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工作倦怠是各行各业都面临的严重问题,但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倦怠不仅影响到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还关系到中小学生是否能健康的成长。本文对近几年国内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倦怠研究进行了总结,其中包括中小学教师工作倦怠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中小学教师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中小学教师工作倦怠的干预。并对国内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台湾地区教师工作倦怠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作倦怠主要是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教师工作倦怠是工作倦怠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对台湾地区教师工作倦怠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以期对国内教师工作倦怠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国内教师工作倦怠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工作倦怠是工作倦怠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结合国外工作倦怠研究及进展情况,对国内教师工作倦怠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性介绍,并对今后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教师工作倦怠是工作倦怠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以三所大学中青年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中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和影响原因。研究发现,中青年教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同时在人口统计变量方面也体现出显著的职业倦怠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讨电大教师心理资本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采用心理资本量表、工作倦怠量表对550名电大教师进行测试,研究结果显示:①电大教师轻度工作倦怠的检出率为33.2%,中度工作倦怠的检出率为35.7%,高度工作倦怠的检出率为4.3%;②不同性别、教龄类型电大教师的工作倦怠状况存在显著差异;③心理资本总分及其四个维度—自信、希望、坚韧性、乐观都与工作倦怠的总分及三个维度呈显著负相关;④分层回归的结果显示,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坚韧性、乐观对工作倦怠有显著的负向影响(β=-0.13、-0.17,P<0.05、0.01)。文章最后提出可以通过提升电大教师的心理资本以降低其工作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教师工作量的大小、教师的控制感、教师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教师个体人格因素以及学校组织气氛和学生的纪律问题都是影响中小学教师工作倦怠的重要因素。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倦怠不仅会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而且还会影响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社会、学校与教师个体三个方面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努力,以缓解与减少教师工作倦怠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使用MBI为工具,对210名小学教师的工作倦怠状况进行研究后发现,小学教师工作倦怠的总体状况并不严重,情感衰竭和成就感高,去个性化程度低;工作6-10年是情感衰竭和去个性化最严重的时期;不同职称的教师不存在工作倦怠的显著差异,是否承担班主任工作也对工作倦怠没有显著的影响,女教师的情感衰竭和成就感显著高于男教师,一般小学的教师情感衰竭和去个性化程度显著高于重点小学的教师,但成就感不存在显著差异.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重视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保障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工作倦怠产生于长期的工作压力,表现为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退状态,将直接导致出现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低成就感,教师是工作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身上表现出的工作倦怠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巨大的消极影响。关注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的现状、消极影响、产生的根源与措施研究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对77名江西省中学政治教师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学政治教师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工作倦怠状况;不同性别、年龄、学校的中学政治教师在情感衰竭层面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教师工作倦怠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地位的提高,教师工作倦怠问题受到社会日益关注.本文从教师工作倦怠的研究历史、含义、研究方法、影响因素与模式四个方面总结了国外有关教师工作倦怠问题的研究成果,以期对我国的教师工作倦怠研究能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工作倦怠是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参考国内外文献、访谈和观察。对影响教师工作倦怠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同时对解决教师工作倦忠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工作倦怠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和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原因。衣研究参考国内外研究威果,利用自编量表,研究西部省份贵州省的中小学教师工作倦怠问题。研究其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对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提高教育质量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广播电视大学教师工作倦怠调查及与自评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广播电视大学教师的工作倦怠状况,本研究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电大教师工作倦怠总体状况良好;不同性别教师工作倦怠差异不大,专任教师的情绪衰竭显著低于行政干部,人格解体又显著高于行政干部。文章深入探讨了电大教师工作倦怠与自我评定健康之间的关联,结果发现电大教师的工作倦怠与自评健康各项均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进一步比较发现,不同工作倦怠状态下电大教师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上均出现了显著或非常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形成机理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倦怠是指因长期的工作压力得不到缓解而产生的一组负性的综合症状,如身心的极度疲惫、厌弃工作、没有工作成就感等,它通常被定义为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无效能感三个维度。工作倦怠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研究课题,国内对工作倦怠的研究起步较晚,实证研究较少。为探析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形成的机理,在本研究中将采用工作倦怠前因变量表,该表有3个一级维度,6个二级维度,共28个题目。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将得到以下结论:在对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方面,人口学变量与组织因素及家庭因素对工作倦怠影响较大且比较平均,而职业因素对工作倦怠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教师工作倦怠的成因及其预防策略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张勇  于跃 《教育探索》2002,(11):96-98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教师职业是最具压力的职业。长期的工作压力会导致教师工作倦怠。工作倦怠的后果是严重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降低教师的工作质量,进而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危害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本分析了教师工作倦怠产生的危害,明确了教师工作倦怠的成因,并提出了教师工作倦怠的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5.
工作倦怠是指因长期的工作压力得不到缓解而产生的一组负性的综合症状,如身心的极度疲惫、厌弃工作、没有工作成就感等,它通常被定义为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无效能感三个维度。工作倦怠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研究课题,国内对工作倦怠的研究起步较晚,实证研究较少。为探析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形成的机理,在本研究中将采用工作倦怠前因变量表,该表有3个一级维度,6个二级维度,共28个题目。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将得到以下结论:在对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方面,人口学变量与组织因素及家庭因素对工作倦怠影响较大且比较平均,而职业因素对工作倦怠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以甘肃省兰州市某公办幼儿园和某民办幼儿园的60名学前教育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幼儿教师工作压力源、工作控制体验对工作倦怠的影响。研究表明,学前教育教师工作压力源、工作控制体验与工作倦怠相关性显著;学前教育教师工作压力源和工作倦怠受工作控制体验的调控;工作压力源与工作控制体验在工作倦怠上交互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7.
梅敏君 《教育探索》2006,(2):112-113
对363名中小学教师进行工作倦怠状况测量,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倦怠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倦怠状态,小学教师和高中教师的倦怠得分的平均数明显比初中教师要高,这与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较低,高中教师的升学压力较大有关。降低中小学教师工作倦怠的措施:(1) 要帮助教师正确认识工作倦怠;(2) 社会对教师持合理期望;(3) 提高教师的待遇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为探讨教师焦虑对工作倦怠的影响,并考察教学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对237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教师焦虑与工作倦怠呈显著正相关,与教学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2)教学效能感与工作倦怠呈显著负相关;(3)教师教学效能感在焦虑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工作倦怠是教师这个职业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专升本高校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工作状态及心理健康直接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专升本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的调查及对策分析,对这个特殊群体工作倦怠问题的干预以及心理健康的指导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为探讨教师焦虑对工作倦怠的影响,并考察教学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对237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教师焦虑与工作倦怠呈显著正相关,与教学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2)教学效能感与工作倦怠呈显著负相关;(3)教师教学效能感在焦虑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