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绘画长期以来追求“以形写神”和“不似之似”的绘画手法,充分认识和把握住精简夸张的造型手法、程式化造型的规律和以线立骨抓住形体特征的绘画方法,有助于提升造型能力和更好的进行工笔人物画的创作。  相似文献   

2.
梁楷的减笔人物画,笔墨酣畅,造型简洁,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梁楷的减笔人物画是对“笔”(线条)表现力的强化,体现了人物画风格的创新,以简洁的笔墨将人物的精神传达出来,达到“笔简神具”的效果,推动了宋元以来写意人物画的发展。明清时期,对这种风格加以改造,直接导入写意画的道理,形成中国人物画的主要风格。  相似文献   

3.
温巍山 《常州师专学报》2002,20(3):25-27,30
该文从以线造型和程式化的艺术手法出发,论述了传统线描人物画在塑造形象方面的艺术特色。从“骨法用笔”与线条审美的角度,分析了线描绘画中线的中国精神和品评标准,同时列举了吴道子、李公麟、陈洪绶三位大师的作品予以论证和说明。  相似文献   

4.
南戏与杂剧,这两种南北异地成长的戏曲,自宋元始,已相互渗透、相互吸收。正是在宋元南北戏曲文化的土壤里孕育成长了明清杂剧,因此除了承袭宋元杂剧的规范,明清杂剧在曲体结构、曲牌运用、表演程式、剧本结构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继承了南戏传奇的传统。本文从音乐方面粗浅地分析了南戏传奇对明清杂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流行于陕西北部的"陕北说书"是说书人之间口耳相传的一种艺术种类,它之所以能源远流长,与口头程式有着莫大的关系。通过对《故事的歌手》中"程式"的解读,不难发现陕北说书中有很多关于程式化的运用,具体表现为说书中程式词组的运用、说书过程的程式化以及说书中语言修辞的程式化。这些程式化特征不仅能使说书更久远地流传下去,对我们陕北说书的整理与研究也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浅论大山水     
闫景阳 《职业技术》2012,(5):128-129
中国山水画始于晋唐,盛于宋元,衰于明清,其发展的各个时期,都与中国的文化背景有关,晋唐时期,文人崇尚博大、自然,始知以山川入画图可以寄性情,王维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也。至宋代,山水画受理学影响,格物究理,逐步形成了完备的法度程式,并承继了文人对意境的追求。到了元代,文人画的介入,张扬个性,追求性灵,不求形似,逸笔草草,解放了山水画在法度中的笔墨束缚,开了一代新风。明清以后,一方面有许多追求个性、追求生活的画家,使山水画坛不时闪光,另一方面有过于追求逸笔草草或过于拟古的画家,使山水画坛整体步入了教条和旧的程式化而愈显衰微。这同样与明清文化趋于市井,与热衷俚俗的境界追求有关。  相似文献   

7.
教案,是一线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术前准备。在课程改革的今天,程式化的教案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我们的教学中,要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势必对教案进行手术。冷静审视当前流行之程式化语文教案程式化的语文课程是在前  相似文献   

8.
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自豪的明成果之一,是化思想的结晶,一个时代的建筑布局设计、艺术风格鲜明地反映了该时代的经济、社会、科学及相应工程材料等特点。建筑的兴衰与社会的兴衰相始终,从隋唐都城和明清都城建筑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唐代的建筑风格豪壮奔放,显示出广阔博大的气势;清代的风格圆熟典丽、端庄凝重,透射也过度程式化的倾向,这正是封建社会从鼎盛期到衰落期的时代变迁和化理变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学研究者对语言顺应性和外语教学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顺应理论在外语教学领域中的指导意义和运用价值不断提高。教师以程式化语言教学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固定或半固定、模式化了的块状结构现象,以实现习得者更精准、更纯粹地运用程式化语言。从第二语言习得的角度探讨顺应理论在英语程式化语言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指导意义,在理解选择与顺应等语用学概念的基础上初步分析顺应理论在程式化语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并阐述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并把这两方面能力的训练有意识地纳入某种程式,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研究中众多探索者积极思考的问题。程式化即客观规律发展的高级形态。在科学突飞猛进的今天,轻视以至放弃对程式化的探讨与运用,都会直  相似文献   

