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叠词在英语中运用十分广泛,它是由介词"in""by""after""from""to""for"等和连词"and"将同一个词连接形成的惯用语,通常在句子中作状语。连接的词既有名词,也有形容词和副词及其比较  相似文献   

2.
邓伊雪  龙璐 《海外英语》2022,(22):23-25
叠词使用在现代汉语中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虽然它存在于多种语言中,但由于表达形式的不同,不同的语言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三美”理论对诗歌中的叠词英译具有指导作用,对不同类型的叠词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叠词的使用可以有效地使自然景观等特征更加生动,产生更好的修饰效果,使形象表达更加准确。此外,叠词还拥有音韵美,具备着魅力和强烈的节奏感。但是,英语叠词的数量明显比现代中文少,所以很难准确翻译成英语。该文详细研究了几种汉语叠词,并重点提出了一些可将叠词翻译成现代英语的翻译应用策略,该文详细研究了几种汉语叠词并重点分析了其翻译策略,提出译者在翻译汉语叠词时应最大程度上传递出其形式美和意境美。  相似文献   

3.
<正> 朱自清是一位喜欢用叠词的作家,在短短的、仅一千三百字左右的《荷塘月色》里就用了二十六个叠词。若然以两个字叠成一个词的标准计算,那么在《荷》文中叠词就占了整篇词数的百分之三十五,足见比例之高。 在二十六个叠词里,有名词重叠的,如“日日”。有量词重叠,如“粒粒”。有形容词重叠,如“弯  相似文献   

4.
王涵 《英语广场》2023,(20):20-23
在用词考究、意境深远和声韵和谐的古诗词中,叠词的使用十分广泛。叠词具有语义、语音和形式上的美感,可以很好地传达文人的情怀,但在英译过程中,译者很难完全体现出叠词的美感。本文基于“意美、音美、形美”三个原则,对古诗词中叠词的英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字重叠而构成的词,古人叫“叠字”,我们现在称之为“叠词”。一些普通的单音节字,一经诗人巧妙地运用,仿佛点石为金,让语言产生了新的活力。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305篇中使用叠词的就有200篇,后来的《古诗十九首》在叠词运用上堪称典范,唐宋诗词中也有很多用叠词的经典诗篇。  相似文献   

6.
英语表达中,作者有时为了强调某一部分,加深读者的印象,追求生动有力又富于音韵的表达效果,常常采用叠词(doublet)这一修辞手段.下面拟就笔者所见叠词现象作一浅析。一、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词构成叠词如 black and blue(青一块紫一块),toil and moil(劳累苦活)setbacks and reverses(挫折倒退)  相似文献   

7.
在汉语中叠词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叠词韵律紧凑,在文中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故在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汉语为此,英语亦然.但是由于中英文间不同的表达方式,汉语中叠词很难有效的翻译成英语.通过对两种语言的特点、用法进行比较,初步提出了一些汉语中叠词的英译方法,并就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浅析《诗经》中叠词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极为深远的影响。《诗经》中运用了大量的叠词,本文所说的叠词包括叠音词和单音节词的重叠形式,《诗经》中的叠词不仅是一种词汇现象和语法现象,从语用层面上看,还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本文主要探讨叠词在语用平面上的作用,就叠词对《诗经》意象塑造、意境升华、声韵锤炼几方面所起的作用谈谈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刘彩云 《学语文》2005,(4):45-45
叠词是将音、形、义完全相同的两个字连结在一起而形成的词,“借声音的繁复增进语感的繁复,借声音的和谐张大语调的和谐”.是汉语言文学的一种特有的修辞现象。《珍珠鸟》一文运用了大量的叠词,这些叠词的运用为其增添了不少秀丽隽永的神韵。笔者将文中叠词的修辞功用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英语习语中有一类偶词词组,它是由连接词(也有部分介词)连接二个对等词构成的.偶词词组生动活泼,具有浓厚的修辞色彩,恰当地运用它,使文章音韵合拍,风趣隽永.不少英语偶词词组是采用重复同一单词的手法构成的,如同汉语里的叠词一般.汉语说上上下下、整整齐齐、马马虎虎、恩恩怨怨;英语则有out and out(彻头彻尾),ro-und and round(反复地),thus and thus(如此这般),by and by(过一会儿),on and on(继续不停地),through and through(完全地).汉语中有一些联合式成语,把二个同性相同、意义相近的词合成一个成语,如:兴高采烈,足智多谋,紧锣密鼓,穷奢极侈;有些英语偶词词组也是这样,如:bits and pieces(零碎东西),stuffand nonsense(废话),far and wide(到处),heart and soul(全心全意),  相似文献   

