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道与古车     
张桐 《大学生》2016,(5):32-33
周末我总喜欢去周边高校转转,于是我联系了在西安长安大学读书的朋友,想请他带我逛逛。朋友强烈推荐我先去参观他们学校的交通馆,他介绍到这是一座反映公路交通科技、交通信息、交通历史的专题博物馆。之前就听说长安大学的路桥专业在全国高校中都很有名,所以迫不及待想去看看交通馆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2.
伯乐相马故事,在我国广泛传扬,家喻户晓.伯乐相马在今天已经成为识别人才,使人才脱颖而出的代名词,在人才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还原伯乐相马的背景、伯乐相马的本事、伯乐相马的重要影响,对伯乐相马做出正确的评价,对于开发利用伯乐文化遗产,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翻译工作中,首先遇到的是词语翻译问题,按字面意义翻译,译文往往晦涩,不通顺,不能够充分表达原义。在这种情况下,应从词语的具体语境入手,寻求答案。通过Cruse对词语意义的分类,探讨了具体语境下词语的翻译,并通过一些具体例子阐述了具体语境中词语翻译的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江山 《陕西教育》2009,(9):79-79
在巍峨峻美的秦岭南麓,涓涓常流的乾佑河畔有一所享有“省级示范初中”、“省级文明校园”美誉的初级中学——柞水县下梁中学。近年来,该校的校容校貌、教学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成为商洛市乃至全省一所靓点学校。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体教师辛勤努力的结晶,也是校长张钦文献身教育、执着追求的真实回报。  相似文献   

5.
崤函古道位于今黄河三门峡段南岸崤山之中,是沟通长安与洛阳两大古都东西干道上的枢纽路段,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历史价值。由李久昌教授主编的《崤函古道研究》,不仅从历史文化的角度重新估价崤函古道在中国古代交通史上的历史地位,而且改变以往对崤函古道研究的思维定势,将三门峡漕运研究纳入到其整体研究体系之中,拓宽了崤函古道研究的路径。该书的编定体例也体现了编者对于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这两大现实课题的关怀,是认识和研究崤函古道一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权威性文献。  相似文献   

6.
清代云南普洱茶的兴起以及发展至空前规模,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云南开发史上值得研究的现象。云南茶马古道的形成,则与内地饮茶的嗜好出现重要改变,清代今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大量种植和销售普洱茶,以及明末清初川茶急剧衰落、藏区和青海等蒙古族地区对茶叶的需求出现缺口等原因有关。  相似文献   

7.
在茶马古道上行走的赶马人,别离妻子,走南闯北,触景生情,吟歌舒怀,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赶马调和歌谣,有些传唱至今,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这些赶马调和歌谣中,有许多是歌唱情爱、恋爱的情歌。这些情歌亲切感人、比喻深动、琅琅上口,主要表达赶马人对远方爱人或心上人的思念。  相似文献   

8.
古道之行     
正一桃园村早上九点,我骑着二轮摩托车带着林画家从县城出发,到桃园村。桃园村,是博南古道经过的村庄。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我去过几次,那时,路还是千年的古道,古道两边都有民居,民居主要有瓦房,有少量的茅草房。古道的样子我依稀记得,路是上坡的,路是由青石铺就而成的,高高低低,坑坑洼洼,留下了多少马蹄的深浅印迹。那时,我还小,对此没有  相似文献   

9.
“侧目”一词的意义至少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本义,“不从正面看,斜着眼晴看”;二是概括义,“畏惧、愤恨”;三是具体义,表示“畏惧、敬畏、窥视、愤恨、蔑视、冷眼”等。这些意义之间错综复杂而又自成系统,形成一个层层统摄的意义网络。这个意义网络给我们的启示是:词典上的释义对语言运用中具体意义有涵盖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宋朝古道     
一脉宋朝古道,车辙依稀,芳草萋萋,一架马车悠然而来,马是良骏,车是珍轩。车上三人的面目逐渐清晰可辨,原是苏家父子,左尊者为  相似文献   

11.
茶马古道     
千两茶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阳光有几斤几两?茶不说,采茶人不说,制茶人不说,喝茶人不说。茶只知道追随阳光的步伐,模仿着阳光的颜色,分解着自己的味道。安化。白沙溪。茶马古道。茶只有一种颜色——黑。一条路走到黑。不知万历皇帝是否品尝过黑茶。不知茶工捆绑过多少千两茶。不知勤勉而疲惫的马,翻越过多少高山峻岭。  相似文献   

12.
茶马古道     
从我的老家往南走十里路,有一条幽僻的曲径,沿着曲径再往南走十余里,能遇到一条古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在历史上是一条马帮之路,成群结队的马匹经其到达我国西藏及南亚等地,古道上镌刻着的蹄印向你诉说着茶马互市的艰辛。  相似文献   

13.
14.
英汉两种语言中表示趋向的动词及短语数量众多,使用灵活。汉语与英语中表示趋向的动词及短语从语意和构成方面来看,把它们分为字面义、引申义、习惯义三类。对基本趋向动词及词组逐一举例分析,探求其规律,说明其用法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论假借义与语源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借义与语源义在概念上迥然有别。假借义是字义的一种,与字的本义不相关。语源义是同族词所共有之义,就具体的词而论,即是该词的命名之义。语源义既可能是词的具体义项,又可能是某一义项的义素。在实际语言中,假借义与语源义有时又有一定联系。我们既不能将二者混为一体,又不应将它们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16.
唐蕃古道     
唐蕃古道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条非常著名的交通大道,也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7.
汉语的语义模糊现象是词义中的一种重要现象。本文立足于语义的模糊性,阐述了汉语言应用中的模糊义和精确性相互渗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无动于衷”有“毫不理睬,毫不关心,毫不配合”等多种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意义,其中,只有“毫不理睬”这一层可写进词典释义,别的意义应排斥在外。当前语文工具书种类繁多,众多辞书各陈己见,同一个词语同一意义却释义不同,这就淡化了工具书的工具性与权威性。人们对词语概括义与具体义的性质认识不清,将二者交错混杂,是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词典释义应抓住词义的本质,剔除具体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副词“还”的语义与语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汉语中的副词用法复杂,表义抽象,个性非常强,有的副词虽然属同一小类,但在使用上可以有很大差别。常用副词“还”的义项纷繁、用法灵活,因此我们引用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中的语言实例,从语法分布和语义特征两个方面对该副词作了详尽描写,特别是对该副词的基本意义和派生意义作了具体详尽的分析归纳  相似文献   

20.
谭景春 《中国语文》2012,(6):561-567,576
本文选取《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的"本子、坐、垂手、轻于鸿毛、单身、实地"等二十来个条目,从用途义与目的义的增补、字面义与语境义的区分、词类标注的逐步完善三个方面,对它们的修订情况进行讨论,记录它们的修订过程和内容,说明修订的原因和理由,试图归纳出辞书编纂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为以后的编修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