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平 《新闻世界》2011,(12):118-119
电视和互联网,因其独特的媒介特性以及使用的普及化、功能的丰富多样化,极大地满足了现代人求知、娱乐、交流的需要,其作用力渗入到家庭里的每一个角落,并由此对整个家庭的生活模式、人际关系等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主要是从电视和互联网这两种普遍的电子媒介在现代家庭中的普及以及功能的发挥,研究它们对家庭内部人际关系以及邻里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张晨阳 《今传媒》2016,(12):162-164
信息时代,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结构,家庭关系作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之一也必然被重构.本文以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为出发点分析网络如何塑造新的社会场景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行为变化,在考察了互联网对家庭总体情感关系的复杂影响后,重点讨论了情境变动所导致的角色、行为及社会化的改变与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的平等化倾向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6,(1):4-11
本文运用CGSS2010调查数据,从互联网上网信息传播方式的角度来讨论了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对人们的政府信任感的影响。通过倾向值匹配,本文发现人们的受教育程度越高,使用互联网对他们政府信任感的减弱作用越明显。而对于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的人群,互联网对他们的政府信任没有显著的影响。表明人们在上网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信息的自我选择机制,信息在虚拟空间的流动既迅速又有较强边界性,但是这种信息的自我选择机制主要体现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身上。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电视和互联网为例,探讨人们媒介使用行为的时间替代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电视和互联网均对工作/学习活动、家务劳动、闲暇活动具有不同程度的时间替代作用,电视还对个人必需活动具有显著的时间替代效果。但媒介并非只是时间的替代者,它对人们某些活动还有促进和强化作用。本研究还发现,功能等价假说仅适用于解释媒介使用行为对闲暇活动的时间替代效果,并不适用于解释其对非闲暇活动的时间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5,(10):22-29
本文运用日记法,以电视、广播与互联网为例,探索了媒介多任务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用餐和家务劳动是最常与媒介使用行为并行的两类活动。受众因素对不同媒介的多任务行为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性别、职业状况和月收入等人口统计学特征、精神质人格特征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日均媒介多任务行为时长对媒介多任务行为耗时具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时空因素方面,日期、时间段和空间变量均对是否发生媒介多任务行为具有很强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6.
易红 《东南传播》2013,(3):95-97
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研究21世纪以来热播的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农村家庭的媒介形象。通过分析媒介中农村家庭的模式、农村家庭的子女情况、农村家庭成员受教育状况、农村家庭的居住情况以及农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并综合考察了电视剧中农村家庭的媒介使用状况,本文综合阐述了农村家庭的媒介形象,并对我国以后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提出可行性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杨佳 《东南传播》2011,(7):91-94
媒介对少数民族思想的影响并非是直接的、显而易见的,相反这是一个间接的、长期的过程,本文运用德弗勒的效果论——社会期待论,选择了两类媒介来描述媒介内容对少数民族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最后联系帕克的移民报刊研究讨论少数民族媒介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在外部力量的冲击和内部力量的调整相互作用下,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诸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社会的家庭结构、家庭代际关系面临着新的变化和困境,与此同时,我国传媒也经历了变革和转型。媒体更加关注与普通大众休戚相关的社会问题,并积极发声,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敏锐地捕捉到家庭代际关系这个民生主题,展示当下中国社会存在的家庭代际关系模式,大胆探索新时期家庭代际关系良性发展的方法和道路。  相似文献   

9.
电视基于拓展自身传播力、影响力以及文化传承的考虑,在电视文本的编制和传播过程中为其粉丝建构多元参与和表达空间,满足了粉丝诸多媒介使用意愿。通过建构文化发展空间,助力粉丝创造性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建构普通人价值展示空间,凸显粉丝个体社会价值;通过建构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空间,培育粉丝扎根成长的沃土。  相似文献   

10.
表达自由:媒体与互联网——以美国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美国法为视角,在理清表达自由权利内涵的基础上,探讨表达自由与互联网的关系。作为一项受到人权条约和各国宪法承认和保护的基本权利,表达自由包括利用传播媒介的权利。不同传播媒介因为传播特性的不同,会对表达自由权利的行使和实现带来不同的影响。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而独特的媒体,它会产生什么样的表达自由问题、政府和法院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周丽娟 《新闻世界》2009,(9):109-110
本文旨在掌握目前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从大学生媒介接触和使用情况、对媒介的认知与评价情况以及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现状的这三个方面进行调查,丰富该领域的实证研究资料,为在高校中开展系统、科学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璐 《新闻世界》2012,(10):205-206
本文通过对加拿大大西洋省份的初中媒介素养课程设计的分析,得出了以下可供借鉴的建议。如,可将我国部分省份视为一个整体,设计出媒介素养课程的体系;可将媒介素养课程整合到已有的课程之中;设计课程时应着重考虑学生所读所写的内容和学生日常接触的媒介内容;要注意将初中阶段的媒介素养视为“提出好的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和西北师范大学进行调查对比,试图找出两校学生媒介接触的差异性及可能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课题运用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大学生接触媒介状况及动机、媒介素养自我评价及大众传媒的影响等,得出了大学生对传媒的理性认识有所欠缺、媒介批判能力不够、媒介道德水平有待提高等结论,提出了要从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依托第二课堂加强媒介实践能力培养,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提高自我教育能力等方面入手,来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5.
凌菁  陈雨曦 《新闻世界》2012,(8):201-202
媒介素养是一个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修养,探讨农村女性的媒介素养问题关系到我国整个女性群体的发展,是衡量女性群体主体意识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贵州省毕节市林口镇的农村女性媒介素养的调查,了解目前农村女性媒介素养的现状和问题,并从拓展媒介渠道、加强电视节目内容的建设、培养农村女性意见领袖以及开展多样化的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等方面来提高农村女性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下,电视媒介平台化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以"湖南广播电视台"为例,探讨电视媒介实现平台经济盈利的模式。中国电视媒介平台化发展盈利的关键在于打造平台、生产优质内容、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整合营销等。  相似文献   

17.
卜晨光 《青年记者》2021,(12):87-88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央视中国系列原创文化类节目对具有表意和共情功能的文化符号进行了系统化挖掘,强化了人格化、故事性和人际性的现代电视话语表达范式,突出了传播信息观与仪式观的有机整合,内容增强了与群体价值观重塑的深层联系,最终实现了传统文化媒介化后直击人心的精神交往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云南省贡山县的调查,作者发现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存在图书和报刊等传媒手段使用率过低、本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水平低下、互联网发展严重滞后和当地群众媒介素养较低等问题。作者建议采取提高本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水平、改变当地互联网硬件设施建设滞后的局面和大力提高当地群众的媒介素养等手段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秦学智 《现代传播》2006,1(2):128-131
媒介教育有传统媒介教育与现代媒介教育之分、古代媒介教育和近现代媒介教育之别。按照传播媒介技术的革命性的次第变化,我们可将其细分为口头传播媒介教育、文字传播媒介教育、印刷传播媒介教育、电子传播媒介教育,等等。现代媒介教育理念与传统(媒介)教育理念之间有着质的区别。因此,从教育的实质即是媒介教育的角度来探究现代媒介教育理念与传统媒介教育理念之间的区别、现代媒介教育理念对传统媒介教育理念的挑战与革命及其深层意义就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康丽雯 《东南传播》2012,(8):134-136
本文结合田野考察和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当地群众收视调查和个案访谈,结合当地独特的宗教民族文化,对甘南藏族地区的电视媒介传播效果,即当地群众对现代社会的认知状况做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