11.
作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阐述了经贸英语具有的准确化、程式化等特点,对怎样高效率、准确无误地翻译经贸英语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大学生英汉汉英口笔译语料库(PACCEL),研究程式化语言在中国大学生汉译英中的使用并总结其特征。结果表明:1.学生的程式化语言正确运用能力与学生的翻译成绩呈显著正相关;2.学生在翻译过程中选择短语层面程式化语言的频次很高;3.高分组与低分组学生的程式化语言使用频率呈现显著差异。学生的程式化语言使用能力能够预测他们的翻译水平,应当重视程式化语言教学,提高他们的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仕女画发展到明清时期,以一种相对稳定的程式固定下来,塑造了具有病态美的纤弱清秀的女性形象。此类审美倾向风行于整个明清画坛,除陈洪绶、吴昌硕等少数大家能跳出窠臼自创一格,多数画家均以此作为创作导向,遂形成了明清以阴柔、羸弱、幽郁为主要特征的仕女画风。  相似文献   

14.
要求现代戏的表演要"生活化",摒弃程式化,这是现代戏与程式化相互融合的纠结所在。中国戏曲程式化是其灵魂。程式化是戏曲的代名词,换句话说,没有程式化就不叫"戏曲"。程式是在戏曲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演员表演与观众欣赏的互动逐渐建立起来的约定俗成的对应关系,是演员用以表达戏剧内容的特殊语汇,同时又是观众用以理解和接受戏剧内容的特殊途径。生活在发展,在改变,所以戏曲程式也应随着生活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生活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15.
程式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征之一。传统中国画中 ,笔墨的程式化的特征也非常明显。笔墨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经营玩味下 ,形成了一定的规范一定的格式 ,具有独立的审美功能。这种程式化笔墨对于提升作品的品位有重要意义 ,但如果过早结壳 ,也会影响作品品位和质量。程式化笔墨对现代水墨人物仍有一定的影响力 ,不过 ,这种影响力呈退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16.
大量日常用语是程式化的 ,而不同文化有不同的程式化语言。本文在对这一范畴进行界定和识别的基础上 ,通过例证着重探讨了母语程式化语言的负迁移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并运用意象、脚本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认知阐释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围绕着室内设计表现技法的功用、目的,总结出室内设计表现技法的几大特点,并首次提出“程式化表现技法”这一新观点,较好地总结了室内设计表现技法的规律和特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室内设计表现技法的教学特点与方法,着重论述了程式化表现技法在教学中的可行性及相应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传统绘画具有较为突出的程式化特征.它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眼中的世界,体现出特定的民族审美心理.一千多年来,一直受到我国人民的青睐,也得到世界上其它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喜爱.但是近一个世纪以来,因为受到西方写实油画的冲击,国内部分人士对传统艺术产生了某种怀疑和偏见,对中国画的程式化表现也不加分析地持否定的态度.我们唯有深入地研究中国画发生发展的美学基础,才能科学地、正确地认识程式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所体现出的鲜明民族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9.
程式化序列是整体习得并储存在记忆中的多种类型的词串(如搭配和习惯用语等),在外语学习和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论文从介绍程式化序列定义、分类等基本特质出发,阐述其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重在探讨程式化序列教学对英语学习的作用及程式化序列教学难点,并基于Nation的词汇教学理论提出较为系统的程式化序列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美术教材传统山水画部分,黄宾虹的山水画是很重要的内容。中国传统山水画经历了宋元时的辉煌,到明清时期笔墨的程式化、规范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清代的“四王”,他们以临古、仿占为能事,将古人的笔墨程式模仿到了极致。但正如其所处的清王朝一样,此时的山水画坛却已是苟延残喘、毫无生机了。在审美取向上崇尚清淡、柔弱,也是以一种病态的方向发展着。鸦片战争爆发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所倡导的“改制”思想同时也影响到了文化艺术界,许多画家开始反对一味复古,提倡适应时代精神的创新作品。作为梁启超友人的黄宾虹,一方面踏实地师传统,另一方面又积极探求创新,逐渐通过“变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一生的艺术特点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