11.
卓欣莲 《海外英语》2011,(12):237-238
汉语中叠词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是体现语言韵律美、形象美、修辞美的典型手法,有着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叠词在多种文学体裁及日常生活语言中运用广泛。但是由于中英文不同的表达方式,汉语叠词,很难有效的翻译成英语。该文通过对两种语言的叠词进行归纳对比,初步提出了一些汉语叠词的英译方法,并就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荷塘月色》节奏舒缓,画面优美,且使用了较多的双生叠韵词和叠词。本文运用歌曲节奏相关知识对这篇散文的节奏进行分析,进而探究了原文的双生叠韵词和叠词特点在译文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汉语中,"叠词"是"词"的一种构造方式。德国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特曾说:"对事物的全部主观知觉都必然在语言的构造和运用上体现。"[1]《一颗小桃树》一文,在语言构造和运用上最鲜明的体现便是运用大量的叠词。除了"奶奶""爷爷""姐姐""弟弟"这些叠音名词外,文中共用了36个叠词。叠词的形式丰富,有AA式、AAB式、ABAB式、AABB式和AABC式。36个叠词中,1个描写奶奶,5个描写自然景色,15个用于描写作者自己,其余的15个都是用于描写小桃树。  相似文献   

14.
从语素构成角度,对在日语形容词中占有相当比例,但研究尚且不足的日语叠词型形容词进行考察,如“重々し い”“ぼかぼかしい”等.针对搜集到的66个叠词型形容词,分析其构成要素,并进行具体归类,揭示日语叠词型形容词的构成特点,并对部分难以理解的具体单词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以期为人们更好地理解日语叠词型形容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叠词是现代汉语词汇中十分常见的词语现象,有的又称类叠.叠词有音节的重叠(叠音词)、语素的重叠(重叠式复合词)、词的叠用(词形的重叠)、词的反复等形式.在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词形模仿训练是学生词语学习的一种手段,其中叠词仿写的类型非常普遍.那么,如何在学生的语言习得阶段,让学生准确模仿,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有意识的结构区分是非常必要的,一定要让学生把握叠词类别的模仿规范,让学生的语言概念规范习得.  相似文献   

16.
but一词在英语中用法活跃,使用范围广。一般说来,but常作连词,表示“但是”、“可是”,用来连接两个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词或句子。但but还可表示否定。本就but表达否定含义的用法,略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7.
朱靓微  张兴华 《海外英语》2022,(19):59-60+64
从“文化自信”的视角入手,结合不同译者专家关于唐宋词的英译版本,构建出使用形容词、副词、拟声词、固定短语、不定代词和动词对唐宋词中的叠词进行英译的六种翻译方法,为译好唐宋词提供借鉴,树立“文化自信”,促进中国诗词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And译法种种     
英语连词中,and这一词最为常见,其连接作用十分重要,但是人们在学习中常将它忽视,大多只知道它有“并且”、“和”之意,因此,在翻译时也常常译得不十分到位。  相似文献   

19.
赵奎生 《现代语文》2003,(12):46-46
叠词是将某个词语重叠起来使用的修辞手法。在对联中,叠词有部分叠词、全用叠词、连续叠词和间隔叠词四种。运用叠词,可拓展意境,以造语奇隽而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加强语气,增添声韵美。明末东林党领袖顾宪成十岁时常秉烛夜读。一次,江苏布政使陈云浦归省夜宿顾宪成家乡,闻顾夜读,次日召见,出句令对,顾即对之。联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联后书于东林书院。联语勉人潜心读书,关切时事。上下联各十一字,“声声”、“事事”构成部分叠词,强调读书用心,胸怀天下。广东端午节的习俗是赛龙舟并演戏。清末某年端午节…  相似文献   

20.
英语中的并列连词用来连接具有并列关系的词、词组和分句。常见的并列连词有:and,both...and,notonly...butalso,or,either...or,neither...nor,but,so,for等。英语中考中对其考查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and,both...and,notonly...butalso用来连接具有对等关系的词、词组或分句(一)and意为“和;并且”。用在“祈使句+and+简单句”结构中时,相当于“Ifyou...,you’ll....”句式。如:1.Meimeipassedhermotherhercup askedformoretea. A.orB.butC.andD.as (1996年甘肃省)2.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