趣,容易让学生接受,所以我决定按寓言故事的特点来设计教学。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看电视时都有这样的体验吧?刘翔参加110米跨栏比赛,在电视画面上,刘翔一直处于电视中央,但是电视机前的观众依然看见他飞速向前奔跑,这是怎么回事,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你知道吗?另外,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流传了几千年,你能解释楚人寻剑不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寓言是一种用故事来比喻和象征某种人情世态,说明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的文学体式。寓言中的角色,大多是人格化的动植物。如《狐假虎威》、柳宗元的《三戒》、克雷洛夫的《树叶和树根》。寓言故事还有以大自然的无生物为角色的,如克雷洛夫的《池子和河流》、还有以物体为喻的,如新寓言《煤炭桶和垃圾桶》(刊1978年9月号《人民文学》)。也有许多人事寓言,如《郑人买履》、《叶公好龙》等。寓言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寓言故事是一种主要形式。除此之外,还有寓言神话,如《愚公  相似文献   

15.
一、练习导入,谈话揭题,合作解题师:6年下来,同学们读了不少书,积累了不少成语。我说几个成语,看你是否知道,它们是从哪儿演变来的。(掩耳盗铃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拔苗助长)生:它们都是从古代寓言故事中演变而来的。师:谁能说一说寓言有什么特点吗?生:寓言大都是短小虚构的故事。生:寓言总是通过故事告诉人们一些道理。师:很好,说完整了。我们将要学习两则寓言。它们与以前学过的寓言故事不同的是,它们都是用古代文言文写成的。今天,我们先学第一则——《矛与盾》。  相似文献   

16.
小语第四册8课《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察今》,是一篇寓言故事。它讽刺了教条主义者墨守成规、拘泥成例,不懂得客观条件的变化,用不变的眼光去处理变化了的事物。故事短小,但寓意深刻。对深刻寓意的理解和归纳,显然成了教学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应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清三个关系: 一、抓住课题,初识课文,理清“刻”和“求”的关系课题“刻舟求剑”揭示了文章的思路。课文用了四个自然段紧紧围绕着“刻”和“求”叙述了故事。教学一开始就要抓住课题,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刻”和“求”,进而搞清二者关系。“刻”,“那个人”刻什么?为什么要刻?刻在  相似文献   

17.
小语第四册第6课《刻舟求剑》是一篇成语故事.学习这篇课文,要使学生明日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问题,情况变了,处理的方法也须随着改变.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的,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语文课(文)本第三册,我们学习过了成语故事《坐井观天》.让学生代表说说“坐井观天”“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让学生回忆成语故事,体会寓言故事的特点.接  相似文献   

18.
刘伯温,名刘基,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他的《郁离子》是一部寓言故事兼杂议性质的书,其中又以寓言故事为主。《郁离子》中的寓言,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鲜明的时代感,并充满着忧患意识。书中揭露元统治的腐败和黑暗,揭示元统治必然灭亡的原因,以为后世治国者鉴。《郁离子》中的许多寓言还教人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批评、讽刺错误的思想言行,充满生活的哲理。《郁离子》的寓言故事取材广泛,不论是神话传说,鬼神精怪,飞禽走兽,草木虫鱼,现实生活,还是历史故事,作者信手拈来,皆成妙喻;一篇之中往往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寓言故事,围绕一个主题而从不同角度加以发挥,使其思想性更加深刻,也是《郁离子》的特点之一。《郁离子》是一部十分有趣而又甚有教益的书。  相似文献   

19.
寓言故事短小精炼,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蕴涵着深刻的为人处世的哲思.在文学体裁中,寓言也因为形式特别,文学价值高而拥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地位.正因为古今中外都存在着众多的寓言故事,而有些故事流传久远,已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所以在当下的小学教材中,无论哪个版本,寓言故事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素材.而对于不同的学段,教材中又分散着不同类型、不同国家的寓言.如苏教版低年级教材就安排有《狐假虎威》《狼和小羊》这些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国外寓意,而在中高年级则安排有《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寓言.  相似文献   

20.
凡寓言,皆有其意。教学寓言故事,就要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亲身经验解读课文,从不同角度深入理解、运用寓意。因此,我在教学《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故事时,采用了以表演故事而促使学生读故事,在精读中领会寓言的哲理,然后改编故事而求新意的教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